关于国庆60周年的文章
弹指挥间、沧桑巨变,6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在中国***的领导下,亿万人民艰苦创业,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实现着强国富民、民族复兴的百年梦想。当今之中国,到处充满勃勃生机,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六十年来,中国一步步走向繁荣昌盛,华夏儿女们安居乐业。青藏铁路,一条几乎不可能的铁路,中国人民做到了;火车多次提速,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奥运场馆建设,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举国上下一片欢呼雀跃……中国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完成着一个又一个壮举!
六十年里,中国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文明古国成为了一个和谐的大家庭。1998年,南方特大洪水,淹没了许多楼房,淹没了许多人民,却淹不灭中华儿女的爱心;2007年年底,当春节来临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雪灾,阻碍了人们回家的道路,却阻碍不了中华儿女救灾的决心;2008年5月,里氏高达8.0级的汶川大地震一度牵动了世界各地的心,地震震倒了一座座楼房,震碎了一颗颗逝世者家人的心,却震不倒中华儿女突破重重困难的热情。我相信,再大的困难除以13亿,会变成小小的烦恼,再小的帮助乘以13亿,会变成大大的扶持。炎黄子孙会手挽手,心连心,克服一切困难!
六十年来,中国的航天事业迅速发展,中国在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2003年,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杨利伟叔叔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2008年,中国的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飞上太空,到月球上去拜访嫦娥和玉兔;同样是2008年,神舟七号升空,翟志刚成为中国历史上首位进行太空行走的宇航员。中国的科技技术蒸蒸日上,为发展中的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六十年来,中国建设新农村的脚步越走越快。以前,农村人知识很少,只知道劳作。现在,“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越来越普遍,连许多老年人都发奋学习。农业不仅用上了力气,同时也充分运用上了智慧。越来越多的农村人上了中学、大学,成为了建设祖国新一代的智囊团;以前,农村生活是吃不好,穿不暖,过的都是苦日子。现在,农村人的经济能力越来越好,纷纷过上了小康生活。手机、彩电、冰箱……这些曾经连想都不敢想的东西,一样样成为了现实。以前,农村给人的印象是又脏又乱。一下雨,小路便成为了“水泥路”,山上杂草丛生,无人问津……现在,一提到农村,人们想到的是清新的空气,美丽的青山绿水……改革开放,让农村展现出了勃勃的生机,让人们的生活过得更加幸福。
我坚信,中国将会迎来更美好的未来
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建立了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没收了大官僚垄断资本,通过土地改革,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作为阶级的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这就从根本上铲除了阶级剥削的根源,消灭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会现象;这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
消灭了剥削,这是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的优点,从此全体人民有了共同的根本利益。人民利害相同、休戚与共,每个人的利益都依赖于国家、集体事业的发展。人们在生产中建立起了同志式的协作关系。尽管在人民内部还有矛盾,但这种矛盾是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是局部的、暂时的,只要正确处理,就不难解决。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由于根本利益一致,因此人们有共同的理想和奋斗目标。把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就是我国人民共同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它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符合我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它经过全体人民的奋斗,一定能实现。对于这一点,绝大多数人民群众有着坚强的共同信念,并由此迸发出无穷的力量。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决定了我们的生产力能够高速度地向前发展。建国60年来,我们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工业的发展上,我们只用了20多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半个多世纪走过的路程。我们的农业、交通运输、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实现“四化”创立了可以依靠的前进阵地。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新人。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社会主义制度在人类历史上是新生的制度,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它还不完善,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遭到挫折,出现反复,但这不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有了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不断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同时吸收世界各国的进步因素,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正在日益显示出来,它必将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必将赶上和超过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上周,一封求救的邮件发到熊猫叔叔手中——云南省文山州受疫情影响,部分农产品销售堪忧,农户们一筹莫展。
又是“救救老农”的戏码!
有时候我们想不通,都到2020年了,怎么“救救老农”的事情就没有断过呢?这种事情多到网友们都做成了表情包了,除了调侃,再回过头来看看农民,熊猫叔叔真的感觉到一阵阵心酸啊。
究竟该怎么防止这种事情一再发生呢?以下有几点浅薄的看法,希望能帮到这些人:
一、集中精力搞特色农产品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不一样的农产品。能够因地制宜,是千百年来一代代前人总结出的宝贵经验。
很多地方,很多老农,“入宝山而空手回”。放着绝佳的自然条件不管,而是一味的盲从于市场。今天“蒜你狠”,全部种大蒜;明天“豆你玩”,又都是倒腾绿豆;后台“姜你军”,全村老小刨地种姜;再来一个“葱击波”、“糖高宗”……看似一个个一夜暴富的神话,但是农民朋友真的赚钱的却没有。
农产品的生产是有客观“时间成本”的,一个个风头却是短期的炒作行为。你用一个长期产品去跟风短期红利,焉有不败之理啊!
回归本心,中国种地自古讲究“天时地利人和”。都把头低下来,眼光收回来,头脑静下来好好看看生我养我的这方水土,思考下它能带给我们什么?独特的山、独特的水、独特的气候、独特的文化,因地制宜,搞特色农产品才是正途。
二、搞活电子商务,做好农产品的上行
“市场永远有需求,只是我们不知道需求在哪里”,这是市场营销中的一个基础认知。造成农产品滞销是因为信息通路不畅,农民不知道往哪卖,消费者不知道哪里能买。
“供给侧改革”、“互联网+”概念已经提出几年,为什么在基础农村群体却推不开呢?你要让一群精于农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去搞懂电子商务,这本身就是典型的“职能错位”行为。
所以,专业的事情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干。在我的母校云南农业大学,早在2005年就设置了电子商务专业。近年来更是和很多毕业的师兄师姐的农业公司开展合作,由老师带领,几个在校学生组成电子商务小组,专门服务农产品上行。这些在校的小师弟师妹,运用所学,敢想敢干,确实摸索出了一条校企联合,助推农产品上行的新路子。
就在上个月,新疆农副产品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带货,在今年疫情之下更是“大放异彩”,成为推动各地特色农产品销售的利器。一时间,“新疆带货县长”火了,两场直播观看人数破百万,带货80多吨,网友纷纷表示“自带泥土味的直播我们太爱了”。
我们从来不缺乏工具,缺乏的是沉浸其中好好用工具的人。淘宝、天猫、拼多多、农产品商城,那么多工具等着我们去使用,缺的只是有人来带,有人来教。要让农民朋友看见工具的效用,享受到互联网的红利,体验过电子商务的好处,用最朴实的方法才能让他们加入进来。
三、用互联网思维“定制种植”
熊猫叔叔接触过的许多农民朋友,都有“看天吃饭”,“拍脑袋做决定”的毛病。盲目选择一个产品就准备“春耕秋收”,都要等到要收获了,才来想怎么办,菜烂地里了,才来喊“救救老农吧”,已经惘然。
我们真应该向小米学习“消费者参与”模式。智米科技的CEO苏峻博士在混沌大学分享做小米空气净化器时的经验,就是充分在利用“消费者的群体智慧”,直接向消费者发问:“你们需要一款什么样的空气净化器?”
这就是雷军观念:“小米贩卖的是用户参与感,相信米粉、依靠米粉,从米粉中来,到米粉中区,这既是互联网思维,也是小米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应该问问消费者,你们想吃什么?想我们怎么种?你们想什么时候要?结合自己的特殊农业,用互联网工具去做调研,来做“定制种植”。消费者不希望有农药,就直播让他们看见,就是靠人工除虫,定制无农药健康菜;消费者不会做,就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定制开袋即食方便菜。
消费者在前期就参与到农事活动中,全程可见,种出来的产品就是消费者想要的,何愁卖不出去?
结语:“救救老农”下跪乞讨式的营销,能救一时,不能救一世。根源还是要求变。农产品的救赎之法,说到底,靠外力不如靠自己实在。产品守住初心,走特色农产品发展之路;销售依靠电子商务,多点链接;消费端依靠广大群众的智慧,定制种植。把整个产业从传统模式中解放出来,主动跟新方法、新思维、新模式碰撞,催生出积极的“化学反应”,才能走的更远。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861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