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钟祥的地理环境

2011年钟祥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55.54亿元,增幅达到17%;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8.15亿元,比上年增长35.1%,税收收入达到4.98亿元,税收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例达到6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749元,比上年增长13.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373元,比上年增长18.9%;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125.2亿元,比上年增长41.5%;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62.3亿元,比上年增长40%;引进市外境内资金68亿元,实施了241个投资过千万元的项目,被评为全省扩大开放先进单位。

钟祥的地理环境

2012年,钟祥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97.49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5.1%、18.9%、11.8%。三次产业结构由2011年的18.8:52.0:29.2调整为15.6:53.6:30.8。第二产业中,工业比上年增长18.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5.4%;建筑业增长12.4%。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及邮电通信业比上年增长11%,批发零售业增长18.3%,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0.6%,金融保险业增长20.4%。年内新增就业人员10387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3188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以内。 钟祥是一个农业大市,地形多样,平原土质深厚肥沃,丘陵岗地宜草宜木,加上处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的过渡带上,光、热、水同步,具有多宜性的生态环境,土地自然生产力高。全市土地总面积714万亩,其中耕地200万亩,可垦荒地50多万亩,林地近200万亩,水域74万亩,草场190多万亩。

2011年,钟祥市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2.8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7%。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46.21万亩,比上年增长2.8%;棉花种植面积21.51万亩,比上年增长5.7%;油料种植面积69.65万亩,比上年增长0.2%;蔬菜瓜类种植面积19.05万亩,比上年增长3.5%。粮食总产量83.92万吨,比上年增长0.3%;棉花总产量1.61万吨,比上年增长3.9%;油料总产量12.02万吨,比上年减少3.1%;蔬菜瓜类总产量70.95万吨,比上年增长11.4%。全市生猪出栏118.33万头,比上年增长2.2%;家禽出笼1363万只,比上年增长0.5%;禽蛋产量4.04万吨,比上年增长10.6%;水产品产量13.21万吨,比上年增长9.2%。

2012年,钟祥市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2.42亿元,同比增长4.2%。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48.75万亩,比上年增长1.7%;棉花种植面积20.89万亩,比上年减少2.9%;油料种植面积70.39万亩,比上年增长1.1%;蔬菜瓜类种植面积17.86万亩,比上年减少6.2 %。粮食总产量85.52万吨,比上年增长1.9%;棉花总产量1.77万吨,比上年增长9.8%;油料总产量12.41万吨,比上年增长3.2 %;蔬菜瓜类总产量79.27万吨,比上年增长11.7%。全市生猪出栏123.15万头,比上年增长4.1%;家禽出笼1458万只,比上年增长7%;禽蛋产量4.10万吨,比上年增长1.5%;水产品产量15万吨,比上年增长13.5%。 钟祥市工业已初步形成了以机械、建材、化工、轻工、纺织、食品饲料6大行业为支柱的工业产业结构,工业主导产品有600余种,其中进入国际市场的20种,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45种,处于省内领先水平的130种。

2011年,钟祥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家,达到183家;新增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30家,达到97家。全市18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43.04亿元,比上年增长68.4%;完成工业增加值125.19亿元,比上年增长39.5%。其中,磷化工企业达到43家,实现销售收入176.7亿元,比上年增长58.9 %,实现增加值52.49亿元,比上年增长33.9%;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62家,实现销售收入164.1亿元,比上年增长76.3%,实现增加值43.22亿元,比上年增长47.3%。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8.34亿元,比上年增长22.4%。

2012年,钟祥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家,达到207家;新增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25家,达到122家。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71.42亿元,比上年增长29.0%;完成工业增加值175.38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其中,磷化工企业达到45家,实现销售收入236.46亿元,比上年增长33.8%,实现增加值70.56亿元,比上年增长30.8%;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73家,实现销售收入200.36亿元,比上年增长22.1%,实现增加值56.77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0.63亿元,比上年增长18.9%。 2011年,钟祥市旅客周转量108357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9.6%;货运量1228万吨,比上年增长11.6%;客运量226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2%。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8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5.8%。旅游总收入18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其中门票收入3000万元,比上年增长7.1%。

2012年,钟祥市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02.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0.4%。旅游总收入25亿元,比上年增长21.9%。 2011年,钟祥市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11.79亿元,比上年增长34.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8.15亿元,比上年增长35.1%,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4.98亿元,比上年增长42.3%。全年地方财政支出35.3亿元,比上年增长20.6%。

2012年,钟祥市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14.95亿元,比上年增长26.9%。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09亿元,比上年增长39.5%,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6.86亿元,比上年增长37.6%。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0.62亿元,比上年增长13.2%。 2011年末,钟祥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19.41亿元,比年初增加40.28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其中,储蓄存款余额160.11亿元,比年初增加25.38亿元,比上年增长18.8%。金融机构贷款余额66.72亿元,比年初增加12.53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其中短期贷款38.52亿元,与年初增加0.14亿元,比上年减少6.0%;中长期贷款27.7亿元,比年初增加13.45亿元,比上年增长94.4%。

2012年末,钟祥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58.13亿元,比年初增加38.71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其中,储蓄存款余额191.71亿元,比年初增加31.6亿元,比上年增长19.7%。金融机构贷款余额79.85亿元,比年初增加13.13亿元,比上年增长19.7%。其中短期贷款39.98亿元,与年初增加1.47亿元,比上年增加3.8%;中长期贷款39.85亿元,比年初增加12.15亿元,比上年增长43.9%。

随州位于湖北省北部,闻名于世的编钟出土于此,也是华夏始祖炎帝神农的诞生地;随州地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东承武汉,西接襄阳,北临南阳、信阳,南达荆州,居“荆豫要冲”,扼“汉襄咽喉”,为”鄂北重镇”,是湖北省对外开放的”北大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由东向西的重要接力站和中转站,国务院于2000年6月25日批准设立的地级市。全市版图面积9636平方公里。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随州市常住人口为2047923人。

随州古称“汉东之国”,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有被称为“楚北天空第一峰”的荆楚名胜大洪山,风光秀丽,景观奇特,是国家级自然风景保护区。

2019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162.2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8%。2018年12月13日,随州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2020年,随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96.72亿元,比2019年下降5.3%。

位置境域

随州位于湖北省北部,地理位置介于北纬31°19′至32°26′,东经112°43′至113°46′。地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东承武汉,西接襄阳,北面与河南省南阳、信阳二市毗邻,南面与湖北省江汉平原的京山市、钟祥市相连。全市南北长约130公里,东西宽约105公里,总面积963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随州地势由南北渐向中部微缓倾斜。南、北、西部为海拔200米左右的低山丘陵,中部为海拔百米以下的陂陀岗地,东南一隅为海拔60米左右的平川。最高点为北部太白顶,海拔1140米,最低点为东南水出境处的河床,海拔47米,全境地貌类型分为五大区。境内山以大洪山和桐柏山为脉,呈西北—东南向分布。

气候

随州处于中纬度季风环流区域的中部,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因受太阳辐射和季风环流的季节性变化的影响,随州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较长,严寒酷暑时间较短。据统计,年平均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在865~1070毫米,年光照总数在2009.6~2059.7小时之间,年平均气温15.5摄氏度,无霜期220~240天。

水文

随州市河流众多,有名常流河139条,无名小溪不可尽数。按其所归,可分为4大流域:府河流域,占全市流域面积的79.4%;淮河流域,约占全市流域面积的10%;汉水流域,占全市流域面积的7.5%;漳水流域,占全市流域面积的3.1%。有_水、淮河、漳河、大富水等河。主要支流是激水、漂水、滥水、均水、浪河、刘家河、长安河、清水河、游河、四十里冲河、三夹河等。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861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