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三农”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三农”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三农”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稳”和“增”的背后,是我市农业农村系统对标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奋斗目标和省农业农村厅十大重点任务,开展“工作提升年”专项行动;是我市农业农村系统全力抓好春季农业生产,着力推进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是我市农业农村系统坚持农旅融合发展,以农促旅、以旅兴农、互促互进,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带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汉源县晒经乡李子村果农正在自家果园采摘枇杷运往收购点。他家的3亩枇杷品质优、味道好,深受市场欢迎。“我们今年的枇杷品质好,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相关培训老师把技术传授给我们。枇杷的品质越来越好,效益也一年比一年好。”

今年,石棉县黄果柑成熟上市,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汪志辉一行来到石棉县调研指导该县的柑橘产业发展,“要进一步加快选育工作进程。今年四川农业大学和石棉县的合作,重点就是要进行黄果柑的选育,培育出有市场竞争力、带有黄果柑血统的新一代品种。"数据显示:今年我市黄果柑均价为3.5元/公斤,比去年同期的单价增加了1.5元一2元/公斤,收入同比增加55%。

与此同时,作为我市“五雅”特色农业产业之首的“雅茶”,成绩也是呈现“增”和“涨”之势。“今年春茶开采时间较去年提前12天,气候利于名优绿茶生产。”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季度,我市干茶叶产量5620吨,增加221吨,同比增加4.1%,全市鲜叶价格上涨指数为2.44%。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今年一季度,我市特色产业增收明显,全市经济作物总产量为25.83万吨,同比增长10.38%;总收入27.59亿元,同比增长10.1%,实现产销两旺。

多项措施并举保持农业经济稳中有增名山区九龙生猪饲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召开分红大会,现场对70户入股社员进行分红,有社员最高分得7万元。该合作社已经实现连续7年分红。

九龙生猪饲养农民合作社为省级示范社。去年以来,面对疫情冲击、经济下行的严峻形势,该合作社通过改造提升办公场地、安装制作多媒体养殖监控全彩显示屏等,实现养殖智能化管理。

同时,积极探索发展,走良种化、标准化、适度规模化的路子,平稳运行并实现盈利分红。实现经营盈利30万元,年度分红20.026万元。这既是我市畜牧业生产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我市农业农村部门强化指导服务、推动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今年,全市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生猪出栏35.4万头,同比增长1.7%,比全省高0.3个百分点,增速排全省第4位;牛出栏1.9万头,同比增长7.1%;羊出栏5.2万头,同比增长2.7%;家禽出栏152.6万只,同比增长2.7%;肉类总产量为3.2万吨,同比增长8.2%。

此外,我市冷水鱼产业发展也较快。一季度,全市水产养殖面积为2.03万亩,稻田养鱼面积1890亩,水产品产量达2584吨,同比增长8.62%。

“米袋子”“菜篮子”产品关系千家万户。今年以来,我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加强生产指导、开展会节活动等,全力抓好春季农业生产,着力保障“菜篮子”产品供给,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全市农业农村经济保持稳中有增发展态势。

“优化产业布局,粮经统筹协同发展是实现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良好态势的举措之一。”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我市按照适区适种、适种适制、优势互补的原则,科学统筹粮经产业协同发展,因地制宜调整产业布局,大力推广粮经复合种植模式,为秋熟丰收、全年增效奠定坚实基础。

在加强生产指导,抢抓农时稳产增收方面,市、县农业农村部门组织技术专家深入一线,开展生产管理技术指导和培训,

引导种植户提前储备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物资,做好早春低温防控、科学采收等,确保早春农产品平稳有序生产。同时,充分发挥社会化组织的桥梁作用,建立龙头企业定点、定时、定片区的收购保障机制,组织返乡农民工和闲置劳动力组建“采茶队”“运输队”等各类专业化服务队,开展茶叶、黄果柑等农产品生产服务工作,抢抓农时,打好丰收第一仗。在稳产保供的同时,我市还积极开展会节活动,提升“五雅”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

通过举办一系列会节活动,以展示展销、直播带货、短视频推广等方式,大力宣传推广以雅茶为引领的雅果、雅药等“五雅”特色农产品,助力全市优质农特产品走出去。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雅安的根基。我市将在加强生猪稳产保供、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抓实粮食生产、扩宽农产品消费市场等方面持续发力,围绕“五雅”特色优势产业,促进现代农业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加快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努力开创农业农村现代化雅安发展新局面。

深耕三农廿五载绘就苗乡新画卷

今年受到疫情影响,经济全面不景气,无论开公司的,还是办工厂的,无论是搞进口的,还是做出口的,无论是白领精英,还是进城的农民工,每个人都感觉压力山,工作机会少,赚不到钱,就连生活也面临着很多困难。很多人想到了到农村创业。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很多农村在城里工作的年轻人,找不到心仪的工作。多年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的农民工,由于行业不景气,辛苦一年也仅够糊口。在这种考验下,很多有志人士选择回乡创业,希望能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全面奔小康。

正巧,今年是全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国家、各级政府大力扶持农村创业,不仅提供免费的技能培训,还会在贷款方面给予减息等相关扶持。各大电商、自媒体平台,也对三农相关内容比较重视,给予鼓励和支持。

对农村创业来说,无本或是小本创业者是硬道理,究竟该如何选择一个好项目,大超筛选出3个适合农村创业的项目,供大家参考。

1、直播电商

现在自媒体行业盛行,短视频、直播代代势头正旺,可以通过拍摄短视频、直播来带动自家或当地农产品的销售。非常的简单,只需要一部手机,大胆出镜,介绍自家或当地农产品就好,坚持一段时间,自然会有不错的成绩。

2、农村物流

现在各大电商和自媒体平台,对农产品都有帮扶政策,很多农民朋友利用电商和自媒体平台销售农产品,还有很多喜欢网购的朋友。这些都离不开物流服务。目前,各大快递公司都在紧急布局农村市场,如果你喜欢这个行业,可以着手去了解快递在农村具体的政策。我们来算一下,假设收一个快递件提成为3块钱,每天收100个就是300块,公司每天给你派送100个快递,一个快递1块钱,这就是100块。除去房租、水电、话费和人工,一天赚个几百块还是很轻松的。

3、农产品后端分拣

农产品网络销售越来越好,慢慢都在规范化和规模化,想要做好做大,自然离不开包装和等级的区分,这就需要大量工人来挑选处理这些农产品,优质才会得到消费者的青睐,这就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农产品后端分拣炙手可热,你组织好自己的团队,还愁没钱可赚?

友情提醒:

上述这些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参考的思路,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不同,广大农民朋友选择创业项目时,一定要因地制宜,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做出决定,切勿盲目入局。

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

深耕三农廿五载绘就苗乡新画卷

保粮安?兴产业?强农业之基

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因粮而生、伴粮成长,该支行坚守主责主业,积极与客户对接,及时掌握资金需求,开通绿色办贷通道,优化贷款流程,确保“钱等粮”政策有效落实,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当前,企业粮棉油贷款余额1076.85万元,支持收购县级储备粮4500吨、调控粮261.89吨。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着眼县域工业振兴发展要求,当地政府意向通过工业集中区承接产业转移重点项目。

为助力当地产业做大做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该行当年累计投放1.5亿元贷款,用于麻阳县工业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以“绿色开采、清洁生产、精深加工”为出发点,将农业绿色发展与新型材料技术相结合,在谋求发展的同时,逐步向绿色低碳转型。

园区主要面向麻阳当地以及沿海地区先进储能材料、数字化赋能设施、智慧农业5G融合、农业大棚新材料等行业企业开放,建成后将有效带动当地产业升级,同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为当地农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强基设?护生态?展农村之美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农发行麻阳县支行大力支持县域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项目,建行以来累计投放政策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18.59亿元,累计支持项目6个,涵盖水利建设、易地扶贫搬迁、棚户区改造、贫困村提升工程等一系列支农项目。

进一步完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使旧村貌换新颜,同时提高了农民生产生活质量和水平,全面提升了所辖村民的幸福指数。

农发行麻阳县支行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全力服务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累计投放1.55亿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贷款。

项目拟对农村环境开展综合治理,含新建6个乡镇污水处理厂,配套建设63530m污水管网工程,新建19个乡镇(管理处)垃圾中转站和分类车间、4个垃圾热解气化站,完善辖区垃圾转运体系和配套设施建设。

项目实施改善了麻阳县环境卫生,使居民生活污水、垃圾得到有效处理,有效保护了饮水源保护地锦江河,干净整洁的新农村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大大提升了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办实事?稳致富?解农民之需

“融资”提供物质基础,“融情”温暖群众心窝,在全力做好帮扶工作“后半篇文章”上,农发行麻阳县支行始终坚持为群众办实事,急农民之急,解农民之需。

和平溪乡毛坪村的贫困户家中劳动力短缺,果子成熟无人采摘。支行党支部闻讯而动,立即组织9名党员前往,帮助抢摘装筐冰糖橙6000多斤。

驻点帮扶村柑橘滞销,支行积极组织联络,采购柑橘1万元,帮助销售2万元。疫情防控期间,支行积极贡献社会力量,组织人员值守社区,帮助村民抗原检测。

暴雨引发山洪,麻阳多处受灾,支部挂点第一书记舍弃端午假期,驻守在灾区前线 ,走访疏散受灾群众,为乡亲们吃下定心丸。

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麻阳县龙升家园是支行易地扶贫搬迁贷款支持的集中安置点之一,自2019年1月投入使用以来,来自全县18个乡镇的966户3742位易地扶贫搬迁群众陆续搬进了这个新家园。社区里配套基础设施齐全,住户生活方便,十余家企业受邀入驻,扶贫车间带动实现“楼上生活、楼下生产”。

此外,县域污水处理厂、新型材料产业园的建设,提供了多个长期就业岗位,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有效保障,让搬迁群众真正“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874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