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辣椒的主要病虫害防治

【辣椒的主要病虫害防治】辣椒生长期长,产量高,见效快,采收期可以从初夏开始一直到初霜前。近年来随着栽培面积的逐年增大,病虫危害的损失也逐年增大。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辣椒的主要病虫害防治。

辣椒的主要病虫害防治

辣椒疫病①症状:根、茎、叶果实均可受害。

幼苗染病,茎基部呈水浸状腐烂,很快死亡。

成株受侵也多从茎基部开始,病斑水浸状、暗绿色,后成为褐色,稍凹陷,表皮下的皮层部变暗褐色。

茎的任何部位都可感染,病斑常常绕茎扩展,上部组织急速萎蔫死亡。

叶片薄纸状,浅棕色,开裂和脱落;高湿时,病斑表面生白霉。

茎部病菌可通过果梗进入果实,形成暗绿色、水浸状病斑,上生白霉,病果软腐后变褐干缩挂在枝上。

②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辣椒与十字花科、豆科或葱、蒜类蔬菜轮作3年以上;加强管理。

利用无病土育苗,高垄栽培,覆盖地膜,防止田间积水,及时清除杂草和病株;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可选用丰洽根保10g+伴侣灌根防治。

喷药间隔7—10天,连续2—3次。

辣椒炭疽病①症状:叶片染病,初为褪绿色水浸状斑点,逐渐变为褐色,中间淡灰色,病斑上轮生小黑点。

果柄有时受害,生褐色凹陷斑且不规则,干燥时干裂。

果实被害,初现水浸状黄褐色圆斑或不规则斑,斑面有隆起的同心轮纹,并生有许多黑色小点,潮湿时病斑表面溢出红色粘稠物。

果实上的病斑易干缩呈膜状,有的破裂。

②防治方法:种子处理。

用凉水预浸1~2小时,然后用55℃温水浸10分钟,再放入冷水中冷却后催芽播种。

也可先将种子在冷水中浸10~12小时,再用1%硫酸铜浸种5分钟,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1小时,捞出后用草木灰或少量石灰中和酸性,再进行播种。

合理密植,配方施肥,棚室适时通风,避免高温高湿,注意排水,及时清除病叶、病果及残体,实行与非同种蔬菜2~3年轮作。

发病初期可喷洒70%甲基托津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混合喷洒,或5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或1:1:200倍的波尔多液,每隔7~10天喷一次,共防2~3次。

辣椒猝倒病①症状:开始幼苗茎基部出现水浸状病斑,很快向上发展,并变黄褐色,病部失水后幼茎缢缩,或成为线状,引起幼苗猝倒,倒伏当时的子叶尚未调萎,发生猝倒病的畦面由点到片,发展迅速,常造成死苗。

②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

可选五叶茄、七叶茄、紫圆茄、灯泡红、紫茄和竹丝等;苗床土处理:播种时苗床浇1次透水,按每平方米用40%五氯硝基苯9—10克,加40公斤细干土拌匀,取其1/3铺底,2/3撒种后覆盖种子;药剂防治:育苗棚、室的温湿度适宜时易发病,发病前开始每7—8天喷一次药,至真叶长出、幼茎木栓化为止。

可选用丰洽根保兑水喷雾。

辣椒根腐病①症状:辣椒根腐病多发生于定植后。

发病初期病株枝叶特别是顶部叶片稍见萎蔫,傍晚至次日早晨恢复,症状反复数日后叶片全部萎蔫,但叶片仍呈绿色。

病株的根茎部及根部皮层呈淡褐色及深褐色腐烂,极易剥离,露出木质部;横切茎观察,可见维管束变褐色,后期潮湿时可见病部长出白色至粉红色霉层。

②防治方法:轮作换茬。

与大白菜、甘蓝、大蒜、大葱等作物实行5年以上的轮作;杜绝初侵染源。

一般情况辣椒苗要自己育,如需要购买苗子,绝对不要在发病区购买,以有效杜绝因购买苗子而引起辣椒根腐病的传播发生;科学管理,防止积水。

整地时一头要挖好排水沟;采用垄栽,做成90厘米宽的高垄,一垄栽双行,既利于提早封垄,又利于通风采光和田间管理;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中后期追肥,采用配制好的复合肥母液随浇水时浇施,或顺垄撒施后浇水,防止人为管理造成辣椒根部受伤;病株处理。

如在辣椒田里发现一株或几株出现中午萎蔫,晚上稍恢复的情况,就应立即拔除,带出田外烧掉,然后用土拌石灰掩埋辣椒病穴;加强栽培管理。

据调查,同一地块高垄栽培比低垄栽培明显发病轻,用塑料薄膜覆盖发病轻,因此建议菜农应高垄栽培并用塑料薄膜覆盖。

不要大水漫灌,有条件可进行滴灌,保持土壤半干半湿状态,及时增施磷钾肥,增强抗病力;药剂防治。

定植时用抗枯灵可湿性粉剂900倍液或恶霉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浸根10~15分钟;定植缓苗后,在发病前用向农4号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加强力生根剂,隔7~10天对辣椒逐株灌根,连续3~4次。

⑶定植后浇水时,随水加入硫酸铜冲入田中,每亩用量为1.5~2公斤,可减轻发病;发病初期用药剂进行喷洒或浇根,可选用丰洽根保10g+伴侣防治,隔10天左右喷1次,连续喷2~3次,采果前3天停止用药。

辣椒立枯病①症状:出土后稍大幼苗发病。

幼苗茎基部产生椭圆形褐色斑,逐渐凹陷,并向四面扩展,最后绕茎基一周,造成病部收缩、干枯。

病苗初呈萎蔫状,随之逐渐枯死,枯死病苗多立而不倒,故称之为立枯病。

湿度大时病部常长有稀疏的淡褐色蛛丝状霉。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92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