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属于哪个市哪个区

属于: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属于哪个市哪个区

永昌地处河西走廊东部、祁连山北麓、阿拉善台地南缘。东邻武威、北接金川、西迎山丹、南与肃南接壤。位于东经101o04′——102o43′,北纬37o47′——38o39′。东西最长距离144.8公里,南北最宽距离144.55公里,总面积7439.27平方公里,总人口24.3万人,辖于中国镍都——甘肃省金昌市。

行政区划

下辖4镇6乡,109个行政村。895个村民小组,5个街道办事处,13个居民委员会。永昌县辖城关镇、河西堡镇、新城子镇、朱王堡镇、东寨镇、水源镇、红山窑乡、焦家庄乡、六坝乡、南坝乡。

自然地理

境内地势以山地、平原为主,与戈壁沙漠东西展开,南北山岭夹峙,相间排列,山地平川交错,绿洲荒漠绵延。最低海拔1452米,最高海拔4442米,平均海拔2000米,耕地海拔1452?400米。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4.8℃,平均降水量185.1毫米,无霜期134天。年平均日照2884.2小时,日照率65%。年蒸发量2000.6毫米。

资源环境

永昌自然矿藏丰富。全县已经探明的矿产资源约60余种,矿产地90多处,其中大型矿床约20种,中小型矿床难以定数。除包括镍在内的铁、铜、锰、锌、铝、铅、钨、铀、锑等金属矿藏外,非金属矿产有花岗石、大理石、陶土、膨润土、石英砂、石灰石、白云石、硅石、水晶石、冰洲石、王髓玛瑙等。储量丰富,潜力无限,亟待投资开发。其中煤炭、花岗石储量尤为丰富,产量居甘肃省前列。 丰富的水电资源是永昌县作为全国商品粮基地的有力支撑。境内地表水资源总量年均5.37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11.6万千瓦。辖区内建有火电厂一座,装机容量30万千瓦,年发电量18亿千瓦时以上;现已建成梯级小水电站五座,年发电量600万千瓦时以上,成为乡镇企业、合资企业和地方工业发展的能源保障。1996年国务院授予“农村水电电气化县称号”。永昌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国道312线和兰新铁路东西横贯全境;县、乡公路四通八达,交错成网,公路硬化率达100%。县城距中川机场280公里。程控电话装机容量12000门,县城电话普及率达74%,已与国际国内联网。同时开通了无线寻呼、移动电话和农村“一点多址”微波电话。西兰乌光缆东西穿越县境。永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勤劳敦厚的永昌人民早在四千年前的原始社会就繁衍生息在这块土地上。汉、魏、隋、唐、宋、元、明、清共历鸾鸟、番和、骊_、显美、焉支、嘉麟、天宝、永昌八县相沿至今。悠久辉煌的历史为留下了大量的名胜古迹、文物典籍,提供了历史沿革和自然风情相交织的旅游资源。

经济发展

永昌地域广阔,土地肥沃,农业土地资源开发潜力颇大,其中现存耕地58万亩是河西走廊的主要产粮区,甘肃省粮油生产大县,1994年被列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每年为国家提供的商品粮占全省的十五分之一,商品油占全省的九分之一,甜菜、黑瓜籽、大豆均已形成规模种植。森林覆盖率高达12.1%。南部祁连山原始森林苍郁丰茂,松杉柏桦,破土生金。西大河、东大河、金川河三河沿崖杨柳成林,封山育林工程浩大,成效卓越,造林面积14万亩,有效地防止了风沙移山,禾稼受害,维护了植被完整,生态平衡。祁连山终年积雪形成的雪水资源,不仅养育了永昌的高产农业,而且也使永昌的水产养殖形成规模。本地鱼种鲫鱼、鲤鱼、草鱼销售市场良好,从美国引进的世界四大名鱼之一的虹鳟鱼早已饮誉丝绸之路。

县境内有中央、省、市大中型企业20余家,以冶金、化工、电力、铸造等行业驰名全国,有力地带动地方工业和乡镇企业向前发展。永昌县工业示范区在1995年被确定为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全县工业涉及粮油加工、矿业采掘、建筑材料、金属冶炼、纺织地毯、机械制造、造纸等22个行业,160多个品种。其中部分产品已获得全国全省名牌产品的盛誉,也有部分产品问鼎海外。 目前,永昌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卫生、社会保险保障等各项事业都已同步齐飞;交通、通讯、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立体交叉,相辅相成。县内基础设施配套,功能齐全;城市道路宽阔笔直,楼房林立;商业服务渐趋一流,食宿之地、购物中心、娱乐中心和游览场所众多,分布均匀,质量上乘,强化了城市服务功能。

区划变迁

1.县境政区的变化

①西汉至南北朝时期。今县境内先后置鸾鸟、番禾、骊_、显美、焉支、新鄣等县,其具体界线虽无从查考,但均位于今东大河和西大河流域中、上游。到后周,废显美县,其地并入姑臧(今武威县),这是一次较大的政区变化。

②隋至元朝时期。隋朝,境内务县并入番禾县,基本形成了统一的县级行政区域。之后县名虽多有变更,政区却无大的变动,县的治所开始就确定在今县城址。元朝始以永昌为名设永昌路,行政区划扩大到今武威地区行署所辖各县,这是第二次大的政区变化。

⑧清朝时期。据清顺治十四年(1657)《丁酉重刊凉镇志》载:“永昌卫疆域东抵凉州,西接山丹,北连胡境,南距番族,广一百八十里,袤五百八十里”。但到乾隆五十年(1785),疆域缩小到“东西广一百五十里,南北袤三百四十里”(乾隆五十年本《永昌县志》),这是第三次大的变化。

2.县内区域划分的变化

清乾隆时,永昌县辖565庄,设4保、72甲、792牌。民国13年(1924)分为6个区,置72村。民国17年仍辖6区、22保、101甲。民国23年(1934)区改为乡,仍辖6乡,第2年又改乡为区。民国29年裁撤区署、联保改为乡公所,将原6区并为5乡。民国32年,县辖5乡、56保、545甲。到1949年,永昌县辖1镇、4乡、56保、523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0年,辖5区、30乡、117个行政村、428个自然村。1955年撤区并乡,将原8区、48乡合并为l镇、19乡,武威县丰乐区西校乡划为永昌县南坝乡。1958年,实行政社合一体制,全县改为6个人民公社。1959年6月,县内西河人民公社(包括新城子、河南坝、红山窑、水泉子)划入肃南县,同年9月复归永昌县。1961年将6社划分为25个公社,1964年又合并为13社。1971年11月,肃南县的皇城区划归永昌县,1972年12月又划归肃南县。到1980年,县辖有12个人民公社、2个镇、134个生产大队、974个生产队。1981年,由于成立金昌市,将原县辖的金川镇及双湾和宁远两个人民公社划入市辖的金川区,县辖公社减少到10个,镇1个。从1983年起,实行政社分开的体制,将人民公社改为乡人民0,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行政村),生产队改为村民小组。1985年,新城子、朱王堡撤乡建镇。1993年,北海子乡与城关镇合并,成立城关镇人民0。1996年,城关镇、朱王堡镇、河西堡镇三镇被列为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2000年,水源、东寨撤乡建镇。至2003年底,全县共辖6个建置镇、4个乡,10个社区,111个村民委员会,917个村民小组。

2020年12月22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认定永昌县为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20年11月25日,水利部公布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永昌县上榜。

2020年6月,永昌县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西路军片区)。

2016年12月7日,永昌县被农业部命名为“第一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16年2月16日,永昌县上榜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阜宁县

编辑

同义词 阜宁一般指阜宁县

阜宁县,属江苏省盐城市所辖县之一。地处江淮平原中部,县域介于北纬33°26′~33°59′、东经119°27′~119°58′之间,南北长52.5公里,东西宽48公里,面积1438.29平方公里;人口110.9万,辖4个街道,13个镇,“两区两园一湖”。阜宁县背倚苏北平原,面临苏中水网,南与建湖县毗邻,北与滨海县接壤,东与射阳县相连,西与淮安市、涟水县隔废黄河相望,西南与淮安市淮安区交界。

阜宁是历史悠久的县份。古称黄浦,宋称庙湾,清雍正九年(1731年)建县,史载阜宁“阜明水秀,乡坊稠密,土地肥饶,民灶辐辏”,素有“江淮乐地”之称。

阜宁人文荟萃,人杰地灵,是著名的“散文之乡”、“淮剧之乡”、“杂技之乡”、“全国建筑之乡”和“长寿之乡”。

中文名称

阜宁县

外文名称

FuNing County

别 名

黄浦、庙湾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江苏省盐城市、苏北地区

下辖地区

4个街道13个镇

政府驻地

新城街道

电话区号

0515

邮政区码

224400

地理位置

江苏省江淮平原中部

面 积

1439平方千米

人 口

84.3万(常驻)

方 言

江淮官话洪巢片滨阜小片

气候条件

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性气候

著名景点

庙湾八景、铁军广场、白天鹅公园、金沙湖、桃花源、马家荡等

机 场

盐城南洋机场、淮安涟水机场

火车站

阜宁站、阜宁东站、阜宁南站

车牌代码

苏J

行政代码

320923

特 产

阜宁大糕、硕集卜页、板胡卜页等

地区生产总值

330.62亿元人民币(2014)

目录

1 历史沿革

2 行政区划

3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气候特征

地形地貌

4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水资源

矿产资源

生物资源

5 经济概述

综述

农林牧渔业

工业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6 人口民族

人口

民族

7 交通运输

公路

铁路

航空

航运

8 政治

9 历史文化

风土人情

文化遗存

红色名胜

民间传说

10 社会

科技

教育

文化

卫生

体育

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11 设施建设

12 城市荣誉

国家荣誉

江苏省荣誉

13 地方特产

14 名人

政界

军界

文艺界

学术界

商界

15 自然灾害

历史沿革

编辑

古阜宁境域,海岸线在今日县境西北部北沙一线。淮河流经境域从北沙出海。新石器晚期,境域已有先民生息繁衍。春秋战国时,境域先后为吴国、越国、楚国辖地。西汉时属古射阳县;晋时属山阳县。

金昌明年间黄河开始夺淮,黄水夹带大量泥沙沉积于淮河出海口外,海岸线逐渐东移,境域面积日益扩大。明朝洪武年间,一批苏州居民迁移境域。

至清朝雍正年间,海岸线已东移90公里。雍正九年(1731年),清政府划出山阳县东境马逻、羊寨等40个“图”、盐城县北境庙湾、草堰等19个“里”,加上广袤的海滩,建阜宁县,隶属淮安府。县域总面积为5766.75平方公里,包括今滨海县全部,射阳县大部分,建湖县、响水县、淮安市之楚州区、涟水县各一部分。

民国初年,阜宁县隶属江苏省淮扬道,民国21年(1932年)隶属江苏省第十督察区。

庙湾古城

民国29年(1940年),苏北建立抗日民主政权,阜宁县隶属淮海专区。民国30年(1941年)隶属盐阜行政区,民国34年(1945)隶属盐阜分区。同年,抗日战争胜利,年底,阜宁县隶属苏皖边区第五行政区,民国36年(1947年)2月隶属苏中行政公署第五分区,民国38年(1949年)5月隶属苏中行政公署盐城行政区。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阜宁县隶属盐城专区,1983年隶属盐城市。

自1941年9月起,阜东县(今滨海县)、射阳县、建阳县(今建湖县)、涟灌阜边区(今响水县)相继建立,阜宁县面积逐渐缩小,尔后邻县之间又几度调整区划,至1956年12月,直至现在。[1]

行政区划

编辑

截止2015年6月,阜宁县行政区划为沟墩镇、陈良镇、三灶镇、

郭墅镇、新沟镇、陈集镇、羊寨镇、芦蒲镇、板湖镇、东沟镇、益林镇、古河镇、罗桥镇,共13个镇;阜城街道、新城街道、吴滩街道、花园街道4个街道和“两区一园一湖一港”(江苏省阜宁经济开发区、东益经济区、澳洋工业园、金沙湖、阜宁港物流集聚园区)。[2]

地理环境

编辑

地理位置

阜宁县隶属江苏省盐城市,背倚苏北平原,面临苏中水网,南与建湖县

阜宁自然风景 (80张)

毗邻,北与滨海县接壤,东与射阳县相连,西与淮安市、涟水县隔废黄河相望,西南与淮安市淮安区交界。县域介于北纬33°26′~33°59′、东径119°27′~119°58′之间,南北长52.5公里,东西宽48公里,面积1438.29平方公里。[3]

气候特征

阜宁县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性气候

阜宁油菜花高清大图 (53张)

其特点是季风显著,四季分明;雨水充沛,雨热同季;日光充足,气候温和。因地处气候过渡区,灾害性天气种类比较多,常见的有洪涝、干旱、连绵阴雨、高温、寒潮、大雾等。[4]

地形地貌

阜宁县域大体上呈南北向粗短左钩形;西部高亢,向东南、向东、向东北,渐趋低洼。

阜宁县分属3个地貌单位:

白天鹅公园 (38张)

县域西部,即废黄河以东、射阳河——沿岗河以西地区属黄淮平原,系因黄河夺淮后,大量泥沙覆盖而形成的黄泛区,面积为843平方公里,占阜宁县总面积58.5%。最西部废黄河堆堤及滩地地面真高为8~12米,由此向东地面真高逐步下降。

县域东北部,即串场河──沿岗河以东地区属滨海平原,地面真高1~1.5米,面积240平方公里,占阜宁县总面积16.68%,

县域南部、西南部,属里下河平原,面积为356平方公里,占阜宁县总面积24.74%,地面真高一般1.5~2.5米,西南端马家荡一带仅0.8米左右。[5]

自然资源

编辑

土地资源

阜宁县总面积143877.95公顷。2011年耕地面积为89928.19公顷,水域面积29193.02公顷,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18030.4公顷,交通用地5050.76公顷,园地面积152.01公顷,林地931.98公顷,其他用地591.75公顷。

水资源

阜宁县地处里下河下游地区,境内河网稠密,雨水充沛,本地径流,外来水资源较好。阜宁县境内有大小河流100多条,加上马家荡,阜宁县水域面积达35000多公顷。主要河流有3条:西部的废黄河、苏北灌溉总渠,中部东北部的射阳河。

矿产资源

阜宁县境喻口、沟墩等地有泥炭矿、粘土矿等。泥炭矿蕴藏量298.5万吨.粘土矿蕴藏量1581.9万立方米。县境施庄的沙岗、新沟的北沙湾等地有优质黄沙,面积826.67公顷,相当于阜宁县土地总面积的0.57%。黄沙质地纯净,沙粒均匀。颗粒为70—120目,是工业、建筑业的理想材料。石油矿藏在县境永兴等地勘查。

生物资源

境内野生动物资源中,有野兔、草狐、黄鼠狼、黄鳝、虎头鲨、野鸡、野鸭、杜鹃、猫头鹰、灰喜鹊、白头翁、画眉、百灵、鸳鸯、青蛙、蜗牛、地鳖虫、青草蛇、赤练蛇等。野生植物资源丰富,马兰、牛蕾子、半支莲、地黄、枸杞、柴胡、半夏、紫苏、车前子、益母草、芡实、王不留行、黄花、铺地锦,柴、蒲、柳、芦苇等,可用于中药和广泛发展编织业。

经济概述

编辑

综述

2014年阜宁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330.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64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148.35亿元,增长12%;第三产业增加值129.63亿元,增长12.1%。按常住人口计算,阜宁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9423元,比上年增加3420元。产业结构不断调优,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84.1%,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的构成比例已由上年的16.4:46.6:37调整为15.9:44.9:39.2。经济效益持续改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占GDP比重达10.2%,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2014年,依据《江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2013年修订,试行)》计算,2014年阜宁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综合得分为88.2分,在五大类22项36个指标中,实现程度达到80%以上的指标有30个,其中已达目标值的指标有22个。在五大类中社会发展类实现程度最好,实现程度为100%,其他依次为民主法治类、生态环境类、经济发展类、人民生活类,实现程度分为99.3%、99.3%、83.4%、66.9%。

2014年末阜宁县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17930家,注册资本535.77亿元,从业人员22.27万人,其中本年新增私营企业2852家,新增注册资本58.79亿元,新增从业人员1.75万人;年末实有个体工商户40445户,注册资本30.97亿元,从业人员5.11万人,其中本年新开业个体工商户9305户,新增注册资本13.66亿元,新增从业人员1.27万人。组织各类返乡创业恳谈推介活动34场,签约项目233个,发放全民创业小额担保贷款1250万元,一般纳税人企业398家。新建10个全民创业集聚区、20.3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盘活闲置土地3320亩、厂房36.3万平方米,获评省高标准厂房建设和使用先进地区。

2014年阜宁县新增就业8470人、新增转移农业劳动力9573人,帮助4938名失业人员和854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组织城乡劳动者技能培训988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87%以内。2014年阜宁县从业人员51.37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17.44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6.5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7.43万人。[6]

农林牧渔业

2014年,阜宁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3.27亿元,比上年增长

阜宁金沙湖

4.7%。全年粮食总产94.4万吨,比上年增长1.5%,棉花总产79吨,油料总产1.67万吨,水果总产3.61万吨;全年肉类总产量18.82万吨,比上年增长1.5%;生猪出栏量160.18万头,比上年增长5.5%;全年水产品总产量7.37万吨。2014年,阜宁县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

阜宁县新增流转土地11.34万亩、累计76.78万亩,占总承包地面积的77.2%;新增高效农业10.1万亩,其中设施农业新增2.4万亩,设施农业累计22.28万亩,高效设施农业面积比重16%,。全县新建万头生态猪场5个,新建10万只规模禽场3个,新建万只羊场1个,千只羊场5个。新增高效设施养殖池塘1.2万亩,高效设施渔业面积比重23.2%。成功招引农业“三资”项目134个,完成投资16.36亿元,县农产品加工园获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称号。24家企业成功申报市政府认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6家,新入社成员4826个,新培植市级“五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31家。“七彩阜宁”农业公园建设正式启动。全年登记注册家庭农场196个、流转土地3.89万亩、注册资本15221万元。

2014年末阜宁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83.18万千瓦,增长4.8%。大中型拖拉机2533台,增长29.2%;联合收割机2621台,增长12.3%;农产品初加工动力机械9522台,增长3.5%;农村用电量6.69亿千瓦时。农业机械化水平82%,农田水利现代化水平80.5%,粮食收储现代化水平62.5%。[7]

工业建筑业

2014年,阜宁县规模工业完成总产值560.83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其中:轻工业总产值185.09亿元,增长18.4%;大中型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56.49亿元,增长14.5%;股份制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71.06亿元,增长16.4%;私营企业472.39亿元,增长18.6%。完成工业增加值130.8亿元,增长12.9%。全年工业用电量25.3亿千瓦时,增长8.7%。

2014年,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33.54亿元,比上年增

长12.1%,利税总额48.02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利润总额25.76亿元,增长22.9%。全县开票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34个,超10亿元企业2个;入库税金超百万元企业117个,超千万元企业11个。新培植工业定报企业22个。拥有驰名商标3件,著名商标22件,其中当年新增3件;知名商标67件,其中当年新增12件。拥有省级名牌产品32个,其中当年新增4个;拥有市级名牌产品25个。

2014年,全县拥有资质建筑施工企业157家,其中特级资质企业2家,一级资质企业6家,二级资质企业28家。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333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省外建筑业产值152亿元,增长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671.8万平方米,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1343万平方米;建筑企业从业人员105337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3134人。2014年省优工程10项、省文明工地21个;市优工程14项,市文明工地11个。城南大厦B座工程、天鹅湖国际大酒店工程入选江苏省“扬子杯”优质工程。上海路南延工程获全国市政金杯示范工程。盐阜建设集团和江苏三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中石油大庆石化公司节能改造项目,获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盐阜建设集团晋升总承包特级资质,江苏伟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晋升总承包一级资质,江苏德惠建设集团取得国家房地产开发一级资质。[8]

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阜宁县2014年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26.18亿元,比

阜宁金沙湖旅游度假区高清大图 (80张)

上年增长23.4%。其中,国有及国有经济控股投资1.77亿元,下降3.2%;外商港澳台投资3.29亿元,下降3.8%;民间投资193.65亿元,增长23.4%,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85.6%。分类型看,完成项目投资187.13亿元,比上年增长36.9%;房地产开发投资27.24亿元,增长12%。全年共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292个,其中新开工项目279个;实施亿元以上30个,其中新开工项目25个;实施5亿元以上3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个;实施10亿元以上2个。[9]

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2014年阜宁县县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63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城镇实现零售额98.65亿元,增长13.3%,乡村零售额5.98亿元,增长9.5%。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批发业8.17亿元,增长13%;零售业90.38亿元,增长13.3%;住宿业0.21亿元,增长10.5%;餐饮业5.87亿元,增长9.9%。[10]

人口民族

编辑

人口

2014年末阜宁县户籍总户数36.42万户,总人口112.09万人,比上年净增1.0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5.63万人;年末常住人口83.8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3.36万人。全年出生人口为17099人,出生率15.2‰,全年死亡人口为12188人,死亡率10.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3‰。[11]

民族

县境内居民以汉族为主。2010年阜宁县有少数民族36个,少数民族

阜宁红韵广场高清大图 (14张)

居民1723人。2010年少数民族常驻人口占阜宁县常驻人口数的0.18%,其中蒙古族22人,满族13人,苗族183人,水族9人,彝族98人,土族18人,壮族118人,畲族4人,布依族93人,黎族40人,景颇族1人,瑶族38人,仫佬族1人,白族21人,土家族31人,哈尼族158人,傣族44人,羌族3人,佤族46人,布朗族31人,藏族9人,朝鲜族1人,回族148人,哈萨克族114人,基诺族2人,仡佬族2人,傈僳族17人,柯尔克孜族1人,布朗族31人,拉祜族169人,纳西族2人,阿昌族3人,京族5人,仡佬族2人,乌兹别克族1人。

望采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923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