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河南回应7万吨蔬菜滞销

根据介绍,这段时间以来,河南多地的农民反馈,自家的蔬菜根本销不出去,现在当地只能消化蔬菜产量的10%,剩下绝大部分的蔬菜一般都需要发往省内其它地区和省外,可现在的难题,就是没办法销售出去,导致大量蔬菜被滞留在地里。要知道河南作为全国的农业大省,蔬菜产量和供给,都是全国靠前的,仅2021年,的蔬菜供应就达到了7612.4万吨,位列全国地区供给第2位,占全国供给总量的10.16%。

##河南回应7万吨蔬菜滞销

河南回应7万吨蔬菜滞销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我一起看看吧。

数字化 智能化!多地发挥供销优势 构建农产品城乡流通体系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来关注农产品供销流通。河南是蔬菜大省,播种面积常年在2500万亩左右,总产量保持在7000万吨以上,位居全国第一。近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河南部分地区出现蔬菜等农产品滞销的现象。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发挥自身优势,有效解决农产品滞销卖难问题。

11月20日下午,在河南汝州市纸坊镇,由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所属中国供销集团和河南省供销合作总社组织的近20辆运输车,正在田间地头采购萝卜、白菜、菠菜等蔬菜。当天,就采购了30万斤蔬菜。

看到地里的萝卜终于卖出去,纸坊镇的蔬菜种植大户钟举通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汝州市纸坊镇是蔬菜大乡,种植面积有2万多亩。了解到纸坊镇蔬菜外销不畅的情况后,当地供销合作社系统发挥渠道优势,协调当地政府开辟绿色通道,组织车辆进行大规模采购。

河南平顶山市供销合作社党组书记 党玉东:我们发挥全国供销一张网的优势,积极与外地供销社进行联络对接。线上线下共同发力,抢收抢销,保证在霜冻之前解决好农民蔬菜的滞销问题。

据了解,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第一时间成立了工作专班,动员系统力量帮助销售河南滞销蔬菜。截至11月21日下午4时,中国供销集团及下属企业已完成第一批22万斤滞销农产品的采购工作;江苏、浙江、山东等省级供销合作社也正在组织所属企业迅速行动,加紧采购。全国供销系统已累计采购河南滞销蔬菜126.2万斤。

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共有供销连锁配送网点73.5万个,这些网点并不只设在农村,如今,在许多城市也出现了一些以“邻里中心”和“中央厨房”为经营业务的供销社经营网点,正在进一步打通城乡流通渠道。

“邻里中心”是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以满足日常商品和服务需求为目标,集多种业态和功能于一体的社区便民商业中心。在中国供销集团供销商贸流通公司下属的新合作邻里生鲜富丰店内,货架上的商品琳琅满目,蔬菜水果、米面粮油、鱼肉蛋奶、生活用品等一应俱全。

在新合作邻里中心达官营店,通过“实体店+互联网”的形式建立了满足居民一站式购物需求的15分钟社区智慧型生活服务圈,并在疫情期间,通过组织新合作多地的公司紧急对接北京门店,调拨蔬菜水果等民生急需品,切实保障周边居民的“菜篮子”。

在河北曲周县一家食品企业生产车间,工人正在加工一批刚刚从农户地里收上来的荠菜。清洗、漂烫、速冻、包装,三天后这批荠菜将进入北京市场。作为县供销社的直属企业,这家企业与农户签订农产品收购协议,发展甜玉米、荠菜等特色农业种植,并进行精细深加工,制成真空冷冻有机农产品。

河北某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 李庆飞:构建了种植、加工、仓储、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发展订单种植五万多亩,带动一万多农户增收致富,产品主要销往北京、上海等二十多个大中型城市,既保证了产品供应,又实现了多方共赢。

作为河北省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县,曲周县供销社持续投资10多亿元,先后建立起农业示范园、蔬菜标准化种植基地12万亩。同时,充分当好农民田间地头的“农保姆”,探索出土地托管新模式,将智能配肥、浅埋滴灌等新技术、新品种和新的种植模式直接应用到服务过程中,有效打通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

全国供销系统在发挥流通的主业优势的同时,也在抢抓新机遇,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发展之路。

眼下正是秋冬种的关键时节,江苏省滨海县陈涛镇的种粮大户张立基这几天正忙着在田间播种小麦,他通过手机APP联系下单购买了300公斤尿素,当地农资商店接单后按预定时间送货上门。

张立基使用的“滨农云”手机APP是滨海县供销社开发的县级平台,该平台集生产服务、农技服务、供销服务、信用服务等四项功能于一体,以服务网点为中心,辐射半径五公里,每个农户都可优先与最近的网点取得联系。

在江西南昌的100多个社区都已经新建了这样的冷链自提柜,10万多户社区居民通过网上APP就可以一键下单,然后24小时内新鲜的冷链农产品直接送到社区的自提柜。而能够做到及时销售新鲜农产品的秘诀就在于江西供销网络平台搭建了一个对接产地与社区订单的物流配送系统。

江西省供销江南物联网有限公司员工 李浩波:在用户下单的第一时间,相应的农产品基地的农民就接到了备货的需求,这样就可以做到农产品白天在地里、晚上在车里,第二天就可以直达城市居民的家里这样一个无缝对接。

为了拓展供销社的网络服务功能,江西省供销社又投入3000多万元对供销冷链物流网进行平台改造。

江西省供销江南物联网有限公司员工 许婕:像赣州、上饶、九江等地,通过我们构建的分布式网络平台,不同城市的用户通过线上买菜、线下取菜这种方式,实现把优质的农产品进城入户的“最后一公里”打通。

萝卜降价10倍无人要?河南万吨蔬菜滞销,年底菜价会特别便宜吗

最近一段时间,相信大家都有感触,那就是似乎活动空间,又受到了限制,而在这种背景之下,衍生出了很多的问题。

其中在11月25号一则关于“河南万吨蔬菜滞销,山东农民忍痛毁菜,谁来为其担责?”的热搜,引发全网讨论!

根据介绍,这段时间以来,河南多地的农民反馈,自家的蔬菜根本销不出去,现在当地只能消化蔬菜产量的10%,剩下绝大部分的蔬菜一般都需要发往省内其它地区和省外,可现在的难题,就是没办法销售出去,导致大量蔬菜被滞留在地里。

要知道河南作为全国的农业大省,蔬菜产量和供给,都是全国靠前的,仅2021年,的蔬菜供应就达到了7612.4万吨,位列全国地区供给第2位,占全国供给总量的10.16%。

周边很多的省份,比如湖北、安徽、江苏等全都是河南蔬菜的主要客户,可是今年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导致现在是蔬菜售卖最热闹的时间段,却无人问津。

而这种情况,还不仅仅是河南出现,现在每个省的情况都差不多,甘肃和山东,也都是农产品丰富的省份,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滞销。

甘肃的一位售卖沙窝萝卜的农户表示:“之前卖到天津2块钱一斤,现在降价十倍,只卖2毛钱都没人来拉。”

究其背后的原因,还是因为现在的管控措施,导致各个要道均关停交通基础设施,甚至个别区域还过度管控货车通行、封路堵路。

虽然各地也都在积极采取措施,比如就在11月19号,河南就出台了蔬菜促销10项举措,明确表示要严禁层层加码,对于各个蔬菜运输公司提出要求,对于农作物采用优先核发输车辆通行证的措施。

同时还有多地效仿的一个非常有用的举措,就是启用通行证地区可实行一车一证一线路,有效期内车辆可多次往返。

甚至还有一些外卖机构介入进来,想要合作打开这种局面,比如美团优选加大和农户的合作等等,但现在来看,收效还不算太大,主要是农作物成熟之后,保鲜是一个大问题。

出现这种情况,在网上网友们也讨论得比较激烈,很多人认为现在既然蔬菜已经如此滞销了,那么为了止损,农户会不会再度降低蔬菜的价格呢?

产生的连锁反应是到了年底囤货的时候,蔬菜价格跌入谷底,菜价更亲民。

然而理性来看,这种想法是不切实际的,首先本来现在农户承受的损失就非常大了,很多人甚至采取了极端办法,比如山东毁菜的情况;其次是就算是销售不出去,那么也只能供应就近的区域,那么在供给大于需求的地区,没啥效果。

第三就是到了年底蔬菜如果依旧没办法销售出去,那么带来的后果是,没有蔬菜的地区和城市,“一菜难求”的局面会凸显,到时候价格不仅不会降低,反而会不断升高。

最后我想说,现在各个地区已经在开始想办法了,而且这种封控也不会一直持续,总会好转的,国家也会介入进来保障民生的。

因此菜价不会出现太强烈的波动的,只不过,农民今年出现损失,可能是在所难免了。

对此,你怎么看呢?

#冬日生活打卡季#

平顶山哪一家豆腐菜好吃

11月中旬,一则山东曹县菜农因所种蔬菜滞销,为不耽误冬种无奈只能地里毁菜的视频也引发不少关注。很快地,河南、河北等地也相继出现卖菜难题。

在湖南株洲,有上百万斤蔬菜处于销售停滞期。株洲市渌口区南洲镇湘东村当地小有名气的蔬菜种植大村,由于疫情相关原因,香料菜需求锐减,菜农们选择低于成本价销售,销量依旧有限,百万斤蔬菜滞销。湘东村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种植芹菜、葱、大蒜、水芹等香料菜,全村3000余人中有60%的村民从事蔬菜种植,特别是香料菜在株洲很有名气,在当地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2022年,该村以香料菜产业成功入围省“一村一品”重点村。“目前滞销有百万斤以上,有些菜农连肥料钱都没赚回来。”渌口区南洲镇湘东村党总支书记曹发明表示。

在河南平顶山,超过10万吨萝卜、大葱滞销,周口更是多达14.7万吨西芹、娃娃菜等蔬菜滞销。据不完全统计,河南全省累计30万吨蔬菜滞销。

进入11月份以来,西安市高陵区、临潼区、长安区、鄠邑区等区县秋冬露地蔬菜大量上市,主要品种有芹菜、萝卜、白菜、甘蓝、菜花、娃娃菜等,初步统计全市在田面积约18.9万亩,预计本月蔬菜产量40万吨以上。其中,叶菜类11万亩、预计产量12.5万吨;茄果类3.9万亩、产量8万吨;洋葱、食用菌及其他蔬菜等约4万亩、产量约5万吨。外省份新疆、甘肃、青海、内蒙古及山西等省份客商前来西安市拉运蔬菜明显减少,导致以蔬菜为主的鲜活农产品产销对接不畅,西安市目前已发起倡议,让全市机关单位和相关机构来帮助菜农卖菜。

蔬菜供销,一头连着需求,关系着很多居民的“一蔬一饭”,一头连着供给,牵涉到太多菜农的收入生计。蔬菜难卖,到底难在哪儿?

中国农业大学MBA教育中心主任、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研究院副秘书长付文阁教授向《零售圈》透露,从根源上来讲,蔬菜滞销本质上还是市场供需失衡造成产销矛盾。去年蔬菜价格高,并非因为种植面积不足造成的,而是因为不利的天气影响了产量。他认为,去年蔬菜在种植初期降雨过大,一部分蔬菜种植期推迟,上市期也推迟;在生长期内又有受淹现象,造成夏秋季蔬菜供应链衔接出现断口。今年秋季蔬菜在生长期内的天气状况基本正常,有利于蔬菜生长,使得今年秋季蔬菜的单产、总产明显超过去年同期,形成了阶段性供大于求的状况,导致部分地区出现卖菜难现象。

专家分析指出,近期蔬菜滞销, 一方面是由于天气原因,全国蔬菜丰产,集中大量上市,大白菜、洋葱等同比上市量有所增长,白萝卜甚至增长了15%;另一方面,受疫情反弹影响,多地餐饮业基本停摆,终端消费需求减弱。

从供给端来看,今年的蔬菜产量确实较去年更多。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2021年我国蔬菜播种面积为21872.21千公顷,蔬菜产量为7.67亿吨,2022年预计蔬菜播种面积增长至22356.35千公顷,蔬菜产量可增至7.91亿吨。

北京新发地市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蔬菜供给更多,一方面是因为今年秋季蔬菜总体上扩种了。由于2021年秋季蔬菜价格总体偏高,今年秋季蔬菜结构性调整幅度过大,使得蔬菜种植面积超过去年同期。

02

“交通梗阻”,加剧卖菜难

因白菜滞销,河南商丘的一位大爷一车500斤白菜才卖30元,被妻子指责后崩溃大哭。

因防疫引发“交通梗阻”,严重影响了菜农卖菜。运输困难重重,也是近期农民蔬菜滞销的主要原因。受疫情影响,个别地区疫情防控政策“层层加码”,对运货车辆采取“一刀切”政策,货车难以及时运货,让蔬菜出村难上加难。

“物流不畅、采摘人力资源不足,这些都是一般蔬菜种植户都会经常遇到的问题,”这位高管称,去年疫情时期,他曾想组织公司的员工去西安周边采购一些蔬菜,但是当地的种植户第一不愿意帮助企业从菜地里摘收蔬菜,第二无法提供运输车辆,最终导致他们的帮农行动没有完成。

“农民种菜没有以市场位导向,并不是市场需要就种什么,而是当季什么样的菜价高就跟风种什么。菜农做不到与市场信息紧密结合,这种跟风种菜的做法是多少年来菜农的一贯做法,这也是出现蔬菜滞销的一个根本原因。”前述高管称,实际上每年都会出现蔬菜滞销的现象,只是今年由于疫情,把蔬菜滞销的影响面扩大了。

平顶山哪一家豆腐菜好吃

平顶山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她也是一个美食之都,许多的美食都流传于此,豆腐菜就是其中的代表。平顶山市区的美食市场中,琮溪豆腐菜是当地非常有名的一家店铺,他们的家常豆腐菜将豆腐和各种蔬菜烹制在一起,味道十分鲜美,而且价格也非常实惠,是一个很受欢迎的地方。

除了琮溪豆腐菜之外,平顶山市区还有很多家豆腐菜店。比如位于龙湖商圈的福定豆腐菜店,他们也有着非常不错的口碑。福定豆腐菜店的招牌豆腐菜非常有特色,将豆腐和肉类搭配在一起,味道十分的鲜美,是这家店铺的一大特色。

除了这些传统的商店之外,近年来,平顶山还涌现出了很多网红豆腐菜店,这些店铺通常在外观和菜品上都非常独特,比如位于市区的豆腐旅行社,他们有着十分别致的店面设计,豆腐菜也是非常的好吃,是年轻人喜欢的地方。

总的来说,平顶山市区的豆腐菜店铺非常丰富多样,每一家店铺都有着自己的特色,同时也都有着很多老顾客。如果你对豆腐菜感兴趣,可以抽空前往平顶山市区逛逛,品尝一下这里最好吃的豆腐菜。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941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