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四川藏族聚居区寒冷,主要农作物是什么?

青稞,在四川有些地方又叫大麦。主要产自中国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地,是藏族人民的主要粮食。

四川藏族聚居区寒冷,主要农作物是什么?

青稞在青藏高原上种植约有3500年的历史,从物质文化之中延伸到精神文化领域,在青藏高原上形成了内涵丰富、极富民族特色的青稞文化。

有着广泛的药用以及营养价值,已推出了青稞挂面、青稞馒头、青稞营养粉等青稞产品。

扩展资料:

四川藏区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首先讲保护,其次才能谈发展,在农业产业提档升级过程中,同样必须讲究保护生态环境,以生态保护为发展红线。

在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同时,要注意适度规模,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如畜牧养殖业,要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避免过度养殖放牧出现草原荒漠化。宜农则农、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草则草、宜林则林。

要利用半农半牧的特点,发展“猪—沼—果”模式的农牧结合型循环经济和深度加工型循环经济,即重点

加大以动物性(畜牧业、水产业)产品为主的加工型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和产业链延伸的研究与开发力度,依靠科技进步,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加大以植物性(种植业、林业)产品为主的加工型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和产业链延伸的开发力度。

发展其他类型的循环经济,主要是农渔、农林、牧渔、牧林等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生态农业,要特别注重建立绿色防控体系,

充分利用四川藏区清新的空气、纯净的水源、干净的土地,减少或合理施用化学肥料,尽量施用生物农药,禁用高毒高残农药,

防止土壤污染,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实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百度百科-青稞

甜樱桃、蔬菜、猕猴桃地处汶川北部的威州、雁门、克枯、绵_等6个乡镇,日照强,气候干燥,很适宜发展甜樱桃等独具特色的_质水果,初步形成了集基地、苗圃、加工、储运、集散于一体的北部果业经济带。退耕还林还草后,这些乡镇大力发展优质特色水果、干果基地2.5万亩。2007年,已有3000亩甜樱桃开始挂果,产量达20万公斤,收入达400余万元,种植甜樱桃的农户户均增收1500多元。威州镇双河村农民曾东清说:“去年的甜樱桃好卖得很,还没有采摘就被商贩订购一空,每公斤最高卖到70元。我栽的400多株树一共采摘了1500多公斤甜樱桃,收入达8万余元。”去年,威州、雁门、克枯、龙溪、草坡等乡镇建起了优质无公害绿色蔬菜基地3万余亩,蔬菜产量达6000万公斤,收入5000万元,菜农户均增收1000多元。三江、水磨、漩口等乡镇建立优质猕猴桃基地4000亩,已挂果500亩,亩产量2000余公斤,亩收入8000余元,种植户户均增收600多元。到目前为止,全县已建立各类特色农产品基地近6万亩、示范基地7个。办协会,带领农民闯市场近几年来,全县各级政府部门转变职能,从最初的管理扶持走向服务引导,积极探索发展“协会+基地+农户”的模式,“汶川县蔬菜协会”、“岷江甜樱桃协会”、“克枯土鸡养殖协会”、“三江农家旅游协会”等各种协会不断建立和发展起来。来源:四川党的建设·农村版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955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