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酶制剂的种类和作用效果是怎样的呢?
饲用酶制剂的种类多样。按照动物自身能否合成来分类,可分为消化酶和非消化酶。其中,消化酶包括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等,动物体内能够合成这类酶,但因某种原因需要强化和补充。非消化酶包括植酸酶、木聚糖酶等,动物自身不能合成,这类酶大多来源于微生物,能消化动物自身不能消化的物质或降解一些抗营养因子。按照酶制剂的类型来分,可分为单一酶制剂和复合酶制剂。
1、植酸酶
在花鲈饲料中添加中性植酸酶,提高了饲料中磷的利用率,减少磷排放量。饲料中植酸酶的添加可减少饲料中磷的添加量,降低饲料成本,提高饲料中磷的利用率,提高增重率。在牙鲆饲料中直接添加植酸酶,显著提高了牙鲆的特定生长率、氮贮积率、磷贮积率,?降低了氮排放率和磷排放率,?但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没有显著变化,而添加用植酸酶预处理的豆粕,降低了植酸含量,提高牙鲆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和氮贮积率,显著降低了氮、磷和钙的排放量。此外,在尼罗罗非鱼、异育银鲫、青鱼、斑点叉尾鮰、鲤鱼等饲料中均有关于植酸酶的研究应用的报道。针对动物体消化系统的特异性,植酸酶有酸性植酸酶和中性植酸酶两种。酸性植酸酶主要作用于畜禽类和有胃水产动物,而对于无胃或是消化道偏中性的水产动物则用中性植酸酶。所以针对不同的养殖对象采用相应的植酸酶。
2 、淀粉酶
淀粉酶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淀粉的分解消化,与内源淀粉酶相互协同。饲料中添加淀粉酶后提高了肠道中淀粉酶的活性,淀粉酶活性的提高是外源酶和内源酶的叠加效应。在凡纳滨对虾饲料中添加每千克150毫克的淀粉酶,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饵料系数均无显著影响。总体来看,单一淀粉酶在水产饲料上的应用报道很少,通常是作为复合酶制剂的一种成分而应用
3、 脂肪酶
在饲料中增加脂肪的含量,会产生对蛋白质的节约效应,提高蛋白质效率,促进动物生长。脂肪酶功能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一酯、甘油二酯和游离脂肪酸,是动物体内的一种重要消化酶。目前对脂肪酶的研究还不多,因其多样性和稳定性较差、底物不溶于水、生产成本较高等原因,有关脂肪酶在水产饲料中的研究很少。谷金皇等在瓦氏黄颡鱼饲料中添加每千克300毫克 的脂肪酶,提高了鱼体增重率?百分之9.29,降低了饲料系数百分之六点三五。在南方鲇鱼饲料中添加每千克100毫克和每千克300毫克脂肪酶,增重率也提高了百分之4.0和百分之5.8,饲料系数降低了百分之5.0和百分之6.6;同时增加了粗脂肪的消化率和蛋白质效率。
中性蛋白酶是由枯草芽孢杆菌经发酵提取而得的,属于一种内切酶,可用于各种蛋白质水解处理。在一定温度、PH值下,本品能将大分子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等产物。可广泛应用于动植物蛋白的水解,制取生产高级调味品和食品营养强化剂的HAP和HVP,此外还可用于皮革脱毛、软化、羊毛丝绸脱胶等加工。
主要应用
● 中性蛋白酶在动植物蛋白水解粉(HAP、HVP)生产的应用
● 中性蛋白酶在焙烤行业的应用
● 中性蛋白酶在大豆分离蛋白的应用
● 中性蛋白酶在酵母抽提物、酵母浸膏的生产应用
● 中性蛋白酶在啤酒工业的应用
● 中性蛋白酶在医药工业的应用
● 中性蛋白酶在纺织工业的应用
● 中性蛋白酶在皮革工业的应用
● 中性蛋白酶在饲料工业的应用
使用条件
反应温度 35-55℃
反应PH值 6-7.5
以上资料来自中性蛋白酶厂家东恒华道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z/4_657205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