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农资 >

饲料用原料鱼虾粉的感官特征应该是怎样的,具体点说,谢谢!有黑色颗粒合格吗?

饲料用鱼粉的特点:

饲料用原料鱼虾粉的感官特征应该是怎样的,具体点说,谢谢!有黑色颗粒合格吗?

① 鱼粉是用整只未切割的全鱼或鱼、虾、蟹等水产品加工下脚料—鱼头、尾、内脏等为原料,经干燥脱脂、粉碎或先经蒸煮、压榨、干燥、粉碎而制作。就制造方法而言,间接加热者优于直接加热;就原料而言,全鱼所制者优于杂鱼所制者;就鲜度而言,在船上制造的比在陆上制造的好,另外鱼的大小阶段、产卵期等均影响鱼粉成份。

② 国内市场销售的鱼粉按原料不同,大致可分为4类:一是以小杂鱼干磨碎而成的鱼干粉;二是以鱼类下脚料(如鳗鱼)加工的下杂鱼粉;三是以红肉鱼类(鯷、鲭、沙丁鱼)加工的红鱼粉,其中又分为直火烘干和蒸汽干燥;四是以白肉鱼类等生产的白鱼粉,其中分为岸上和工船加工。

1)鱼粉的感官指标

① 颜色:纯鱼粉一般为黄棕色或黄褐色,也有少量的白鱼粉,灰白鱼粉等依鱼品而有差别。鱼粉贮存不良时,表面便出现黄褐色的油脂,味变涩,无法消化。

② 味道:具有烹烤过的鱼香味,并稍带有鱼油味。进口鱼粉因在船舱中长期运输,鱼粉所含的磷量高,容易引起自燃,所造成的烟或高温使鱼粉呈烧焦状态。另外,鱼粉在加工过程中,温度过高,也产生焦糊味,鸡食后容易引起食滞,检验时需多加注意,如有此味,可拒收。鱼粉应具有新鲜的外观,不可有酸败、氨臭等腐败味。

③ 形状:鱼粉为粉状,含磷片,鱼骨等,处理良好的鱼粉均有可见的肉丝。

2)鱼粉盐份含量

鱼粉中的含盐量,实际包括NaCl、CaCl2等所有可溶性氯化物的总量。CaCl2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易引起组织坏死,在碱性肠液中形成磷酸钙及碳酸钙沉淀,可致便秘。MgCl2在体中较难吸收,并极易排泄,在肠道中部分变成碳酸氢镁后,可造成肠道内的高渗环境吸收大量水分,发生致泻。此外,高浓度的Ca++与Mg++在消化道或血液体浆内有竞争性拮抗作用。规定含盐量一般应控制在4%以下。

3)鱼粉的营养特征

① 蛋白质。鱼粉的蛋白质含量高、品质好。鱼粉的蛋白质含量可高达60%,它的赖氨酸和蛋氨酸含量高,而精氨酸含量较少,适于同其他饲料配伍。

② 能量。鱼粉是高能量饲料,没有纤维素和木质素等难消化和不消化的物质,与植物饲料不同,它的可利用能量水平的高低确定于粗脂肪和粗灰分的含量。在粗脂肪含量合格(含量不过高)的情况下, 全鱼粉的代谢能水平可达到2800-3000 左右。因而,用鱼粉易配成高能日粮。

③ 矿物质。鱼粉的钙、磷含量较好,所有的磷都是可利用磷(有效磷)。含硒、锌高,还含有砷。

④ 维生素。鱼粉含有维生素B12,这是所有植物性饲料中都没有的。鱼粉的一些其他B族维生素如核黄素、生物素等含量较高。脂溶性维生素易受加工条件影响。

⑤ 未知生长因子。这种物质可改进动物的生长。

4)使用中要注意的问题

① 用量过多猪肉易变软,成软脂肉,并形成鱼臭。一般仔猪饲料中添加以不超过5~10%为原则。

② 注意存放过久的鱼粉及处理不当可含较多的沙门氏菌 。

③ 选择白鱼粉或蒸汽烘干鱼粉。

④ 选择红鱼粉时要注意控制组胺、酸价等指标在正常范围内。

⑤ 品质优良的鱼粉蛋白一般在60%以上,消化率应超过93%;脂肪在7%左右;游离脂肪酸超过10%,则不新鲜;盐分须低于3~4%。

5)鱼粉掺假鉴别

① 视觉法:观察鱼粉的形状、色泽及有无杂物,掺杂尿素、盐、有白色的亮晶晶的小颗粒,掺杂棉粕、菜粕有黑色的壳和棉絮。标准鱼粉一般为颗粒大小均匀一致,稍显油腻的粉状物,可见到大量疏松粉的鱼肌纤维以及少量的骨刺、鱼鳞、鱼眼等成分;颜色均一,呈浅黄、黄棕或黄褐色;以手握之有疏松之感,不结块,不发粘,不成团;糊焦的鱼粉发黑,掺有血粉有暗红色或黑色的粉状颗粒。加热过度或含油脂高者,颜色加深。如果鱼粉色深偏黑红,外观失去光泽,闻之有焦糊味,为储藏不当引起自燃的烧焦鱼粉。如果鱼粉表面深褐色,有油臭味,是脂肪氧化的结果。如果鱼粉有氨臭味,可能是贮藏中脂肪变性。如果色泽灰白或灰黄,腥味较浓,光泽不强,纤维状物较多,粗看似灰渣,易结块,粉状颗粒较细且多成小团,触摸易粉碎,不见或少见鱼肌纤维,则为掺假鱼粉,需要进一步检验。

② 水溶法 (或酒精溶解):将试样2—4克加水4倍,搅拌后静止几分钟,一般麦麸、花生壳粉浮在上面,而鱼粉沉入水底,如鱼粉中混有河沙时,轻轻搅拌后,鱼粉稍浮起旋转,而混沙则沉在底部而稍旋转。若是优质鱼粉加入水中,则上无飘浮物,下无泥沙,水较透明;若为劣质鱼粉,则加入水后,上有飘浮物,如糠麸、草粉等,下有沉淀物,且水混浊。

③ 分析化验:

a. 水份:愈低愈好,但7%以下则有过热之嫌,胃蛋白酶消化率低,利用率亦差,且含有肌胃靡烂素之可能性亦大。

b. 粗脂肪:含量宜低,超过15%之鱼粉已不宜饲料用,因含油量多表示其加工不良或原料不新鲜,且产品贮存不易。

c. 粗蛋白质:粗蛋白质含量之高低并不全然代表品质之优劣,但不失为判断之指标,一般全鱼鱼粉之蛋白质应在63%~70%之间,太低可能属下杂鱼所致,太高则可能掺伪或劣质鱼所制(如鲨鱼等)。

d. 灰份、钙、磷:灰份高即骨多肉少,反之则骨少肉多,钙、磷比例应一定,钙含量高可能加人廉价钙源,灰份20%以上可能非全鱼所制。

e. 胃蛋白酶消化率:此乃评价蛋白质之重要依据,此法简易可行,正常应在90%以上,否则可能加入皮革、羽毛粉等高蛋白物质。

农业饲料用鱼粉,质量如何判断?

1.看,买鱼粉的时候仔细看,看看鱼粉的颜色,正常来说,鱼粉应该是棕**的,颗粒的大小也比较均匀。如果有颜色不均,且颗粒大小不一,比如有棕色的、灰色、白色的颗粒存在,证明掺假可能性较大。另外,如果鱼粉结块,证明已经酸败。

2.看浮性。正常的粉料和浮料一样,还要讲究在水面上要有一定的浮性,以便于鱼儿在粉料缓缓下沉时有足够的时间抢食掉。如果没有浮性或者浮力不持久,就会迅速沉底,小鱼儿的觅食能力很弱,沉底的粉料很难让鱼儿吃食到,便会在底质上沉积,有可能引发底质恶化。

3.烧,根据石蕊试纸遇见植物性物质燃烧会变蓝色的特质,取一些鱼粉点燃,用石蕊试纸测试,如果变蓝了,证明鱼粉里掺了植物性物质。

4.看水色。把粉料或者颗粒料放在烧杯中,加适量水,放置一段时间后,水色稍有变黄属正常现象,这是由于饲料中的各种营养素溶于水中造成的。如果水色变黑或有其他异常颜色,说明饲料中加入了一些色素或使用了许多劣质原料。

5.洗:即水洗识别有些鱼粉中掺有动植物蛋白和沙子,可用水洗法鉴定。选一只透明度高的玻璃杯放入鱼粉40g左右,再加入大半杯水,用一根筷子或木棍快速沿一个方向搅拌,停止搅拌后迅速拿起杯子对着太阳或灯光看,如杯底上有沙子,证明鱼粉掺沙。接着用淘米的方法把鱼粉淘洗几次,鱼粉几乎全被淘出时,用吸管吸出杯底上的沉积物,放在平面玻璃上细心观察,如果内有微小的酱红色小片,证明掺有植物蛋白,如果内有微小的肉红色颗粒或丝状物,证明掺有动物蛋白。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z/4_657235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