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农资 >

描写驴的文言文

1. 黔之驴 文言文

黔这个地方没有驴子,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载了一头驴进入黔地。

描写驴的文言文

运到后却没有什么用处,便把它放置在山下。老虎见到它,(一看)(原来)是个巨大的动物,就把它当作神,藏在树林里偷偷看它。

老虎渐渐地走出来接近它,小心谨慎,不知道它是个什么东西。一天,驴子一声长鸣,老虎非常害怕,逃到远处,认为驴子要咬自己,十分恐惧。

然而老虎来来往往地观察它,觉得(驴子)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渐渐地习惯了它的叫声,又靠近它前前后后地走动,但老虎始终不敢和驴子搏击。

老虎态度更为随便,碰擦倚靠、冲撞冒犯它。驴子发怒了,用蹄子踢老虎。

老虎因此而欣喜,盘算此事,心想道:“(驴子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跳跃起来,大声吼叫,咬断驴的喉咙,吃完了它的肉,才离去。

2. 文言文《黔与驴》的阅读

《黔之驴》是柳宗元的作品《三戒》中的一篇。《三戒》含《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三篇寓言。本文是其中的第二篇,写的是一头驴被一只虎吃掉的故事。这篇文章寓意深刻,具有鲜明的针对性、现实性。作者在《三戒》的序中说:“吾恒恶性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然卒迨于祸。有害淡麋、驴、鼠三物,似其事,作三戒。”由此可知,作者写这三篇寓言,是为了警戒世人:豪无自知之明而肆意逞志,必然自招祸患。而《临江之糜》《黔之驴》《永某氏之鼠》则分别写了“不知推己之十,而乘物以逞”的三种表现:“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因此,具体而言,本文旨在讽刺那些无能而又肆意逞志的人;联系作者的政治遭遇,又可知本文所讽刺的是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某些上层人物。此外,以“三戒”为三篇文章的总题目。并以“黔之驴”为本文的题目,也表明作者讽刺意图的指向。但我们也可以不从驴被虎吃掉的角度,而从虎吃掉驴这一相反的角度。来理解本文的寓意: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

原文: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翻译:

黔这个地方没有驴子,有个喜好多事的人用船运载了一头驴进入黔地。运到后却没有什么用处,便把它放置在山下。老虎见到它,(一看)(原来)是个巨大的动物,就把它当作了神。于是隐藏在树林中偷偷地窥探它。老虎渐渐地走出来接近它,很小心谨慎,不了解它是什么东西。

一天,驴子一声长鸣,老虎非常害怕,远远地逃走;认为驴子将要咬自己,非常恐惧。然而老虎来来往往地观察它,觉得驴子好象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似的;渐渐地习惯了它的叫声,又靠近它前前后后地走动;但老虎始终不敢和驴子搏击。慢慢地,老虎又靠近了驴子,态度更为随便,碰擦倚靠、冲撞冒犯它。驴发怒,用蹄子踢老虎。老虎因此而欣喜,盘算此事,心想到:“(驴子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跳跃起来,大声吼叫,咬断驴的喉咙,吃完了它的肉,才离去。

3. 诸葛之瑜之驴 文言文 译文

〖原文〗

诸葛恪字元逊,诸葛亮的兄瑾之长子也。恪父瑾面长似驴。翌日,孙权大会群臣,使人牵一驴入,长检其面,题曰:诸葛子瑜。恪跪曰:“乞请笔益两字。”因听与笔。恪续其下曰:“之驴。”举座欢笑。权乃以驴赐恪。

〖译文〗

诸葛恪字元逊,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的长子。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面孔狭长像驴的面孔。一天,孙权召集大臣们,差人牵一头驴来,在驴的脸上挂一个长标签,写上:诸葛子瑜。诸葛恪跪下来说:“乞求给我一只笔增加两个字。”于是任凭给他笔。诸葛恪接下去写了:“的驴。”在场的人都笑了。于是孙权就把这头驴赐给了诸葛恪。

〖简要评析〗

这是一篇文言文历史故事,说的是诸葛恪如何用他的聪明才智把窘迫变成了一场闹剧、转危为安的。从侧面烘托出诸葛恪的聪明。

4. 黔之驴文言文翻译

黔这个地方本来没有驴子,有一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载(一头驴)进入(黔地),运到之后却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放置在山脚下,老虎看到它,是个巨大的动物,把它当做神。(老虎)躲藏在树林里偷偷看它。渐渐地出来接近它,小心谨慎,不了解它。 有一天,驴一声长鸣,老虎非常害怕,远远地逃走,认为(驴子)将要把自己吃掉,十分恐惧,但是(老虎)来来往往地观察它,觉得(驴子)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似的。(老虎)渐渐地习惯了驴的叫声,又靠近它,出现在它的身前身后,但始终不敢进攻驴子,(老虎)渐渐地靠近驴子,更加随意地戏弄它,碰撞、挨近、冲撞、冒犯它,驴禁不住发怒了,用蹄子踢老虎。老虎于是高兴起来,盘算这件事。心想:“驴的本领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老虎跳跃过去,大声吼叫,咬断了驴子的喉管,吃完了它的肉,才离开了。 唉!外形庞大好像有德行,声音洪亮好像有能耐,(老虎)当初(如果说)看不出驴的本领,老虎即使凶猛,(但)多疑、畏惧,终究不敢猎取驴子 。如今像这样的下场,可悲啊!

注释

1,选自《柳河东集》。黔(qián),即唐代黔中道,辖境相当于今湖南沅水澧水流域、湖北清江流域、重庆黔江流域和贵州东北一部分。后来称贵州省为黔。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古文运动的主导者,与韩愈并称“韩柳,世称柳河东。

2,好(hào)事者:喜欢多事的人。

3,船载以入:用船装运(驴)进黔。船,这里指用船的意思。以,连词,相当于以东以西。

4,至:到达。则:却

5,庞然,巨大的样子。

6,以为神:以为,以(之)为。以,把。为,当作。神,神奇的东西。把它当做神。

7,蔽林间窥之:藏在树林里偷偷看它。蔽,隐蔽,躲藏。窥,偷看。

8,稍出近之:渐渐的接近它。稍:渐渐。近,靠近。

9,慭慭(yìnyì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10,莫相知: 不了解对方(是什么东西)。莫,不。相,这里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即一方(虎)对另一方有所动作(驴),不是双方互相的样子。

11,大骇:非常害怕。

12,远遁:逃到远处。 遁:逃走。

13,以为且噬己也。 且:将要。 噬:咬。以为,认为。

14,然往来视之。 然:表转折,然而,但是。 往来:来来往往。 视;观察。

15, 觉无异能:觉得(驴)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异:特别的。

16,习:同“悉”熟悉。益:逐渐。 益习其声:逐渐习惯了驴的叫声。

17,终不敢搏:最终不敢扑击它。 搏:击,扑。

18,近:(1)稍出近之。近:形容词用作动词,接近。

(2)稍近,益狎。稍:渐渐。近:走进,靠近。

19,益:更加。

20,狎(xiá ):态度亲近而不庄重。

21,荡倚冲冒:碰撞靠近冲击冒犯。荡,碰撞。倚,靠近。冲,冲击,冲撞。冒, 冒犯。形容虎对驴轻侮戏弄的样子。

22,驴不胜怒。 不胜:不堪,禁不住。胜,能够承担或承受

23,蹄:名词作动词,用蹄子踢。

24,因:于是,就

25,计之:盘算这件事。 之:指驴子生了气只能踢的情况。

26,技止此耳:技:本领,技能 。止:只,仅。 此:如此 。 耳:罢了

27,因:于是。

28,跳踉(liáng):跳跃。

29,?(hǎn):同“吼”,怒吼。

30,尽:光。(吃完)

31,乃:才。

32,去:离开

5. 解说文言文黔之驴

本文旨在讽刺那些无能而又肆意逞志的人;联系作者的政治遭遇,又可知本文所讽刺的是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某些上层人物。此外,以“三戒”为三篇文章的总题目。并以“黔之驴”为本文的题目,也表明作者讽刺意图的指向。但我们也可以不从驴被虎吃掉的角度,而从虎吃掉驴这一相反的角度,来理解本文的寓意: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CA>

《黔之驴》是柳宗元的作品《三戒》中的一篇。《三戒》含《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三篇寓言。本文是其中的第二篇,写的是一头驴被一只虎吃掉的故事。

这篇文章寓意深刻,具有鲜明的针对性、现实性。作者在《三戒》的序中说:“吾恒恶性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然卒迨于祸。有害淡麋、驴、鼠三物,似其事,作三戒。”由此可知,作者写这三篇寓言,是为了警戒世人:毫无自知之明而肆意逞志,必然自招祸患。

而《临江之糜》《黔之驴》《永某氏之鼠》则分别写了“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的三种表现:“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

因此,具体而言,本文旨在讽刺那些无能而又肆意逞志的人;联系作者的政治遭遇,又可知本文所讽刺的是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某些上层人物。此外,以“三戒”为三篇文章的总题目。并以“黔之驴”为本文的题目,也表明作者讽刺意图的指向。但我们也可以不从驴被虎吃掉的角度,而从虎吃掉驴这一相反的角度,来理解本文的寓意: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擅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

6. 文言文《黔之馿》解释

,好事者:喜欢多事的人。

2,船载以入:用船装运(驴)进(黔)。船,这里指用船的意思。

3,以为神:把它当作神。

4,慭慭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5,蔽林间窥之:藏在树林里偷偷看它。蔽,隐蔽,躲藏。窥,偷看。

6,大骇:非常害怕。

7,远遁:逃到远处。

8,蹄:名词作动词,用蹄子踢。

9, 习:熟悉。

10,狎:态度亲近而不庄重。

11,荡倚冲冒:形容虎对驴轻侮戏弄的样子。荡,摇晃。倚,偎依。冲,冲击。冒,顶撞。

12,计之:盘算这件事。

13,跳踉:跳跃。

14,?:吼叫。

15,乃:才。

16,去:离开。

17,类有德:好象有德行的样子

18,宏:洪亮,大。

19,向:当初。这句说,当初如果不使出他的本领的话。

20,若是:如此。

21,悲夫:可悲啊!夫:语气词

注:?=口+阚

译文

[编辑本段]

贵州这地方本没有驴,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了一头驴来,运到之后却没有什么用途,就把它放在山脚下。一只老虎看到它,觉得是个形体高大、强壮的家伙,就把它当作神奇的东西,便隐藏在树林中偷看它。过了一会儿,才渐渐靠近它,小心翼翼的,不知道它究竟是什么东西。

有一天,驴叫了一声,老虎大吃一惊,逃得远远的;认为它将会咬自己,非常害怕。可是来来回回地观察它,感到它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似的;渐渐听惯了它的叫声,就又走近它的身前身后,但终究不敢向它进攻。老虎又渐渐靠近驴,进一步戏弄它,碰撞,挨近,冲撞,冒犯它。驴忍不住发起怒来,用蹄子踢老虎。老虎因此高兴起来,心里盘算着说:“驴的本事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跳起来大声吼叫,咬断驴的喉咙,吃光了它的肉,方才离开。

翻译

[编辑本段]

黔这个地方本来没有驴,有一个喜好多事的人用船运载了一头驴进入黔地。驴运到后却没有什么用处,便把它放置在山下。老虎见到它,一看是个巨大的动物,就把它当作了神。于是藏在树林中偷偷看它。老虎渐渐地走出来接近它,对它十分小心谨慎,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一天,驴一声长鸣,老虎非常害怕,远远地逃开了;认为驴要来咬自己,非常害怕。然而老虎来来往往地观察它,觉得驴好像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老虎渐渐地熟悉了它的叫声,又靠近它前前后后地走动,但它始终不敢和驴搏斗。渐渐地,老虎又靠近了驴,态度更加随便,并开始轻侮戏弄驴子。驴子禁不住愤怒起来,用蹄子踢老虎。老虎因此而欣喜,盘算此事道:“(驴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跳跃起来,大声吼叫,咬断驴的喉咙,吃完了它的肉,老虎这才离开。

7. 文言文阅读驴乞假的答案

《驴乞假》

作者:明冯梦龙

原文

胡趱者,昭宗时优也,好博弈。尝独跨一驴,日到故人家棋,多早去晚归。每至其家,主人必戒家僮曰:“与都知于后院喂饲驴子。”胡甚感之,夜则跨归。一日非时宣召,胡仓忙索驴。及牵至,则喘息流汗,乃正与主人拽石岂耳。趱方知从来如此。明早复展步而去,主人复命喂驴如前,胡曰:“驴子今日偶来不得。”主人曰:“何也?”胡曰:“只从昨回,便患头旋恶心,起止未得,且乞假将息。”主人亦大笑。

译文

胡趱是唐昭宗时的优人,喜欢下棋,常常独自骑者一头驴子,天天到朋友家去下棋。一般都是早晨去,晚上回来。一到了朋友家,主人一定叫家里的仆人把知官的驴子牵到后院去喂饲料。胡趱很感动,晚上就骑着驴子回去。一天,昭宗忽然紧急宣召,胡趱急忙叫把驴子牵来。等到驴子牵来时,胡趱看见驴子流着汗喘着粗气,原来驴子正在替主人拉磨呢。胡趱这才知道原来驴子每天都是这样的。第二天早上,胡趱又步行去朋友家,主人还像以前一样命人喂驴,胡趱说:“驴子今天碰巧来不了了。”主人问:“为什么呀?”胡趱说:“驴子从昨天回去后便患头昏恶心,动弹不得,还是我代它请假让它休息两天吧。”主人也大笑起来。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z/4_657371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