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鹿吃什么饲料长得快
鹿是反刍动物,反刍动物育肥营养必须要跟上。反刍动物可以在瘤胃中利用非蛋白氮合成菌体蛋白加以消化吸收,所以鹿育肥,非蛋白氮源如尿素等是一种廉价的蛋白源,可以在鹿的精料补充料中添加1%的尿素。如果没有经验可以使用市场上销售的专用舔砖给鹿补充非蛋白氮源。
给鹿喂尿素须注意:
一、严格控制用量 成年鹿每只每天可以补充10~15克尿素,用量过多易引起中毒。 二、首次谨慎使用 第一次饲喂尿素,应按日喂尿素量的1/10喂给,以后逐渐增加,让瘤胃微生物适应10天后,才可以饲喂全量。
三、日量分次饲喂 每天的用量不能1次喂完,要分2~3次喂给。先将定量的尿素溶入水中,然后喷洒在干料上或拌入精料中喂给。
四、喂后控制饮水 饲喂含尿素的干料后不要立即让鹿饮水,应在喂过30分钟后供给饮水。千万不要将尿素溶入水中让鹿饮用,那样会导致鹿尿素中毒。
五、配合含糖饲料 尿素必须配合一定的含糖饲料饲喂,才有理想的效果,可配合使用含碳水化合物较多的精料,如蜜糖、玉米面、瓜干粉等。
六、添加蛋白质饲料 尿素不能替代全部蛋白质饲料,在喂尿素的同时,还应补充豆饼、苕子或苜蓿等含蛋白质较多的饲料。需要注意的是,豆饼中含有脲酶,可加速尿素分解,故不可将豆饼与尿素混合饲喂。若日粮中的粗蛋白质含量高于12%,就不必添加尿素。
七、补充矿物质元素 日粮中配合适量的硫、磷,能提高尿素的利用率。磷可由骨粉供给,补硫可以用硫酸钾或硫酸钠。
八、控制饲喂时机 对生病的鹿和体质瘦弱的鹿,不宜饲喂尿素;在鹿过度饥饿时,不要立刻喂尿素。
九、必须持续使用 瘤胃微生物对尿素的利用有个适应过程,持续使用才能有理想的效果,如果因故中断,再喂时仍需慢慢适应。
十、防治尿素中毒 鹿一旦发生尿素中毒,应迅速给其静脉注射10%~25%的葡萄糖溶液,每次用100~200毫升。给中毒鹿灌服0.5~1公斤食醋,也有良好的急救效果。
1、搭建鹿场
鹿场搭建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水源方便的地方。鹿活动量较大,鹿舍占地面积每头2~3平方米,运动场8~10平方米,用石板或平滑木板或水泥板铺地,使粪便等易清扫,在鹿场周围设置栏杆,高2.5~3米,以防鹿善跳而逃逸。
2、提高鹿茸产量
首先是控光养鹿增茸快:养鹿户可因地制宜建筑几个简易塑料大棚,占地面积约为125~225平方米,棚顶安上100~150瓦水银灯4个,灯高距地面约2.5~2.7米,照明度为500℃左右。每年从春季开始(最好从1月初开始),每天可增加光照时间6.8~9.5小时,增加光照的天数可在50~60天。大棚内的鹿群,饲养条件与露天一样。控制光照养鹿,鹿可提前38~39天脱角生茸。
二是腐植酸钠添加剂:用腐植酸钠作为鹿饲料添加剂,鹿的食欲增加,新陈代谢旺盛,为鹿茸的生长提供了充分的营养。
3、科学饲养
鹿可利用的饲料有青绿多汁饲料、干粗饲料和精饲料、矿物质饲料。青、粗饲料主要有作物秸秆、秧蔓、树叶、青干草、根茎饲料及青贮料等,对青粗饲料采取自由采食的饲喂方式。除喂粗饲料外,每天还要补充1.0-1.5千克的精饲料。精饲料主要由能量饲料如玉米、小麦、高粱等谷物,蛋白质饲料如动物性蛋白质和各种饼类,以及糠麸类饲料混合而成。一般能量饲料占50-60%,蛋白质饲料占15-20%,糠麸类饲料占15-25%。骨粉和食盐每天补饲量以每百千克体重计,骨粉为15-20克,食盐为20克。要采取先粗后精的喂料原则。在冬季和早春缺青季节,要补喂胡萝卜、青贮料、菜叶等多汁饲料1.0-1.5千克。公鹿在配种期和长茸期、母鹿在妊娠期和哺乳期,精料、矿物质和多汁饲料的喂量要适当增加。母鹿在妊娠前、中期要多喂青粗料,后期多喂体积小、质量优的精料。饲喂次数一般每日3次,必要时夜间补喂1次。据资料介绍,在公鹿长茸期间,饲料中交替添加钴胺素和畜用生长素,可提高鹿茸产量。
4、适时配种
一般到1.5岁时,鹿就已性成熟,但此时身体尚未成熟,适宜的配种年龄应在2.5岁。鹿的繁殖期是8月下旬至11月。母鹿每隔18-24天发情1次,每次持续2-4天。种公鹿应选择生长快、产茸多、抗病力强、遗传性稳定的健壮公鹿,一般每15-20只母鹿放1只种公鹿。母鹿发情后,应适时放对配种,一般交配2-3次。鹿的妊娠期,梅花鹿为231-236天,马鹿为240-250天。每胎产仔1-2只。
5、割取鹿茸
小公鹿头年取茸约在6月中旬,2年以上的鹿,需待茸长成二杠、顶端呈凹形而第三个分杈还未长出时割取,此时的鹿茸质量好,价值高,一般在6月下旬取头茬,8月下旬取二茬,取茸前应在其臀部注射醉药,一般体重100千克的鹿一次注射氯化琥珀胆碱注射液0.3毫升,取后应迅速注射25%的尼可刹米注射6毫升。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z/4_657451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