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农业不是回归传统,看德国有机农业有哪些"黑科技
德国有机农业核心是建立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良性循环。在有机农业生产系统中, 作物秸秆、畜禽粪便、豆科作物、绿肥和有机废弃物是土壤肥力的主要来源, 作物轮作以及各种物理、生物和生态措施是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主要手段。
但是这一农业系统并不是简单回归传统农业, 而是充分应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总的原理,是通过各种农艺措施,创造有利于作物的生长环境条件和能够抑制病虫害的环境条件。同时通过农牧共生兼营,维持土壤氮素平衡。
土壤病毒诊断及去除
战后, 德国农业生产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高产作物及高水肥环境的持续, “土壤病” 即作物连作症越来越严重。近年来, 德国的植保科学通过化学技术, 从土壤中分离鉴定相应的植物毒素, 把这些积累的毒素从土壤中清理出去, 作物就可以健康地成长。这一技术已在农业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 而且与现代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进行目标体自动识别相结合。
创造益生生物环境
为了给益生生物提供适当的生存环境, 有机农业生产技术体系要求保护时空的多样性和连续性, 德国农业提倡在同一区域种植多种作物及保留非生产性作物的生长区域。
提倡少耕法, 保护土壤结构;减少翻耕、土表的机械使用, 改善土壤结构。这样既可以保证稳定和多样化的食物供应以及营业丰富的食物, 此外多种作物共生共存, 增强了田间昆虫等益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
合理轮作倒茬及间作
德国有机农业总结了传统农业中在作物的倒茬、轮作、间套作等方面丰富的经验, 对谷物、大豆、麦类、果园、蔬菜等连作障碍和“茬口” 问题, 科技人员和农场主采用了相应的轮作、间套方式予以解决。不同的作物间、套、混种, 有效地控制了病虫害的为害, 也有利于控制杂草的生长。采用合理的栽培技术, 如增加覆盖、调整播期和成熟期、利用抗逆品种、应用植物杀虫剂及驱虫剂等, 使农业生产系统的病虫害减少到最小。
值得一提的是, 德国农业是个高度机械化的产业, 间、套等农艺措施对农机及作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按照无条件满足客户要求的商业精神, 德国农业机械进行了多种配套, 从而满足了这种要求。德国农业机械的质量及配置标准较高, 政府有关机构每年对农机具进行审检, 以保证其高性能。
控制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
土壤中病原菌的生长, 因其种类的不同, 对适于其生长的酸碱度(pH值)有一定要求, 如适宜微酸性的有根肿病、紫纹羽病菌等;适宜酸性的有腐霉菌、晚疫病、丝束霉菌、白纹羽病、白绢病、黄萎病、菌核病菌等;适宜酸性—弱酸性的有镰孢菌等。土壤传染病菌除马铃薯病菌外, 其他几乎都是真菌, 所以都喜酸性土壤。
因此, 如果把土壤的酸碱度调整到中性至碱性, 就能预防土壤传染病。相当一部分植物病害与温度、湿度及光照等相关, 德国科学家针对作物具体病害, 制定了不同的作物栽培方案, 通过垄沟、减小密度、缩少郁蔽度、增强透光来控制病虫害, 取得了巨大效果。在农场已形成了不同作物实施相应的栽培方案, 从而有效地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
注重施用有机肥
德国有机农业除严禁使用化肥、农药等外源合成物质、减少机械破坏外, 还十分注重提高土壤有机质, 给放线菌以丰富的营养, 成为优势菌群, 控制农作物病害发生为害。提高土壤有机质的措施包括种植绿肥、深根豆科作物、农地休闲、增施有机肥料等。
欧盟鼓励旨在改良环境的农业补贴, 德国的农业支持政策始终是处于欧盟统一的农业支持政策框架下, 与之保持一致, 并随着欧盟农业支持政策的演变而变化发展。在补贴制度上, 欧盟对农业不再实行产量补贴, 而是依据不同作物的面积补贴和对牲畜的头数补贴, 以及休耕地面积补贴。
农牧结合维持土壤氮素平衡
德国家庭农场多以养畜为主, 兼营种植业。在政府政策鼓励下, 有机农场只施用有机肥, 使畜牧业和种植业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减少了化肥施用过多对土壤环境的污染。德国农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畜牧业十分发达, 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结构, 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60%以上。这种生产结构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为人们提供高质量、高营养的乳肉制品, 在改善人们的饮食结构, 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 也增加了农业产值。
种植业为畜牧业生产了80%以上的谷物饲料,另外近20%的饲料问题则由进口解决。发达的畜牧业是德国有机农业的肥料基础。
应用植物化感技术增强作物抗逆能力
德国农业对现代技术的应用, 有利于环境改良, 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农学家寻找到新的途径——植物强壮, 增强植株抗性。用自身保护替代药治, 保护比防治更重要, 这是德国农业界的普遍认识。
德国的农资登记中, 有一栏植物强壮剂的物资, 专指增强植物抗逆能力的农资。此外, 德国农业中应用植物源物质或生物活性物质修复调理土壤, 消除土壤病害对作物的影响。
为什么我国不引进德国机械化清理河道这种先进设备?德国的地理环境和我们国家也不一样。德国的农业人口少,用机械化范围很广泛,我国幅员辽阔,而且河流多。如果大范围使用机械作业,不是特别现实。还会浪费清理成本,劳民伤财等现象。德国人是以制造业严谨认真著名,也是科技大国,他们研制的机械也非常的厉害,也都比较领先,既然德国的机械这么好,我国为何不引进呢。我国为了改善河水环境,自然是派人清理河道,由于我国没有便捷的农用机械,对于大型的河道。我们会利用挖掘机来清除河内的垃圾,杂草和淤泥,对于中小型河道的清理一般是采用人工清除。比起德国,效率可以说非常低。德国是一个发达国家。科技水平在世界上也是一流,由于地广人稀,他们时常利用高科技来提高工作效率,就连清理河道也是如此。德国会在农田周围修建中小型的人工河道以便灌溉农田,如果长时间不清理。就会无止境的生长下去,严重影响了河水的流动,从而也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所以必须要清理杂草。说起清理河道,最为麻烦的就是水葫芦,我国为了清除水葫芦,一般是通过船只打捞。而德国的清理方式让人吃惊,他们制造了一款专门清理水葫芦的机械,安装在船只上,只要行驶在河水中。水葫芦将会被快速切割清理,为了清除农场内中小型河道中的杂草,他们还研发了好几种清除机械。先后经过切割,绞碎打捞,最后再将河道底部的淤泥抽离出来,流成看似繁琐但却非常便捷,高效。不同的是他的工作头部也就是颤抖,可以轻松地将河道中的杂草打捞上来,同时保留河道内的淤泥和微生物,不仅如此。它还可以根据河道杂物的大小来更换不同型号的工作头,可以说功能齐全。至于打捞上来的杂草,会被放置在一旁的斗车内,而斗车会将杂草压缩成球状,不仅去除了杂草内的水分。还方便人工运输。最后就是河道清淤了,而德国在这方面的清理。可谓是做到了物尽其用。要知道淤泥对于很多国家来说就是垃圾。一般将淤泥挖出来后。都是直接堆放到一边等待工人处理,但德国人却并非如此,首先是他们的清淤机械其实就是类似于抽水机。这款机器有两根长长的管子,一根放入水中,另一根管子安装在车上,利用水压将淤泥抽上来。在通过安装在车上的管子喷洒至周边的农田上,这时候你会看见绿油油的农田,像是喷洒了黑色的油漆。变得一片漆黑。可能有些人对于这种行为非常的不解,其实淤泥中存在许多微生物的粪便和尸体。是很好的一种天然肥料,用来浇灌农田,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可谓是一举两得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z/4_657490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