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养殖 >

泉州的发展与自然地理

泉州依山面海,境内山峦起伏,丘陵、河谷、盆地错落其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地1000多万亩,耕地217万亩,山地、丘陵占土地总面积的五分之四,俗称“八山一水一分田”。海域面积7864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421公里,大小港湾14个,岛屿208个。深水良港多,可建万吨以上深水泊位123个,湄洲湾南岸的肖厝港和斗尾港是世界不多、中国少有的天然良港。

泉州的发展与自然地理

泉州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5℃~21℃,终年温暖湿润,四季如春,古诗称泉州“四季有花常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故泉州有“温陵”雅称。

全市林木蓄积量1833万立方米,地表水总量87.6亿立方米,可供开发的水电资源43万千瓦。主要矿产资源有高岭土、花岗岩、辉绿岩、石英砂、石灰石、煤、铁、锰、地热、矿泉水等20多种。水产资源丰富,可作业的海洋渔场面积5000多平方公里,可供开发利用面积118平方公里,主要水产生物50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近百种,盛产牡蛎、蛏、蛤、螺、海带、紫菜等贝、藻类200多种。

泉州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劳动生 息。泉州夏禹时属扬州城,周时为七闽地,春秋战国时为越地。 从秦朝到隋朝的800余年间,先后属闽中郡、闽越郡、闽越国、 建安郡、闽州等所辖。秦汉时,中原汉族人民逐渐南移,此处初 辟蒿莱。公元4世纪初,中原战乱频繁,晋人大批南迁,他们带 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和文化,使泉州得到进一步的开 发。唐朝初年,归武荣州所辖,唐景云二年(711年),武荣州 始改名为泉州。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yz/3_657130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