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矮马的打响保住贵州矮马之战
村支书王克江是名退伍老兵,有着军人特有的爽朗:“1978年,我在昆明当兵,有一次休假去到昆明动物园玩,发现游客很喜欢骑小个子的矮马照相。因为从小就看惯了村里的矮马,所以当时没有在意。”
退伍回家后,王克江除了种地外,还开始了贵州马的养殖。此时,懂桑村里原本数量很多的叫叽马仅存8匹。奔走在全国各地的王克江是个有心人,他发现大部分省内外客商出高价收购个头低于1.2米以下的矮马,一打听,才知道自然品种的矮马是极其珍贵的马种。回想起村里人司空见惯的叫叽马,一般在1岁左右约0.9米就被出售。他迅速返回村里,开始说服村民保护叫叽马。
于是,村民们形成了一个习惯,一出远门就自发地宣传保护火花叫叽马,紫云境内甚至安顺其他县区、乡镇等地都响应宣传,及时将矮马的信息反馈给村支书王克江。收购流失的叫叽马起初只是村民的个人行为,按照目前市场收购价每匹约2500元计算,2006年村里只有12匹纯种叫叽马,目前发展到46匹,收购马匹的金额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可仅仅依靠村民自发行为远远不够。面对本地纯种马源的严重匮乏,外地高大马种的冲击,很多人提出疑问:“作为物种,它矮得是很稀罕,但是一匹高大的马比它拉得更多,价格也便宜。如果优胜劣汰的法则觉得它并不合适继续生存,那么花时间花精力去折腾有必要吗?”等等这些,造成叫叽马保护工作难以开展,自愿保护叫叽马的村民们感觉腹背受敌。
在这样的情形下,村民们仍继续坚持保护仅存的马种。2006年,火花乡政府将养殖叫叽马作为配合当地火花冰脆李产业一起开发的副业,拟定了初期的种草养马方案。叫叽马的生存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相应的改善。
去年,紫云自治县畜牧局把叫叽马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摆上重要议程。申报安顺市畜牧局专门划拨5万元资金作项目经费,县畜牧事业局配套资金6万元,并由市局总畜牧师解志明带队安排落实项目,督促项目及时起动实施。火花叫叽马保护与开发利用项目落户后,选择了40户农户组成协会,以此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带动。项目不仅要对火花叫叽马进行产地认证,申请注册商标加以保护,还会举办叫叽马选美大赛,通过活动提高叫叽马知名度,提高市场竞争力。
村民们在充满信心之余,不免有了更多的担心。单纯依靠一个协会的力量保护马种是不够的。一匹公马配45匹母马后就不能再重复与下一代近亲交配,而目前不断的收购势必导致马价抬高,纯种个体矮小的公马会越来越稀少,最终可能致使火花叫叽马像其他矮马种群一样,个体身高超出国际普遍认可的1.2米界线,退出古老矮马的种群。
广西德保矮马、四川安宁果下马、云南马关矮马、陕西宁强矮马都相继以珍惜物种的身份,拥有了自己专属的保护区,由专业人员严格按照体形、毛色让矮马“恋爱”,用“矮对矮”的组合,以便得到更矮的马驹。
其中广西德保县为了让矮马能够健康地发展,专门出台《矮马保护管理办法》,对矮马实行“只进不出”,对矮马登记造册,改变了多年来无序输出的状态;陕西宁强矮马则成为了省级保护动物,并建立了矮马保种场,由专人饲养繁殖。
紫云是国家级贫困县,财政收入中根本无力划拨专款成立大型保护基地,更不用说外请专业人员长期派驻进行育种的研究和保护。如今,作为贵州矮马中一支古老的种族,火花叫叽马独特的“基因库”,正面临着2000多年以来的最大考验。
截止2007年12月20日,懂桑村者苏屯组40户农户中,已有26户修建或改造马圈26间134平方米,制作马槽26个;购进33匹品种特征明显的叫叽马种马(其中1匹公马,32匹母马);连片种植牧草260亩。
其余没有参与协会的人家都设有简易栏圈,村里村民们专心干起了饲养、繁育马种的工作,时刻防止马生病,保证马胃口好,让马少食多餐。同时仍然继续使用其驮乘,增加运动量,避免其身材肥胖。
村民们一说起自家的马,满脸都是疼爱:“马儿吃草时,也会不时地撒欢,尤其看见小马驹甜蜜地依偎在母亲身旁的时候,那份温暖也会传递到我们的身上。听到马儿们的嘶鸣声,就能清晰地感觉到它们的欢快和自在。”
专门抽调负责叫叽马养殖指导的火花乡副乡长罗治红介绍,火花叫叽马特产于紫云火花乡,全乡现有叫叽马314匹,大部分体高在1.1米以下。主要分布在懂桑、平寨、田坎3个村。村民们长期保存着自繁自养的习惯。村里320亩草地统一种紫花蓿苜、黄竹草、黑麦草等,与谷草杂拌喂养。
叫叽马的毛色全部是纯色系,分棕黑、棕红、淡棕、灰黄等,体高1米至1.1米左右,体长小于2米。体型秀美、灵巧耐驮、四肢健壮,同时还具有抗病力强、耐粗饲、易育肥、耐力久、劳役年限长等优点,在山路上与一般马相当,一次至少能驮250斤的重物。一般妇女一人即可上货在马背,当地人俗称“好抬驮”。所以历来较受当地群众喜爱,把它当作主要交通工具之一,有着“马便是车”的说法。
然而对于如今还能与广西德保矮马媲美的另外一只山地古老马品种——贵州矮马,却甚少有人关注。而在贵州矮马中,作为在自然状态下保种,没有进行专门矮化育种的火花叫叽马至今仍不为外人知晓。
长期以来,火花叫叽马不仅仅只满足于本地的劳役,还被作为商品对外销售。
村长王克江无奈地告诉记者:“广西、四川也有好多地方的养殖场买我们的叫叽马去饲养,说了别人也不信,因为除了他们最初留给我的一些联系电话外,什么证据也没有。”
由于广西德保矮马声名显赫,每年四川、湖南、广西、云南、陕西等地的客商自然摒弃其当地的矮马品种,前来火花乡收购叫叽马。
特别是一些旅游景区也经常到火花乡购买叫叽马,驯养后供游客骑玩。耐人寻味的是,他们为了吸引游客,对外都称购买的火花叫叽马是广西德保矮马。一直没有人给火花叫叽马正过名,致使很多人不知道火花叫叽马的珍贵。
外界市场收购量逐年增大,加之长期的近亲交配。火花叫叽马虽然仍保持着个子上的优势,但其生产性严重退化。
很多人并不了解这一古老山地马种的价值,使其与外来高大品种杂交。目前饲养量越来越少,接近濒危。贵州这个原生态的珍稀物种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叫叽马基因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保住贵州矮马,已是刻不容缓。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yz/3_657130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