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防护林区分别是哪三个
没有三大防护林区,只有三大林区和三北防护林。
三北防护林
“三北防护林”又称三北防护林工程。1979年,国家决定在西北、华北、东北风沙危害、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工程,即带、片、网相结合的“绿色万里长城”。规划范围包括新疆、青海、宁夏、内蒙古、甘肃中北部、陕西、晋北坝上地区和东北三省的西部共324个县(旗),农村人口4400万,总面积39亿亩。以求能锁住风沙,减轻自然灾害。
“三大林区”:我国的三大林区是指东北、西南和东南山区。
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和木材生产基地,林木蓄积量占全国的1/3以上,属亚寒带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带。大兴安岭的兴安落叶松、小兴安岭的红松和水曲柳都是优质木材。
西南横断山地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和喜马拉雅山南坡,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林木蓄积量占全国的1/4以上。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由于山地的垂直分布,亦有大量的云松、冷松等树种。
东南江西、福建、台湾等省的山区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天然林大多已不存在,分布着大面积的松木、马尾松等人工林,以及油茶、油桐等经济林木,并有樟树等优质木材,竹林的广泛分布是其一大特色。
三大防护林区是指在中国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和东北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区。
我国为改善生态环境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大规模建设三大防护林区。到目前,三大林区大规模植树造林种草,持续修复自然生态,累计营造防风固沙林788.2万公顷,治理沙化土地33.6万平方公里,保护和恢复严重沙化、盐碱化的草原、牧场1000多万公顷;营造水土保持林1194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4.7万平方公里;营造农田防护林165.6万公顷。
我国的三大防护林分别是“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沿海防护林。
1、三北防护林对防治沙尘暴的直接作用主要是减弱动力。虽然大气环流形成的大风不是人力所能消除的,但是通过加强林草植被建设,可以减弱地表风速,达到减轻沙尘暴的效果。这是三北工程的直接功能。最根本的是通过林业生态建设,保护和发展农牧业生产力,减轻对沙质土地的经营压力,反过来促进植被恢复和发展,达到减弱动力源和物质源的双重效果。
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恢复和扩大森林植被,遏制水土流失。
3、沿海防护林主要作用是抗御台风和风沙等。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yz/3_657144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