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养殖 >

长沙三座汉墓被称为什么

湖南长沙3座西汉时期墓葬被命名为马王堆汉墓群。原长沙市东郊有两个大土堆,相传为五代马殷的疑冢,故该地名叫马王堆。1972年,由湖南省博物馆对马王堆进行科学发掘,发现地下共有三座汉代墓葬,编为1、2、3号。在

长沙三座汉墓被称为什么

1号墓的发掘中,发现了一具保存得非常完好的女尸,形体完整,全身润泽,部分关节可以活动,软组织尚有弹性,推算距发掘已有2100余年的时间,墓葬中还有绮、罗、纱、绵等大量珍贵纺织品。消息传开,轰动国内外。以后又分别对3号墓和2号墓进行了开掘。

根据2号墓中出土的“长沙丞相”、“轶侯三印”(均为龟纽铜印)和“利苍”(玉印)3颗印章,以及1号、2号墓的随葬器物、葬地位置关系等,证实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轶侯利苍及其家族的墓地。

2号墓葬的是长沙国丞相本人;1号、3号慕葬的分别是他的妻子和儿子。

马王堆汉墓群的发掘情况。

马王堆汉墓共出土帛书、帛画、竹简、纺织品、木俑、陶器、农副产品、中草药等文物3000余件。在这3000余件珍贵文物中,有近50件堪称中国与世界文物之最。从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T形帛画是世界上现存绘制最早、画幅最大、保存最好的帛画;

帛书《五十二病方》是中医辩证论治的最早文献,其中关于采用水银软膏治疗肿瘤及皮肤病的方法,国外直到12世纪时才开始采用;帛书《养生方》、《杂疗方》、《十问》、《合阴阳》、《天下至道论》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涉及养生学、性医学、性保健的文献;

帛书《五星占》是世界上考古发现的最早的天文学著作;马王堆汉墓出上的《地形图》、《驻军图》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实用地图;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禅衣,更是稀世珍品,“薄如蝉翼”、“轻若烟雾”,一件长达160厘米的衣服,重量仅48克,其工艺之精湛,堪称巧夺天工,是当今世界上最轻最薄、年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一件丝绸农服。

长沙三座汉墓被称马王堆汉墓一号墓是利苍的夫人辛追。马王堆汉墓二号墓是汉初长沙丞相轪侯利苍。马王堆汉墓三号墓是长沙丞相轪侯利苍的儿子利希。

湖南长沙发掘了三座西汉时期墓葬,被命名为马王堆汉墓。马王堆汉墓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马王堆乡,这批墓葬结构宏伟完整,出土了丝织品、帛书、帛画、中草药等重要文物三千余件。

马王堆汉墓地处于芙蓉区东郊四千米处的浏阳河旁,是西汉初期长沙国氶相、软侯利苍的家族墓地,于1972年-1974年先后进行3次考古发掘。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yz/3_657148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