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物候现象谚语和诗句
1. 有关物候现象的诗句 成语和谚语
谚语:1、早起浮云走,中午晒死狗 2、早怕南云漫,晚怕北云翻 3、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4、云从东南涨,有雨不过晌 5、日出红云升,劝君莫远行; 日落红云升,来日是晴天 6、日落云里走,地雨半夜后 7、乌云接日高,有雨在明朝; 乌云接日低,有雨在夜里 8、乌龙打坝,不阴就下。
9、云在东,雨不凶; 云在南,河水满 10、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成语: 春暖花开 风和日丽 皓月千里 秋高气爽 铄石流金 雪虐风饕 诗句:风马牛不相及。《左传 僖公四年》 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战国 楚 宋玉《 风赋》 金以刚折,水以柔全;山以高陊,谷以卑安。 晋 葛洪《抱朴子 广譬》 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
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 唐 韦应物《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 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唐 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2. 关于物候现象的诗句 名言 词语节气,物候与谚语 把地球公转的轨道(3600)分成24个弧段,每150为一个节气.于是便有了如下的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至二暑连,秋处露春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又可以分为四类,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的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象征温度变化的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降水量的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反应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下面是一首流传于北方的节气歌:立春阳气转,雨水雁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正割地,秋分无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封了地,小雪河封严; 大雪江封上,冬至不行船;小寒不太冷,大寒三九天.由引可见节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之密切."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物候.所谓物候是指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按一定的季节时令活动,这种活动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它包括三个方面:各种植物的发芽,展叶,开花,叶黄和叶落等现象; 候鸟,昆虫以及其他动物的飞来,初鸣,终鸣,离去,冬眠等; 一些水文气象现象,如初霜,终霜,结冰,消融,初雪,终雪等.我国古代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节气.冬去春来,从小寒到谷雨这八个节气里共有二十四候,每一候都有一种花卉绽蕾开放,人们把花开时吹来的风叫做"花信风",于是便有了"二十四番花信风"之说法.为了准确形容,人们在二十四候每一候内开花的植物中,挑选一种花期最准确的植物为代表,将其称之为这一候的花信风.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蔷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 谷雨:一候牡丹,二候酴糜,三候栋花.二十四番花信风不仅反映了花开与时令的自然现象,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这种现象来掌握农时,安排农事.下面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总结出的有关植物物候的谚语:桃花开,燕子来,准备谷种下田畈.柳树发芽暖洋洋,冷天不会有几长.荷花开,秧正栽.菊花黄,种麦忙.桐子树开花,霜雪不再落.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柳絮乱攘攘,家家下稻秧.梅子金黄杏子肥,榴花似火桃李坠,蜓立荷角作物旺,欣欣向荣见丰收 物候是大自然最直接的语言,候鸟,昆虫的出没分明是在告诉我们时令的变迁:家燕惊蛰始见,立冬南飞; 蝉惊蛰始鸣,白露绝鸣; 蟋蟀清明初鸣,秋分终鸣; 大雁清明始现,秋分绝见; 蟾蜍清明出现,寒露不见; 青蛙春分初鸣,秋分终鸣.有关动物物候的谚语也不少:狗猫换毛早,冬季冷得早.画眉多藏粮,大雪下得长.麻雀囤食要落雪.狗进灶,雪就到.猪衔草,寒潮到.青蛙呱呱叫,正好种早稻.布谷布谷,种禾割麦.黄鹂唱歌,麦子要割..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蚂蚁垒窝要落雨.燕子低飞要落雨.鱼跳水,有雨来.龟背潮,下雨兆.泥鳅静,天气晴.气象活动对我们的影响可谓细致,所以人们又总结到:冬雪是麦被,春雪是麦鬼.麦盖三场被,枕着馒头睡.冬至大白霜,来年谷满仓.冬天有浓霜,必有好太阳.春霜不隔宿,隔宿就要赖.三朝迷雾发西风,若无西风雨不空.春雾有雨夏雾热,秋雾转凉冬雾雪.晨雾即收,旭日可求;晨雾不收,细雨不休.大雾不过三,过三十八天.露水重,天气晴.霜夹雾,旱得井也枯.霜后南风连夜雨.。
3. 有关于物候现象的诗词,成语,谚语俗语关于物候现象的诗词——(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4)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关于物候现象的成语 (1)雨后春笋(2)春暖花开----------------------------------------关于物候现象的谚语 有关农村的九九歌谚语: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发沿河看柳,七九冰开,八九燕来,九九遍地耕牛走。
4. 关于物候的诗句或谚语,并写明这表现的是那一种物候现象1、“黄荆叶子包得过一粒谷,桐子树叶子包得过一个蛋。”意为早稻该浸种了。
2、“桐子树开花,该浸一季晚稻种啦。”
3、“一白早,二白好,三白栽也好不栽也好。”意思是按三白草叶子的变化确定栽一季晚禾的时间。三白草,多年生草本,夏季开花,从花序下最下端一片叶起,有1-3片叶先后成白色。当白第一片叶子时,栽晚禾早了一点;当白第二片叶子时,正好栽晚禾;等到白第三片叶时,就太晚了,不栽为好。
4、“枫树发芽,净棍称爷。”净棍-苦汉。枫树发了芽,天气逐渐暖和,可以少穿衣服。
5、“枫树落叶,净棍落劫。”枫树落叶了,天气逐渐变冷,要挨冻了。
6、“桂花飘香,蛇虫不安。”天气渐渐冷起来了。
7、“毛粟开口,九月初头;毛粟纯黄,九月重阳。”意指毛粟黄熟,已到了农历九月重阳节。
8、“苦槠乌,十月初;苦槠颤,十月半。”苦槠成熟,已到农历十月初;苦槠落地时,则是十月中旬了。
[动物物候] 动物的蛰眠、复苏、始鸣、绝鸣、迁徒等均与节候有密切关系。县内常见的物候动物有:
大雁 冬来春去,可见飞经县境上空。
家燕 “清明”后始见,筑巢于屋檐或屋梁上,至“秋分”后离去。
布谷鸟 “清明”始鸣“割麦栽禾”,“立夏”后绝鸣。
白鹭 成排站着,涨大水的前兆。
乌鸦 成群惊飞,预示着大雪将降。
蝉 “小暑”始鸣,谚云:“唔唔须须(指蝉)叫,街上新米粜。”“秋分”绝鸣。
飞白蚁 出洞飞走,预示着高温、高湿、低压、闷热难当,将降暴雨。
蚂蚁 结队迁徒,将有雨降。
青蛙 “清明”前几天始鸣,“立冬”前绝鸣。
蛇 “惊蛰”出洞活动,“立冬”进洞冬眠。
蜻蜓 结群低暗淡,将降暴雨。
鱼鳅 在水面上打花,预示将有雨降。
[非生物物候] 县内民间流传的非生物物候谚语主要有:
1、枕头回潮,雨在明朝
2、炊烟塞灶,大雨将至。
3、家具发潮,有雨淋头。
4、云走东,雨不凶;云走南,水满塘;云走西,水产陂;云走北,晒死贼。
5、础润而雨,月晕而风。
6、霜重见晴天。
7、乌云接落日,不落今日落明日。
8、雷公先唱歌,有雨冒几多。
9、春雾晴,夏雾雨,秋雾晒死鬼,冬雾多雪雨。
10、朝霞有雨晚霞晴。
11、懒龙(虹)降东,有雨不凶;懒龙降雨,大水产陂;懒龙降南,落雨不长;懒龙降北,冒雨磨墨。
12、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5. 关于物候现象的诗句 名言 词语一、关于物候现象的诗句有:
1、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秋分谷子割不得,寒露谷子养不得。
3、粮食冒尖棉堆山,寒露不忘把地翻。
二、关于物候现象的名言有:
1、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2、立春五日三时头,惊蛰倒退三时首
三、关于物候现象的词语
阴晴圆缺、落叶知秋、春暖花开、风和日丽、皓月千里、秋高气爽
四、物候是指物候生物长期适应温度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生长发育节律,这种现象称为物候现象,主要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与非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
6. 有关于物候现象的诗词,成语,谚语俗语关于物候现象的诗词——(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4)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关于物候现象的成语
(1)雨后春笋(2)春暖花开----------------------------------------关于物候现象的谚语
有关农村的九九歌谚语: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发沿河看柳,七九冰开,八九燕来,九九遍地耕牛走。
7. 关于物候的成语,谚语,和诗句蛐鳝着地爬,下雨勿用话。
鸡鸭勿上舍,明朝呒晴天。 蚂蚁移窝,天井成河。
蛇拦道,雨来到。 鸡早舍,天将变。
(阴雨转晴) 猪叼草,雪花飘。 猫(吃水)晴狗(吃水)落。
泥鳅跳,风雨到。 蛙声急,风雨息。
蜘蛛收网,雨水必降。 燕子低飞,大雨可期。
燕子低飞蛇行道,一场大雨将来到。 龟背潮,下雨兆。
缸脚潮,下雨兆。 蚂蝗沉水天气晴,蚂蝗浮水雨将淋。
蜻蜓成群飞,天要下阵雨。 蜻蜓高,谷子焦;蜒蜻底,一把泥。
雨中知了叫,晴天马上到。 鸡在高处鸣,雨止天放晴。
鸡上棚,雨乒乓。 燕子来,好种田;嘎鹅来,好过年。
猪颠风,狗颠雨。 灶灰湿成块,定有大雨来。
烟勿出洞连日雨。 桕子叶里笑,明年白米呒人要。
布谷叫,清明到。 鸦风鹊雨。
咕鸭鸟,夏前叫,勤俭反给懒惰笑。 关于气象物候的诗词: 诗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塞下曲 (唐)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闻王昌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鸟啼 (宋)欧阳修 穷山候到阳气生,百物如与时节争。 花深叶暗耀明日,日暖众鸟皆嘤鸣。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词 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玉楼春 (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
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蝶恋花 (宋)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醉花阴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春暖花开 风和日丽 皓月千里 秋高气爽 铄石流金 雪虐风饕。
8. 有关物候现象的诗句1.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冬) (有雪啊!)
2.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早秋) (萤火虫是夏天的,残萤就是夏末,早雁自然是秋初。)
3.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初夏) (黄梅时节就是春末夏初。)
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夏) (荷花不是夏天开的吗?)
5.花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晚秋) (菊都残了还不是晚秋?)
6.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 (杨柳风是春风)
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早春,草刚刚长出来,所以近却无。)
我国台湾省基隆港,位于台湾岛北部台北盆地北端的鸡笼湾内。该港依托台北市,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东面和东北面隔太平洋西部海区与日本及其琉球群岛相峙,使其成为东海、台湾海峡、太平洋西部海区航运要道,为我国南北航线和太平洋航线及环太平洋航运要冲。航运地理位置,相当重要。
基隆港靠近台湾海陕之北口,港区东面、西面和南面环山,一面临海,鸡笼湾是一个纵深3.6公里,入口宽280 多米的狭长海湾,湾口外有社寮、中山、盘桶等岛屿作屏障,形成山环水绕、风平浪静的天然良港。由于基隆港的形状如同鸡笼,故有“鸡笼港”和“大鸡笼”之称。基隆港于1860年开港,是台湾历史较长的国际贸易港口。清同治二年(公元18 64年),被辟为对外开放的国际贸易港口,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2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国际贸易港口。
现在的基隆港,分为商港、军港和渔港三部分。港口水域面积250万平方米,最大水深15米。进出港航道宽为3 00—360米,航道水深10.5—13.5米,可允许10万吨级船舶进出港。港区水域设有系泊浮同4组,锚泊地2个,可同时系泊3000吨级至30000吨级的船舶和舰船80多艘。该港拥有港作拖轮约20艘、驳船30多艘,港口工作船40多艘。全港拥有陆域面积为750多万平方米,现有码头60多座(万吨级以上码头20多座),营运码头40多座,其中包括集装箱码头13座,非营运码头17座。全港码头岸线共长达10多公里。全港拥有货运仓库39座,货棚4座,货物堆场24个,其中集装箱堆场2个并配有集装箱起重机60多台,集装箱装卸桥及搬运机械270多台。基隆港设施设备先进,设施设备规模较大,从而使基隆港成为世界著名的国际贸易港口。
基隆港是一个综合性港口,进口货物主要有煤炭、石油、矿石、粮食、杂货和集装箱等;出口货物主要有机械、化工产品、电子产品、轻工产品、纺织品、加工食品、集装箱和其它杂货等。目前该港货物装卸量约9000多万吨,为台湾岛北部货物进出口门户、国际贸易港口和货物集散中心。在台湾省,它仅次于高雄港,居第二位的商港,也是世界10大集装箱港口之一。由于基隆港平均每年雨日214天,号称“雨港”,不利于件杂货搬运装卸,采用集装箱装运件杂货就可解决雨天装卸搬运问题。基隆港建有军用码头26座,是台湾当局最重要的海军基地之一。拥有渔港和渔码头,渔船多达2000多艘,年捕鱼量达30多万吨,占台湾地区总捕鱼量的五分之一以上,为台湾地区最大的渔港。该港正在规划建设东港区和西港区。建成后的西港区的货运码头,可接纳20万吨级以上的船舶。
基隆港作为太平洋西海岸航运要冲之一,目前进港船舶约达8000多艘次。台湾岛与大陆只隔台湾海峡,基隆于福州、温州、宁波、上海、厦门、汕头、香港和广州黄埔等仅一水之遥,航运交通便利。目前有货物来往于基隆—福州航线上。炎黄子孙盼望台湾与大陆早日全面直接通航。国际航线主要有基隆至长崎、神户、 釜山、纳霍德卡、新加坡、马尼拉、雅加达、悉尼、西雅图、洛杉矶、纽约、孟买、马赛、伦敦、鹿特丹和汉堡等。基隆港和高雄港又是国际环球航线主要的起运港和终到港。基隆港内陆集疏运交通方便。从台北市为铁路枢纽,有环岛铁路和多条高速公路辐射全岛。使基隆港成为台湾岛北部最大的水陆交通枢纽。
基隆港依托的基隆市,位于台湾岛北端西北部沿海,旧名“鸡笼”,是台湾地区北部出海门户、对外贸易口岸、海军基地和渔业基地。基隆市是台湾北部工业基地,拥有造船、化工、机械、电力、煤炭、电子、食品加工、水产加工等工业部门。基隆造船总厂可建造10万吨级船舶,是台湾重要的造船基地之一。基隆市附近是台湾最大的产煤基地和北部地区最大的火力发电中心。基隆市东南面的台北市是台湾省政治、科学、文化中心。基隆市和台北市已联成一体,实际上基隆港依托的城市为基隆市和台北部市,从而也体现了基隆港交通、经济的重要性。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yz/3_657216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