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养殖 >

怎样养殖野山鸡.如果养殖需办什么证件

野山鸡的饲养技术如下:

怎样养殖野山鸡.如果养殖需办什么证件

第一,选择合格的山鸡种蛋:

1.种蛋的品质要新鲜。一般来说,用于育种的蛋以10天内产收的蛋最好,因为这一时期内产收的种蛋其孵化率较高,孵化出的雏鸡往往也十份健康和强壮,其成活率极高。

2.种蛋的形状大小要合适。过大、过小或过圆、过长的蛋,都不适宜于用来孵化育锥。

3.种蛋的外表结构要正常。凡是薄壳蛋、厚壳蛋或“沙皮蛋”等外表结构异常的蛋,是不宜用来孵化的。

4.种蛋的蛋的蛋壳表面要清洁和要保证其没有裂纹。蛋壳过脏的蛋或有裂纹的蛋常会受微生物污染而最容易腐坏,从而直接导致孵化失败。5.凡是用来育雏的种蛋,都必须要求其来源于饲养、管理正常的健康鸡群,以免出现病症。

第二:山鸡雏期养殖管理技术:

1.适时饮水与开食:雏鸡出壳后24~36小时开食,开食前应先饮水,饮水中最好加5%葡萄糖或0.1%高锰酸钾,对不懂饮水的雏鸡及时调教,使之尽快饮水,喂水后1~2小时开食。开食料要柔软,适口性好,营养丰富且易于消化,前3~5天最好喂湿拌料。在每次加料前清除剩料。开食时每2~3小时诱食1次,以后逐渐增加间隔时间,0~2周每天喂料6次,3~4周每天5次。一般随日龄的增大,采食量也递增,生长到接近成年体重时,对饲料的需要量趋于稳定。

2.温湿度调控:适宜的育雏温度为1~3日龄35~34℃,4~7日龄33~32℃,2周龄31~28℃,3周龄27~24℃,4周龄为23~22℃,5周龄后保持常温。相对湿度1~10日龄65~70%,11日龄以后55~65%。

3.密度:随日龄变化,其体重、需用水等也会相应变化,应适时调整饲养密度,增加水、食槽数。网箱平养或箱式育雏时密度为:1~10日龄50~60只/平方米,10~20日龄30~40只/平方米,此后可转入立体笼,21~42日龄20~30只/平方米,43~60日龄10~20只/平方米。

4.通风换气及室内环境控制:室内空气流通不好,氨气浓度过大,会直接影响雉鸡的生长发育,并可诱发慢性呼吸道疾病、眼病等疾病的发生。应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及时清粪、清扫地面,维持适宜的温度,定期带鸡消毒,及时疏散密度。搞好室内环境是提高雏鸡成活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5.光照时间控制:雏鸡对光照要求不太严格,初雏1~3天保持24小时光照,4~7天保持20~22小时光照,此后,根据雏鸡采食情况快转入自然光照。3周前后转入立体笼时,第1个晚上要全加光照,以使雏鸡尽快适应新环境,多采用3瓦/平方米为宜,待雉群大部分采食、饮水后, 即可采用自然光照。

6.免疫接种:结合本场情况制订好免疫程序。

第三:山鸡成期养殖管理技术:

雏鸡笼养6~7周即可转入地面平养,至18周龄这一段时间是野山鸡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平均日增重10~15克,至20周龄,已基本接近成年鸡体重。因此,6~20 周龄阶段养管理饲是保证育成山鸡生长发育关键,其饲料以植物性饲料为主,配以鱼粉等动物性饲料。野山鸡上午比下午采食多,早晨天刚亮和下午5~6时,是全天2次采食高峰;夜间不吃食,喜欢安静环境。每天喂3次,饲喂时间应早晚2次尽量拉开时间间距,中间再喂1次,这样就可避免夜间空腹时间过长,切忌饲喂不定时,饲喂量时多时少,饥饱不均。在饲养过程中,必须给山鸡不间断地供给清洁饮水。在此期间应注意以下几点:

1.转群时间及注意问题:一般3月底至4月中旬孵化的山鸡饲养至6~8周龄时转群,夏季孵出的雏鸡饲养至5~6周龄即可转群。转群前3天应派专人值夜班并给予24小时光照。转群时还应注意将弱雏分离饲养,病残雏及时淘汰。转入地面后1~2周,选择温暖无风天气,打开门窗,让其到室外运动场做短时间活动,以后逐渐延长,夜晚赶入室内。

2.后备种雉限饲:确定留作种用的育成雉,除6~8周龄进行初步选择外,还必须控制体重,防止过肥,以保证繁殖期能获得较高的产蛋率和受精率。具体措施是:减少日粮中蛋白质和能量含量;增加粗纤维及青绿饲料喂量;减少饲喂次数;增加运动量;限制喂料量等。

3.第2次断喙,防啄癖发生:野山鸡野性较强,喜欢啄异物。育成山鸡生长迅速,如果此期某些营养素缺乏,或环境不理想,或密度过大,啄癖就更易发生。为有效防止啄癖,可在5~10周龄间进行第2次断喙,方法与家鸡断喙相同。

4.禁用发霉变质饲料,防止曲霉菌病发生:育成前期的山鸡对曲霉菌易感,本病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因此在饲养管理中应注意禁用发霉变质饲料及发霉垫料,控制好舍内环境,维持要求的湿度,经常用过氧乙酸等带鸡消毒,转群前用火焰喷射器灼烧地面及可灼烧用具,防止本病发生。

养殖山鸡涉及部门请咨询当地的工商局,

野鸡养殖要什么手续

饲养 野生动物需要办理什么手续?有很多的人想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饲养野生动物需要的手续,一起来看看。

饲养野生动物需要的手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规定,办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需提交下列手续:

 1、《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申请表》;

 2、合法的野生动物来源凭证;

 3、有经营的场所、有足够的资金来源;

 4、有资质的技术人员和兽医师;

 5、提供有关野生动物来源、种类、数量、资金、人员、技术的情况 报告 ;

 6、提供驯养繁殖野生动物的场所、设施的报告;

 7、区林业局现场勘验审核,省内一般保护野生动物报市林业局批准, 其它 报省林业局批准,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报国家林业局批准。办理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需提交下列手续:

 1、单位和个人的书面申请,并填写《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申请表》;

 2、提供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来源、种类、数量、资金等情况的报告。

 3、单位和个人的法人执照或身份证明;

 4、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

 5、野生动物及其产品来源证明。

 6、区林业局现场勘验审核,省内一般保护野生动物报市林业局批准,其它报省林业局批准。

可以饲养的野生动物

 国家允许经营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单首批54种野生动物解禁国家林业局发布了可商业性经营利用驯养繁殖技术成熟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单,现将这54种动物的中文名及别名介绍如下:貉、银狐(银黑狐)、北极狐(蓝狐)、水貂、果子狸(花面狸)、野猪(仅限杂交种)、梅花鹿、马鹿(塔里木亚种除外)、花鼠、仓鼠(金丝熊)、麝鼠(水耗子)、毛丝鼠、豚鼠(荷兰猪、荷兰鼠)海狸鼠(草狸獭)、非洲鸵鸟、大美洲鸵(美洲鸵鸟)、鸸鹋((澳洲鸵鸟)、疣鼻栖鸭(野鸳鸯、番鸭)、绿头鸭(野鸭)、环颈雉(七彩山鸡、野鸡、雉鸡)、火鸡、珠鸡(珍珠鸡)、石鸡(美国鹧鸪)、蓝孔雀、蓝胸鹑、鹌鹑、巴西龟、鳄龟、中华鳖(甲鱼)、尼罗鳄、湾鳄、暹罗鳄、中国林蛙、黑龙江林蛙、猪蛙、虎纹蛙、蝎子、双齿多刺蚁、大黑 木工 蚁、黄京蚁、蜈蚣。只许观赏的动物:鸡尾鹦鹉、虎皮鹦鹉、费氏牡丹鹦鹉、桃脸牡丹鹦鹉、黄领牡丹鹦鹉、白腰文鸟、黑喉草雀、七彩文鸟、橙颊梅花雀、红梅花雀、禾雀、栗耳草雀、金丝雀。

野生动物饲养方式

 笼养

 野生动物的饲养方式根据它们在野生状态下的行为和习性决定。笼养一般适用于肉食性毛皮用哺乳动物。因其性凶猛,不易接近、甚至常攻击人类,野生时又多营独居生活,笼须用铁丝网等材料制成,大小根据动物体型及其所需的运动空间确定;笼上附装小箱供动物躲藏、休息、睡眠和哺育幼兽之用。杂食和草食性动物喜营独居生活,也宜用笼养。

 圈养

 圈养适用于体形大、人类较易接近的鹿科动物,即将动物饲养在高墙围绕的兽圈中。这类动物经过训练也可 放牧,但要有较好的管理。

 栏舍天网

 环颈雉鸡、孔雀、锦鸡等,则需要在栏舍外架设天网饲养,以防止飞走逃逸。有的水生野生动物则须根据其特殊的习性构筑必要的网箱进行饲养。一般来说,有条件的规模化养殖场,因为技术条件具备,在饲养过程中会不断 总结 经验 ,从而改进饲养方式 方法 ,并形成制度、工艺、流程,进行标准化的驯养和繁殖,使养殖效益不断提高。

野生动物的饲养方法

 饲养环境的创造

 野生动物的饲养,首先是要为他们创造适合它们成长的环境,不懂得这一点,就养不好动物。野生动物从野外无拘无束的自由环境来到人类身边,总会有个不适应的过程。例如麻雀,如果抓来栓起来饲养,即使你给它再好的食物,它也不会吃一口,因此不久就会在惊吓中饿死;因此,要想养好野生动物,必须为它们营造一个与它们野外生活相似的环境,它们才会逐渐适应下来。例如福建招宝生态农庄养殖的野鸡,其栏舍不仅建在绿树环抱之中,农庄的饲养员还在山鸡运动场设立吊杆,吊杆上挂上山鸡爱吃的松针;山鸡栏舍屋顶还爬满藤蔓植物,不仅夏天遮阴、冬天保温,还可以让山鸡时时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

 饲料

 野生动物饲养中,除了环境因素,我们还要尽量提供动物野生食性所习惯的饲料,例如紫貂的饲粮以肉类为主;水貂则以鱼为主。但是,在动物适应了人工环境之后,则要依据动物本身不同阶段生长所需的营养含量,调配新的食物,饲粮应能提供动物不同生长阶段所需要的能量和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微量元素等。

 让动物逐渐适应人类为它们配置的营养食物。这样才能够使种群不断繁衍壮大,为规模化养殖创造条件。例如山鸡在产蛋期,除提供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钙质等营养外,还要提供充足的光照。有些食草动物,如竹鼠,除喂以新鲜的竹子外,还需要补喂一定量的颗粒饲料等。对一些食性特殊的动物,往往还需从自然界采集它们喜爱的食物喂养,如对蛤蚧喂以昆虫等。

 科学管理

根据《动物防疫法》、《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需要说明的是没有“禽畜养殖证”这个说法,养殖畜禽应该办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一、兴办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进行选址、工程设计和施工。

二、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场所建设竣工后,应当向仪征市农委或行政服务中心市农委窗口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1、《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申请表》一式二份;

2、场所地理位置图、各功能区布局平面图、设施设备清单、管理制度材料和动物防疫条件自查表;

3、有与其养殖规模相适应的执业兽医或乡村兽医资格证书复印件;

4、从业人员健康证明;

5、有效的营业执照复印件及法人代表身份证复印件(新办场除外);

6、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

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仪征市农委或行政服务中心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补充的内容。

附、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动物防疫条件

(一)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选址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动物屠宰加工场所、动物和动物产品集贸市场500米以上;距离种畜禽场1000米以上;距离动物诊疗场所200米以上;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之间距离不少于500米;

2、距离动物隔离场所、无害化处理场所3000米以上;

3、距离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研等人口集中区域及公路、铁路等主要交通干线500米以上。

(二)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布局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场区周围建有围墙;

2、场区出入口处设置与门同宽,长4米、深0.3米以上的消毒池;

3、生产区与生活办公区分开,并有隔离设施;

4、生产区入口处设置更衣消毒室,各养殖栋舍出入口设置消毒池或者消毒垫;

5、生产区内清洁道、污染道分设;

6、生产区内各养殖栋舍之间距离在5米以上或者有隔离设施。

禽类饲养场、养殖小区内的孵化间与养殖区之间应当设置隔离设施,并配备种蛋熏蒸消毒设施,孵化间的流程应当单向,不得交叉或者回流。

(三)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应当具有下列设施设备:

1、场区入口处配置消毒设备;

2、生产区有良好的采光、通风设施设备;

3、圈舍地面和墙壁选用适宜材料,以便清洗消毒;

4、配备疫苗冷冻(冷藏)设备、消毒和诊疗等防疫设备的兽医室,或者有兽医机构为其提供相应服务;

5、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无害化处理、污水污物处理设施设备;

6、有相对独立的引入动物隔离舍和患病动物隔离舍。

(四)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应当有与其养殖规模相适应的执业兽医或者乡村兽医。患有相关人畜共患传染病的人员不得从事动物饲养工作。

(五)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应当按规定建立免疫、用药、检疫申报、疫情报告、消毒、无害化处理、畜禽标识等制度及养殖档案。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yz/3_657234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