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业主要学什么
养殖专业主要学习家畜育种、繁殖、饲养、管理、防病防疫,以及草地建设、畜产品加工和畜牧经营管理等知识。
养殖专业就业方向
动物养殖企业、自然保护区、动物园、野生动物保护部门、动物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企业、饲料生产企业,动检、商检、科技推广等部门。
大学中的养殖是水产养殖。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水产动、植物增养殖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水产养殖生产、教育、科研与管理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水产养殖开发、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养殖专业学生需要的能力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现代生物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3、掌握水产经济动、植物的增养殖技术、营养与饲料和病害防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4、掌握主要养殖鱼类、甲壳类、藻类的人工育苗、育种和成体的集约化养殖等生产环节的技术关键;
5、具备内陆水域、浅海、滩涂的渔业资源和环境调查与规划的基本方法,了解现代化的养殖工程、海洋渔业资源和水产品加工利用的基本知识;
6、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意识,了解水产增养殖学、生命科学的学科前言和发展趋势;
7、熟悉有关水产资源保护、环境保护、水产养殖、捕捞和渔政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熟悉水产品贸易的有关法规;
8、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9、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和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兴趣是学生的最好的老师。学生开始学习一门学科,如果是自己喜欢的就会是产生愉快的情绪,聚精会神的注意力,坚强的意志和毅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也会越学越起劲。
一、加强专业引导,让学生看到美好的前景
现在人们对肉、蛋、奶的需求不再是简单的停留吃饱就行,而是对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大力发展畜牧业。很多人对畜牧兽医的理解还停留在以前的脏、乱、臭的猪圈,其实现代化的畜牧从业环境不管是饲养环境还是人员素养相比以前都有了质的飞跃,养殖场也配备了空调、自动化饲喂饮水系统等,周围环境也是绿树成荫。每个大型养殖场都要配备高学历的技术性人才,这些岗位不在是简单的打针治病,而是要对整个养殖场的疾病防治、人员管理、规模扩大以及发展前景等进行整体规划,可以说是一个技术型的管理岗位。
除了畜牧业之外,宠物行业的发展对畜牧兽医的人才需要也越来越多。现代的宠物医院已经不再是仅有诊疗,宠物洗澡、宠物美容、宠物婚嫁等项目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宠物行业的利润,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宠物行业,但是行业的门槛也就越来越高。
只要让学生了解了该专业的美好前景及良好的就业形势,学生学习畜牧兽医专业的兴趣自然就激发起来了。
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创新教学互动
多媒体应用到畜牧兽医教学上,不仅可以渲染教学气氛,更清晰的讲解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畜禽生产这门课程,在生产过程中用的到一些设备,像自动饮水器,现代化鸡舍等设备不在是板书或者是口头描述,而是将放到多媒体上,学生一目了然,每一张课件都做到图文并茂,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联系实际,多例举学生日常遇到的案例
课堂教学中多列举案例,特别是用学生日常接触的事件来解释书中的知识点,让学生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保证课堂效率。比如畜禽营养与饲料这门课程中的重点营养基础,动物的六大营养,人类一样需要,动物的缺乏症,人类也会出现类似的。通过引导学生自己或周围人群回想出现的症状来记住该营养物质的缺乏症。
四、改变教学形式,加强实训环节
这里说的实训环节不仅仅是技能考试大纲要求的那八个操作,更多的是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动手环节。畜牧兽医专业是一门实践性专业,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特别高,而且参加春考的学生都是比较好动的,动手能力较强的群体。课堂教学中更喜欢师生间互动而不是老实的坐着听课。比如兽医基础这门课程的重点临床诊断,临床诊断的操作手法不需要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带着他们去动手操作去,同学之间相互练,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学生兴趣。
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工作而是要融入到教师日常的教学管理过程中,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学生学习有了兴趣,学习效率就会提高,相信他们的成绩也会随之提升。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yz/3_657357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