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养殖 >

牛蛙因什么而得名

牛蛙因什么而得名如下:

牛蛙因什么而得名

因为鸣叫声和我国本地蛙类不同,叫声响亮,而且“眸眸”似牛叫而得名。

牛蛙,广大吃货耳熟能详的名字,也是你唯一能在市场上看到的蛙类物种。因为叫声低沉响亮,与牛叫相似,所以得名“牛蛙”。

扩展资料:

牛蛙,是蛙科、牛蛙属的养殖水产品动物,鸣声很大,远闻如牛叫而得名。牛蛙个体硕大,雌蛙体长达20厘米,雄蛙18厘米,最大个体可达2千克以上。头部宽扁,口端位,吻端尖圆面钝眼球外突,分上下两部分,下眼皮上有一个可折皱的瞬膜,可将眼闭合背部略粗糙,有细微的肤棱四肢粗壮,前肢短,无蹼。

是一种大型食用蛙,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原产于北美洲地区,已遍及世界各大洲,是各地食用蛙中的主要养殖种类。

1962年6月29日,新华社消息称,古巴政府赠送给中国政府的一批(200对共400只)大型食用牛蛙,由养殖单位分别接运到广东、江苏和上海等地进行饲养。20世纪80年代,民间从中国台湾引进福建,由此发展壮大,开始在中国被大范围推广养殖。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的牛蛙产业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台资和大企业主导的起步阶段,中小企业主导的转型阶段,消费带动的火爆阶段。20世纪90年代左右牛蛙已成为中国水产养殖重要的名特水产品之一。

牛蛙已列入中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的水产新品种名录,是水产品而不是野生动物,是可以食用的。

动物学史

早在1924年,中国台湾就引进了500只美国牛蛙,希望发展养殖业,不幸失败。1935年,上海一沈姓商人也开了家“上海养蛙场”,专门叫卖美国牛蛙,号称“珍宝巨蛙”,开出24元一对的天价,相当于普通工人的一个月工资。

当时人人都知道,田间地头有吃不完的田鸡,供需关系严重不平衡,沈老板创业惜败。1950年代,中国国内研究机构又多次从日本引进美国牛蛙,因为缺乏养殖经验,无一成功。

挪威、俄罗斯、西班牙大洲

是五大洋,七大洲 ,分别是:

1、五大洋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冰洋。?

2、七大洲包括:亚洲(全称亚细亚洲)(Asia)、欧洲(全称欧罗巴洲 )(Europe)、北美洲(全称北亚美利加洲)(North America)、南美洲(全称南亚美利加洲) (South America)非洲(全称阿非利加洲)(Africa)、大洋洲(Oceania)、南极洲(Antarctica)。

扩展资料:

1、北冰洋是世界最小最浅和最冷的大洋。通过格陵兰海和许多海峡与大西洋相连,是世界大洋中最小的一个,面积仅为1500万平方公里 ,不到太平洋的十分之一。

2、南冰洋是世界上唯一完全环绕地球却没有被大陆分割的大洋。因为海洋学上发现南冰洋有重要的不同洋流,于是国际水文地理组织于2000年确定其为一个独立的大洋,成为五大洋中的第四大洋。

3、亚洲在世界七大洲中亚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它的名字也最为古老。公元前2000年 中期,腓尼基人在地中海东岸(今叙利亚一带)兴起,建立起强大的腓尼基王国。他们具有精 湛的航海技术,活跃于整个地中海,甚至能穿越直布罗陀海峡驶入茫茫的大洋中。

4、非洲全称阿非利加洲 AFRICA,赤道横穿大陆。面积约3020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是世界第二大洲。总人口约为八亿(2009年已超过10亿,27年间人口猛增一倍)。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_五大洋 百度百科_七大洲

都属于欧洲。挪威属于北欧,俄罗斯属于东欧,西班牙属于西欧。

基本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欧洲地图欧洲是欧罗巴洲的简称,“欧罗巴”一词据说最初来自腓尼基语的“伊利布”一词,意思是“西方日落的地方”或“西方的土地”。欧罗巴洲的名字还有一个传说,宙斯喜欢上了一个叫欧罗巴的女人,就把自己变成一头牛把欧罗巴带到了欧洲,以她的名字命名的欧洲。整个欧洲地势的平均高度为330米,地形以平原为主,南部耸立着一系列山脉,总称阿尔卑斯山系,其中勃朗峰海拔4807米,勃朗峰属法国境内,成为西欧第一高峰。欧洲的河网稠密,水量丰沛。最长的河流是伏尔加河,长3690公里,第二大河是多瑙河,全长2850公里,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欧洲的海岸线十分曲折,多半岛、岛屿、海湾和内海,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欧洲最大的半岛。欧洲是有常住人口各洲中唯一没有热带气候的一洲,同时寒带气候所占的面积也不大,所以气候温和,降水分布较均。大部分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也有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等气候。其中温带海洋性气候最为典型。欧洲是世界面积第六大洲。

2历史沿革

洲名由来

欧洲的全称是欧罗巴洲,英文为Europe。[1]关于欧洲这个名称的由来,有一些传说。在希腊神话中,德墨忒尔(Demeter)是专管农事的女神,她保佑人间五谷丰登、人畜两旺。在有关这位女神的画像中,人们总是把她画成坐在公牛背上。古代,公牛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耕畜,女神既然主管农事,自然就要坐在公牛背上了。这位女神的另一个名字叫欧罗巴,人们出于对女神的敬意,就把欧罗巴称为大洲的名字。此外,还有一个广泛流传的传说:“万神之王”宙斯看中了腓尼基国王的漂亮女儿欧罗巴,想娶她作为妻子,但又怕她不同意。一天,欧罗巴在一群姑娘的陪伴下在大海边游玩。宙斯见到后,连忙变成一匹雄健、温顺的公牛,来到欧罗巴面前,欧罗巴看到这匹可爱的公牛伏在自己身边,便跨上牛背。宙斯一看欧罗巴中计,马上起立前行,躲开了人群,然后腾空而起,接着又跳入海中破浪前进,带欧罗巴来到远方的一块陆地共同生活。这块陆地以后也就以这位美丽的公主的名字命名,叫做欧罗巴了。

在各洲中次于大洋洲和北美洲,居第三位。欧洲的人口分布以西部最密,莱茵河中游谷地、巴黎盆地、比利时东部和泰晤士河下游每平方千米均在2 0 0 人以上,欧洲绝大部分居民是白种人(?欧罗巴人种) 。居民分属下列语系:印欧语系,属此语系的居民占全洲总人口的9 5 % ,包括斯拉夫、日耳曼、拉丁、阿尔巴尼亚、希腊、凯尔特语族的民族;乌拉尔语系,包括芬兰、乌戈尔、萨莫耶语族的民族。 居民多信天主教、基督教新教和东正教等。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市西北角的城中之国梵蒂冈,是世界天主教中心。

所以说欧洲历史悠久而长远。

概论

欧式建筑欧洲拥有悠久而辉煌的历史。欧洲就出现了巨石文化,现在还留有欧洲巨石建筑遗迹。地中海东部的爱琴海被认为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古希腊人的祖先就定居在爱琴海的克里特岛,它也成为了古希腊文明的发源地,并且逐渐发展出城邦文化。来自马其顿的亚力山大大帝并曾建立横跨欧亚的大帝国,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公元前5世纪,伯罗奔尼撒战争过后,古希腊走向衰落。

继希腊后,古罗马帝国建立,成为了一个统治半个欧洲的大帝国,意大利半岛是当时欧洲政治和经济的中心地区,与中国文明互相辉映。3世纪后,罗马帝国逐渐衰弱,北欧的日尔曼人及东欧的斯拉夫人相继兴起,直至436年灭了罗马帝国,西欧进入中世纪,但帝国的东半部(东罗马帝国)则持续发展至被土耳其人所灭。

中世纪时期,许多王国相继而立,实行封建采邑制,战争不断。查理曼大帝建立了神圣罗马帝国,但到后期,它只剩下一个名号。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许多国家的雏型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建立起来的。天主教教会握有极大力量,所有知识传承都在修道院中进行,宗教迫害和十字军东征给欧洲人民带来了很大的灾难,这一时期被启蒙时代的学者称为黑暗时代。被中国击败的匈奴、突厥则在此时期进入欧洲。

从15世纪开始,在南欧和西欧的一些国家中,特别是西班牙、葡萄牙、和英国,资本主义开始萌芽,通过地理大发现和对海外的冒险,足迹遍及了非洲、美洲和亚洲,荷兰也在随后的贸易中雄霸一时。由于西班牙、葡萄牙对资本的原始积累过剩,也由于缺乏进一步发展,反而使英国先一步获得了更好的机会得到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在伊丽莎白时期,英国战胜了西班牙的海军。同一时期欧洲开始发生文化的大量精进,被称为文艺复兴,这也引发了宗教革命,许多国家脱离天主教教会的管辖而改奉新教,政教合一的各国常因教派不同而引发政争,甚至有许多的宗教战争。在西欧的政教纷扰之际,东方信奉东正教的俄罗斯则在彼得大帝及随後的几位沙皇领导下逐渐强盛。

17世纪末,英国政治上发生了光荣革命,18世纪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随即影响了欧洲大陆,也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兴起,北美十三州从英国殖民地的地位独立建国,欧陆上的法国则发生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称帝;德国、意大利则在19世纪完成统一,随着科技的进步、对外界的不断探索及进化论的提出,欧洲成为帝国主义的摇篮,撂夺全世界的资源。

20世纪初,帝国主义的极度扩张终于导致欧洲变为战争策源地,发生两次世界大战,使欧洲遭受了很大的创伤。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欧洲各国间的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除了中国、日本与美国之外,欧洲还是主要的战场。其间,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二战后,在苏联的影响下,又出现了一批社会主义国家。从1950年代开始,出现了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及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缔约国两个集团对峙的局面。欧洲被划分为两个主要的政治经济阵营:东欧的共产主义和西欧的资本主义,直到1990年左右,随着苏联解体,冷战结束,欧洲的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古代时期

欧洲地形直立人和尼安德塔人在现代人类——智人出现后从非洲移居至欧洲。最早的欧洲人骨骼发现于格鲁吉亚达马尼斯,距今180万年。最早的生物学上的现代欧洲人出现于公元前3 5000年。公元前7千年在巴尔干已有定居点的痕迹。中欧在公元前6千年,北欧部分地区在公元前5千至4千年到达新石器时代。公元前5508-2750年的库库特尼-特里波里文化是欧洲最早的大规模文明,也是世界最早的文明之一。

从新石器时代开始,意大利卡莫尼卡河谷就开始有了卡慕尼文明,留下了欧洲最多的超过35万幅的壁画。

欧洲的铜器时代,也叫青铜时代,

是一段变化和混乱交错的时期。最重要的事件是中亚民族大举迁徙和入侵欧洲。主流学者认为他们是原始印欧人,但是也有几种有争议的其他看法。其他现象包括巨石崇拜的转播发展,经济上首次出现明显的阶级差别,以及与此相关的在巴尔干地区的第一个已知的君主制政权。欧洲第一个著名的有文字记载的文明是克里特岛上的米诺斯文明,以及随后的希腊邻近地区的迈锡尼文明,始于公元前2千年早期。

虽然早在公元前1100年爱琴海地区的人就懂得使用铁器,但是直到公元前800年该技术还没有传播到中欧,除了石器时代的陶器群文化进化而来的哈尔施塔特文化之外。很可能是这项技术的优越性使得印欧人不久之后明显在意大利和伊比利亚站稳了脚跟,足迹深入这两个半岛编辑本段古典时代

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影响十分明显地表现在当代欧洲的语言、思想、法律和思维方式中。古希腊是一群城邦的集合,从中发展出了早期的民主制度。雅典是最强大的和最发达的城市,从伯里克利时代开始就是知识的摇篮。公民论坛进行国家政策的辩论和立法,最著名的古典哲学家们从中产生,如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后者是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作为希腊马其顿王国的国王,

欧洲亚历山大的军事成就把希腊文化和知识一直传播到印度河边。但是在布匿战争中战胜迦太基强大起来的罗马共和国在这一地区崛起。希腊文明传承到了罗马文化中,雅典本身也被归入元老院和罗马人民(SPQR)的旗下。罗马从阿拉伯一直扩张到不列颠尼亚。公元前44年当罗马到达全盛时,***尤利乌斯·凯撒被怀疑破坏共和,意欲独裁而遇刺身亡。在随后的混战中,屋大维篡夺了权力,收买了罗马元老院。宣布共和国重生的同时,他实际上开始了罗马国家从一个共和国到一个帝国——罗马帝国的转变。

古希腊

希腊文明是一群城市国家——城邦(最重要的有雅典、斯巴达、底比斯、科林斯和叙拉古)的集合,拥有千差万别的政体和文化,包括没有先例的各种各样的政府形态、哲学、科学、数学、政治、体育、戏剧和音乐。

最强大的城邦——雅典,通过雅典贵族克里斯提尼发明的一种早期的直接民主方式进行管理。在雅典民主制度之下,雅典公民独立自行投票表决立法和行政议案。这里诞生了了苏格拉底,公认的西方哲学奠基人之一。苏格拉底还发明了苏格拉底法,或称反诘法——一种一直使用至今的教育方法,提出一系列问题要求学生个人回答,鼓励对问题进行更基础深入的思考。因为这种哲学,苏格拉底被宣判死刑,罪名是“蛊惑雅典的青年人”,以及他的讨论与当时的宗教信仰不相容。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是柏拉图学院的建立者。他在作品中记录了这一幕,并且继续下去发展出了它自己的独特哲学——柏拉图哲学。

欧洲希腊各城邦在黑海、地中海、小亚细亚、西西里和意大利南部的大希腊沿岸建立了大量的殖民地,但是在公元前5世纪向东部的扩张受到了来自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国的反击。在希波战争中,希腊城邦结成了联盟,

并在普拉蒂亚战役中战胜波斯帝国,击退波斯人的入侵。希腊各城邦结成了提洛同盟继续与波斯战斗,但是雅典在联盟中的领导地位促使斯巴达组织了针锋相对的伯罗奔尼撒联盟。两个联盟之间为希腊的领导权爆发了伯罗奔尼撒战争,伯罗奔尼撒联盟获胜。对于随后的斯巴达霸权的不满导致了科林斯战争爆发,底比斯领导的联盟在留克特拉战役中击败了斯巴达。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战将希腊文化传播到波斯、埃及和印度,也得到了这些国家的更古老的知识,开创了一个被称为希腊化时代的新的发展时期。亚历山大逝世于公元前323年,他的帝国分裂成许多希腊化文明国家。

许多希腊的知识被罗马吸收,它利用敌人的不团结从意大利向外扩张,唯一真正对罗马的崛起的挑战来自?腓尼基人的殖民地迦太基, 它被击败在公元前3世纪,这一事件标志罗马统治的开始。罗马首先被国王统治,后来是元老院共和(罗马共和国), 最后在公元前1世纪成为帝国,受奥古斯都和继任的独裁者们的统治。罗马帝国势力在地中海,控制着沿岸所有国家。它的北部边界是莱茵河和多瑙河。在皇帝图拉真?(公元2世纪)统治时,帝国领土达到了最大,控制着近似5,900,000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包括不列颠, 罗马尼亚和部分美索不达米亚。帝国带来了和平,文明和中央政府对治下领土有效的管理,但是在3世纪一连串的内战消弱了它的经济和社会力量。在4世纪,皇帝戴克理先和君士坦丁把国家分成了东西两部分。虽然戴克里先残酷迫害基督徒,但是君士坦丁还是于313年在米兰敕令中宣布停止国家支持的对基督教的迫害,从而为帝国之后于380年将基督教作为国教埋下伏笔,使天主教成为一个重要的组织。

近代以后

国旗在文艺复兴之后知识获得了尊重,[2]开始挑战传统的科学和神学教条。新教改革开始,德国神父马丁·路德挑战教皇的权威。同时亨利八世混乱的感情生活、对生儿子的渴望、以及政治上的野心使英国教会同样脱离教皇管制,也让英格兰在随之而来的德意志和西班牙之间的宗教战争中得以采取更灵活的结盟政策。但是,宗教战争一直持续到三十年战争,这场战争结束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光荣革命确认了这个协议。

从英国开始,新大陆的资源流入,加上工业革命,使得更依赖于制造业和贸易,而不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的新型经济成为可能。早期的大英帝国在美洲的殖民地起义,建立了代议制政府,帝国分裂。欧洲大陆的政治改革受到了法国大革命的鼓舞,人民大呼“自由、平等、博爱”。随后的法国***拿破仑·波拿巴通过直到1815年的战争征服和改革了欧洲大陆的社会解构。随着越来越多的小有产者获得投票权,在法国和英国,社会主义和工会运动风起云涌,革命在1848年席卷欧洲。最后的农奴制残余在1848年的奥匈帝国被废除。俄国农奴制在1861年被废除。巴尔干国家开始从奥斯曼帝国重获独立。

在普法战争之后,意大利和德国由各诸侯国分别统一于1870年和1871年。在追求建立帝国的过程中爆发了全球性的冲突,直到这种野心到达顶点,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无希望的战争和赤贫中,1917年俄国革命许诺给予“和平、面包和土地”,东欧以及世界的政局向激进化转变直至今日。德国战败,订立凡尔赛条约,付出了经济崩溃的代价,在大萧条中一览无余,导致重新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战胜了法西斯主义,西欧形成了自由贸易区,通过铁幕与苏联分隔,后者形成了共产主义警察国家体系。柏林墙1989年倒塌后,欧洲签订了一个新的联盟条约,至2007年为止,包括了27个欧洲国家,超过4亿人口。二战后的军事组织北约也扩大到包括了俄罗斯的邻国——这是欧洲自从一世纪罗马帝国以来一体化最显著与最具军事优势的时期。

3自然地理

范围

欧洲位于亚洲的西面,是亚欧大陆的一部分。它的北、西、南三面分别濒临着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和黑海,东部和东南部与亚洲毗连,宛如亚欧大陆向西突出的一个大半岛。

欧洲的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内,它是世界上有人定居的各洲中距离赤道最远的一洲。它没有热带。

欧洲四个极点的位置分别是:东为北乌拉尔(东经66°10’);最西伊比利亚半岛上的罗卡角(西经9°31’);最北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诺尔辰角(北纬71°8’);最南伊比利亚半岛上的马罗基角(北纬36°)。

从海陆位置看,欧洲面对大西洋,背靠亚洲腹地,处于大陆西岸的位置。中纬度的大陆西岸,在大气环流系统中属于西风带,因此,欧洲的大部分地区终年吹拂西风,各地气候深受大西洋的影响。

水平轮廓破碎是欧洲自然地理的一个显著特点。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属于半岛和岛屿,其中半岛面积又占全洲面积的27%,这在世界各大洲中是独一无二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欧洲最大的半岛,次大的半岛有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科拉半岛、日德兰半岛,克里木半岛和布列塔尼半岛等,欧洲诸岛屿中以大不列颠岛为最大,著名的大岛还有冰岛、爱尔兰岛、西西里岛、撒丁岛、科西嘉岛和克里特岛等。

众多的半岛和岛屿把欧洲大陆边缘的海洋分割成许多边缘海、内海和海湾。巴伦支海、挪威海、北海和比斯开湾是欧洲较大的边缘海,白海、波罗的海、地中海和黑海等则深入大陆内部,成为内海或陆间海。

巴伦支海是北冰洋的一个边缘海,介于欧洲大陆与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法兰士约瑟夫地群岛和北地群岛之间,面积达140万平方公里左右,全部位于大陆架上。巴伦支海是亚欧大陆北面各边缘海中深度最大的一个,它的绝大部分在200~400米之间,平均深度为229米。它有广阔的水道与北冰洋相连,因此海水的盐度与大洋的盐度相近,接近于35%。巴伦支海与北冰洋的其他边缘海不同,由于西南部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即使在严冬时节,表面水温也可达4℃左右,因此这里虽然地处高纬,但是海水却终年不冻。

白海实际上是巴伦支海深入欧洲大陆内部的一个海湾,本身又有三个海湾:坎达拉克沙湾、奥涅加湾和德文斯克湾。白海面积不过9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只有89米。由于白海四面受陆地包围,只有一条狭窄海峡与巴伦支海相通,北大西洋暖流不能到达这里,因此这里冬季的水温低,自11月至翌年5月海面为冰雪覆盖,呈现一片白茫茫景色,白海即因此得名。由于北德维纳河和奥涅加河的大量河水注入白海,海域的南部海水含盐度较低,在2。0~2。6%之间,北部海水的含盐度可达3.0~3.08%。

在巴伦支海和白海有许多鱼类和海兽,其中鳘鱼、鲱鱼、鳕鱼和海豹是这里的主要水产。

欧洲西濒大西洋,在大陆与深海盆之间有一片面积很大的大陆架,不列颠群岛和北海即位于其上。这里原来是欧洲大陆的一部分,第四纪冰期以后,海水上升,北海才出现,不列颠群岛才形成。在北海海底仍然有欧洲古河道的踪迹。北海北面的挪威海和南面的比斯开湾,大陆架都较狭窄,离开海岸不远即为深水海盆。

欧洲(5)波罗的海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与欧洲大陆之间,面积38.6万平方公里,大部分海域的深度在60~130米之间,平均深86米。它有许多海湾深入大陆,其中以波的尼亚湾为最大,几乎占整个波罗的海面积的三分之一,较大的海湾还有芬兰湾、里加湾等。由于有大量河水注入,加以纬度较高、蒸发量小和只有一些浅而窄的海峡与北海相通等原因,波罗的海的盐度普遍很低,中部为7%左右,海湾中为2~3%,河口附近甚至全部是淡水。深层水的盐度略高,但最高也不超过20%。冬季,中部表层海水水温为1~3℃,在海湾和沿岸地区则降到0℃以下,波的尼亚湾和芬兰湾东部从11月或12月起冰封,冰期一直延续到来年4月或5月。波罗的海的动物种类贫乏,但数量很多。

地中海和黑海是欧洲南部的两个陆间海。地中海位于欧亚非三洲之间,黑海位于欧亚两洲之间,两海以达达尼尔海峡、马尔马拉海、博斯普鲁斯海峡相通。地中海海域中半岛和岛屿甚多,它们把地中海分割成几个深浅不一的海盆,海底地形比较复杂。黑海除西北部有几个小岛外,基本上没有岛屿,海底除西北部和北部的亚速海较浅外。大部分为水深1500~2200米的平原。地中海周围或为多山的半岛,或为荒漠,注入的河水不多,而且夏季炎热干燥,蒸发量大,因此海水盐度高,表层海水的平均盐度为3。8%,黑海有大量河水注入,表层海水的平均盐度仅1。7~1。85%,底部也只有22。5%。黑海的海面稍高于地中海,由此产生了由黑海注入地中海的表流,在博斯普鲁斯海峡,平均流速每小时2。3~4。6公里;同时,在深处存在着自地中海注入黑海的反流,但流量较小。在直布罗陀海峡也有自大西洋流入地中海的表流和深处的反流。来自大西洋和黑海的表流是维持地中海水量平衡的重要因素。

地中海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动植物种类总数在8000种以上。黑海的动植物种类则少得多,只有地中海的七分之一到六分之一。由于黑海上层海水的盐度低,海水的垂直环流很弱,因而深层水经常处于缺氧状态,并有大量硫化氢集聚。硫化氢带从150~200米的深度开始,有机界只能生活在这个深度以上,从200米左右开始,直到海底,是一个没有生命的世界。

水平轮廓破碎,陆地与海犬牙交错,再加上欧洲的面积不大(1040万平方公里),这就使得全洲各地距海都不太远,东欧距海最远的地方也只有1600公里左右。这样,就更加深了海洋对大陆的影响,加深了欧洲气候的海洋性。

欧洲海岸线曲折,海湾众多,这对人类的经济活动也提供了方便。

气候

欧洲欧洲位于中纬度地区,西边是海。海岸线受海水作用的影响而形成锯齿状,而海洋是控制气候的主要原因。受海洋影响,欧洲气候温和、降雨丰富,相对湿度高并且多云,这一现象包括阿尔卑斯山北方的内陆地区。欧洲大陆东边降雨量则少,相对湿度低,天空晴朗,这一气候现象广及欧亚交接的的广大山麓地区。这些影响沿着南北程带状分布,并且穿过挪威、丹麦与德国。阿尔卑斯山南面山区移动性的季节以亚热带高压系统为主,因此此地区的雨量,随着季节而有显著的不同,冬季多雨,夏季则干旱。

夏季最高温是在地中海区。雅典7月的平均气温是27℃,西班牙格拉纳达为25℃,而意大利的都灵为23.5℃。夏季平均温度向北方及沿海地区逐渐下降,挪威的特浪索和瓦尔多7月平均气温约为11℃和9℃。冬季时,温度由欧陆西南向东北逐渐下降;因此葡萄牙里斯本一月平均气温为10.5℃,前苏联的阿干折同月平均气温却是-14.5℃,大西洋沿岸冬天的平均气温颇高,例如挪威境内的北极圈沿岸冬季并不比纽约市冷。降雨量多集中在大西洋与地中海沿岸地区,而西北海岸的岛屿降雨量也不少,例如不列颠群岛。西北岸的降雨量多超过2000毫米,降雨量逐渐往东南方的黑海递减。

居民

城市人口约占全洲人口的6 4 % ,在各洲中次于大洋洲和北美洲,居第三位。但人口呈负增长,欧洲的人口分布以西部最密,莱茵河中游谷地、巴黎盆地、比利时东部和泰晤士河下游每平方千米均在200人以上,欧洲绝大部分居民是白种人(欧罗巴人种) 。

欧洲人口增长率

语系

印欧语系:属此语系的居民占全洲总人口的95 % ,包括斯拉夫、日耳曼、拉丁、阿尔巴尼亚、希腊、凯尔特语族的民族。

突厥语系:分布于南欧与东欧, 包括土耳其、哈萨克、阿塞拜疆、鞑靼等民族。

欧洲语言

乌拉尔语系:芬兰语族和乌戈尔语族。

地形

欧洲的地形具有许多独特性。 最高点位于阿尔卑斯山脉的勃朗峰,高度4807米。

首先,欧洲是世界上地势最低的一洲,平均高度只有340米。高度在200米以下的平原约占全洲总面积的60%,平原所占比重之大,在各大洲中首屈一指。欧洲的平原西起大西洋沿岸,东迄乌拉尔山麓,绵绵数千公里,没有间断,形成横贯欧洲的大平原。欧洲山地所占面积不大,高山更少,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仅占全洲总面积的2%。

第二,欧洲的地形,大体上可以以波罗的海东岸至黑海西岸一线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以平原占绝对优势,地形比较单一,西部则山地和平原互相交错,地形比较复杂。地形的分布与地质构造基础有着密切联系。

第三,在第四纪冰期时,欧洲存在着两个大的冰川中心,一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大陆冰川中心,一为阿尔卑斯山脉的山地冰川中心,前者对欧洲的影响很大,由于它的作用,欧洲北半部遍布冰川地貌。

西欧地势较为平坦,为平原;中欧有阿尔卑斯山,气温较低;欧洲有四大半岛(伊比利亚;亚平宁;巴尔干;斯堪的那维亚)三大平原(东欧、波德、西欧)气温与同纬度相比更暖和,这主要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语言

官方语言有英语、俄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捷克语、克罗地亚语、希腊语、拉丁语、波兰语、荷兰语、拉脱维亚语、爱沙尼亚语、丹麦语、瑞典语、芬兰语、爱尔兰语、哈萨克语、土耳其语、冰岛语、挪威语、保加利亚语、罗马尼亚语、匈牙利语、马其顿语、斯洛文尼亚语、卢森堡语等30余种语言。欧洲是世界上语言种类最丰富的地区,其中90%以上语言都是以拉丁字母和西里尔字母为基础构成的。

人种

欧洲居民中的99%属欧罗巴人种(白种人),是种族构成比较单一的洲。东欧还分布有白黄混血的哈萨克人(突厥人)。

地理集锦

多瑙河——流经9个国家,是世界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亚速海——最深处14米,是世界上最浅的海。

里海——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海。

埃特纳火山——世界有记录的喷发次数最多的火山。

俄罗斯——世界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面积达1707万平方千米。

梵蒂冈——世界陆地面积最小的国家,面积仅0.44平方千米。

摩纳哥——人口密度约为16 000人/平方千米,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

自然资源

欧洲的矿物资源以煤、石油、铁比较丰富。煤主要分布在乌克兰的顿巴斯、波兰的西里西亚、德国的鲁尔和萨尔、法国的洛林和北部、英国的英格兰中部等地,这些地方均有世界著名的大煤田。石油主要分布在喀尔巴阡山脉山麓地区、北海及其沿岸地区。其它比较重要的还有天然气、钾盐、铜、铬、褐煤、铅、锌、汞和硫磺等。阿尔巴尼亚的天然沥青世界著名。欧洲的森林面积约占全洲总面积的3 9 % ( 包括俄罗斯全部) 。占世界总面积的23 % 。西部沿海为世界著名渔场,主要有挪威海、北海、巴伦支海、波罗的海、比斯开湾等渔场。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yz/3_657371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