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怎么样?
简介:阿勒泰畜牧学校前身为阿勒泰地区(创建时为专区)农业学校,校址设在原阿勒泰县第一小学所在地位于阿勒泰市团结路,交通便利。1962年秋停办,1965年秋,阿勒泰地区恢复阿勒泰农校,校址设在阿勒泰县红卫公社,是阿勒泰地区一所养殖畜牧兽医类职业中专教育学校。1980年至1984年由于中专学校调整,停止招生。1987年12月根据自治区新政字[1987]248号文件精神,农校和农机校正式合并成综合性的中等农业学校。1988年校址迁至阿勒泰军分区后勤部(即现址)。1990年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新政函[1990]103号文件精神更名为阿勒泰畜牧学校。2006年6月,根据自治区教育厅新教函[2006]37号文件和阿行办发[2006]86号文件精神,将阿勒泰畜牧学校更名为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建校四十七年来,学校历经五次搬迁,四次停办,三次撤并,四次更名。 学校用汉、哈两种语言授课,是一所以畜牧兽医专业为主的农业综合学校。
注册资本:4503.9万人民币
求一篇伊犁农业发展原因的文章
畜牧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大力发展畜牧业对优化产业结构,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增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范文一:畜牧业机械化的进展路径探析畜牧业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1畜牧业机械化程度 *** 约了畜牧业的发展
截至2011年底,全市拥有农业机械51434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0037台、小型拖拉机10072台、手扶拖拉机570台;配套农具30425台件,其中大型青贮铡草机130台、小型铡草机5700台、小型饲料粉碎机4200台、包膜机25台、打捆机20台。在草畜业发展过程中,除了牧草的种植、植保、收割、粉碎、加工已经能使用机械或者半机械以外,打捆、压块、包膜深加工等环节基本为空白。即使是专供饲养草畜的揉草机、揉丝机,在大型养殖厂都已配置,但使用效果也很不理想;而多数小型养殖厂或家庭作坊式养殖户都没有配置。再加上技术服务、市场引导、组织执行和分散经营等环境滞后,必然成为制约全市畜牧业发展的瓶颈,影响畜牧产业化发展的程序。
2技术质量和服务体系落后
大同市畜牧业机械化水平与国内其他牧草机械化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由于大同市畜牧养殖业还是以个体养殖户为主,而多数小型养殖厂或个体养殖户由于资金有限,购买的牧草机械还是选择便宜的,而便宜的牧草机械多数还存在产品质量低、使用故障多、可靠性差等问题。由于畜牧业机械化产品品种单一不全,各作业工序间机具与动力配套性差,导致机具使用效率不高,其中能一次性完成割草、搂草、打捆工作程式的大型成套进口割草机在大同市几乎还是空白。由于推广普及工作不到位,大同市处于个体养殖户占多数的畜牧发展格局,对畜牧机械的需求相对较弱,再加上国内多数畜牧机械生产厂家产品的推广应用没有畅通的输出渠道,销售出去的产品售后服务跟不上,也没有及时的使用者资讯反馈,从而造成供给与需求相互脱节。
解决大同市畜牧业机械化作业问题的对策
1建立晋北畜牧业机械化大市场及展示中心
在畜牧机械、养殖较集中,交通便利的铁路沿线的大县建立大市场和展示中心,围绕生态畜牧经济区草畜产业,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有选择地引进先进、实用、经济和适合大同实际情况的畜牧业生产加工机械,并积极向养殖户推荐优质作品,提高机械的利用率,完善产品的功能。避免盲目引进机械,减少养殖户投资,降低生产成本。大市场和展示中心要通过全方位服务,成为大同市畜牧业机械供应的主渠道,促进畜牧业生产过程的升级和进步,提高畜牧机械化水平。
2建立专业化、资讯化和畜牧机械化作业服务体系
畜牧业机械化服务要在完善市场体系的大环境下,才能充分发挥作用。畜牧业机械化市场体系应包括配套的牧草种植、收割、加工机械,熟练的操作维修队伍,分布合理的畜牧业机械化作业经纪人队伍,市场调节的收费价格等。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统一的服务规程、统一的作业标准、统一的收费价格,为畜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提供方便、快捷、高效、优质的机械化技术服务,发挥好技术服务的典型示范作用,引导畜牧种植和养殖业生产的全面发展,提高全市畜牧业的整体水平。
3建立畜牧机械装置定点维修和配件供应基地
为了发展畜牧业机械,可以通过联营、加盟经营、股份合作、代理商等多种形式,在县区农机销售企业和修造企业中,经过严格考察、核定,建立定点维修、保养和零配件供应基地;应遵循“方便、经济、快捷”的原则,为畜牧业机械作业者提供有效的保障,促进畜牧业机械化的大发展。
总之,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进一步实施,大同市的畜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对畜牧业的机械化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同市畜牧业机械化的大发展,要建立在农机部门和畜牧部门通力合作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引进国外国内先进的畜牧业机械和饲草机械,结合本地实际,广泛使用,促进大同市畜牧业发展,真正步入高效、快速、发展的轨道。
范文二:畜牧业职教职业素质观分析1畜牧业生产特点
1.1生产的综合性
畜牧业生产由产前、产中、产后的生产体系和疾病防治、繁育、产品加工、销售的服务体系构成。各部分有机联络、密切结合,共同形成综合性特点。
1.2产品的安全性
畜牧业生产的乳、肉、蛋等产品质量直接影响人民生活安全,或成为营养品,或成为危害品。
1.3产业的艰苦性
畜牧业养殖生产是活的畜禽类,必需按时遵守生产操作规程,坚守岗位、吃苦耐劳、不怕脏、不怕累,具备抵御风险、抗挫折能力。
1.4服务的能动性
畜牧兽医生产、管理、服务的第一线主要是养殖场、养殖户,服务人员直接面对广大业主,必需主动、热情、诚信服务,充分发挥和展示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1.5产业的复合性
畜牧业包含以养殖为主的第一产业,以畜产品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和服务于养殖、加工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它们彼此间相连相通。
2职业专业素质的培养
职业专业素质是学生在产业职业工作中的生存能力。在校内或到企业与生产过程结合的教学,采取专案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培养职业专业素质。畜牧兽医生产具有程式性、综合性、安全性等特点。在严格遵守畜牧兽医生产操作规程和法规的前提下,既注意培养学生动作技能,即通过初步掌握、达到操作标准,规范、熟练,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培养以思维活动为基础的分析、思考、判断、独立工作能力,培养自我发展能力;既注意培养学生操作技能还要注重学生了解掌握操作过程中需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即使学生不仅会操作,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既注意参加生产过程,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了解、分析、预测市场的生产、销售、管理等能力,以及进行环保、生态牧业教育;既注意让学生掌握现在岗位生产技术,还要注意让学生了解生产技术发展趋势,增强适应能力。
3职业道德的养成
职业道德素质是学生从事职业活动的基础,主要是产业职业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团结协作、诚信品质、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将职业道德素质教育有意识的融入每个教育教学环节之中。例如:让学生分辩生产过程中使用不合格、伪劣的饲料、饲料新增剂和兽药,随意排放畜禽粪尿等见利忘义行为。为人民生命及牧业生产带来的危害与损失,进行信誉、诚信和生态道德、生态法规教育,进行在实习实训中随意丢弃废液是不科学、不道德教育。正确科学的认识与面对畜牧兽医行业的生产条件艰苦、脏、累,有意识地在教育教学各环节中灌输和让学生在生产实践中磨炼,树立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的良好品质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4心理素质的养成
职业心理素质主要是指学生在从事产业职业活动的心理适应能力、承受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学生在学习和实习实训实践教育教学过程中,会出现许多心理障碍。例如,许多学生缺乏从事畜牧兽医生产的心理准备,对畜禽产生的胆怯、恐惧心理,不敢动手,畏首畏尾,不愿动手,躲、逃、袖手旁观心理;不按规程操作,盲干乱做,急于求成的急燥心理;实践初期自卑,后期自满心理;在实践或人际交往过程中受到挫折,甚至失败,无承受能力心理。在教育教学的不同阶段,根据高职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和不同个体,有针对性有意识进行调整心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职业综合素质教育培养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充分阐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辩证关系。“师”即教育工作者;“领”即组织、资讯、引导、检查、评估;“门”即产业之门、行业之门、职业之门、岗位之门、综合素质之门;“个人”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与行在于学生自身的努力。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教师必须具备精湛的专业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健康的身心素质,树立产业意识、职业意识、专业意识、责任意识,特别是诚信意识,做到以身作则,踏实践行。在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以服务于畜牧业生产为宗旨,以学生就业岗位为导向,树立综合素质教育教学观与评价观,对提高高职学生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是在为局长准备吗?
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保增长、防风险,调结构、抓改革,重民生、促稳定”,进一步落实宏观调控各项措施,促进自治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农村改革发展,推动现代农业实现新突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落实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努力实现确保“十一五”后两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不少于2200万亩、到2010年粮食产量达到930万吨以上的目标。不断优化农业结构,重点抓好棉花、粮食、畜牧、林果四大基地建设,加快发展特色农业,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抓住国家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集中建设大中型水利骨干工程的有利时机,加快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普及节水灌溉技术,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抓住国家支持发展重要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的有利时机,加快我区特色农产品和优质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强化农业和农村生态建设,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平原绿化、保护荒漠植被和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等生态工程建设,积极开展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重点抓好南疆三地州100万青壮年农牧民“一年一户一人一技”实用致富技能培训和60万农牧民实现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项目,提高农民致富创收和转移就业能力。
二是坚定不移地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突出抓好独山子克拉玛依、乌鲁木齐、吐哈和南疆四大石化基地建设,打造我国重要的石油石化基地。加快推进煤炭及煤电煤化工产业,重点抓好哈密、吐鲁番一带的西煤东运和天山北坡、伊犁河谷地带煤电煤化工发展,建设我国特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落实好国家最近出台的一系列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融资难等问题,引导中小企业把生存发展的着力点放在为大企业大集团配套服务和为社会方方面面的服务上,支持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尽快出台《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意见》。强化节能减排措施,加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工作力度,依托引进大企业大集团的先进技术、装备和管理,推进中小企业降低能耗和强化减排工作,增强全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是紧紧抓住国家当前扩大内需的大好时机,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抓住关键项目,突出重点领域,全力以赴做好与国家有关部委的沟通和衔接。水利方面重点抓好重大控制性工程、重大调水工程、大型灌区改造、田间节水和地下水开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铁路方面加快在建10条铁路的工程项目进度,确保按期完成投资建设任务,对即将开工的多条铁路,扎实细致地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公路方面重点围绕加快境内高速公路网建设,加大国省道改造力度,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全面提高路网整体通行能力。民航方面重点抓好乌鲁木齐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喀什机场改扩建、哈密机场复航工程和伊宁、吐鲁番、库车、石河子、博乐机场建设,力争开辟更多的国际国内新航线,切实形成疆内成网、东西成扇的航线网络格局。进一步强化各地各部门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千方百计创造条件,提供方便,确保我区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四是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推动我区房地产业发展,特别是加大政府对保障性住房的投资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高起点、高水平做好重点景区的规划,继续加大对区内旅游资源的整合力度,努力打造一批有条件成为国家级乃至世界著名的旅游精品景区。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生活的服务业,特别是紧紧围绕我区新型工业化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构建高效、快速、衔接顺畅的物流服务体系,提升产业配套水平。
五是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构筑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进一步打破条块分割和行政区划界限、行业界限、所有制界限,扩大地方、兵团、中央驻疆单位、内地大企业集团的相互开放,大力发展融合经济,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着力推进“外引内联、东联西出、西来东去”的向西开放战略。鼓励和支持内地企业依托新疆地缘优势,大力发展面向周边国家的外向型产业,把新疆建成我国向西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和商品中转集散地、走出去开发能源资源和开拓国际市场的“新欧亚大陆桥”。
六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做好免费义务教育工作,力争2015年在全区基本普及12年免费义务教育。坚定不移地推进抗震安居工程建设,确保再用三年时间全部完成全区剩余83万户抗震安居房建设任务。加快推进全区城乡重要建筑物抗震防灾工程,着手开展对不符合现行抗震设防标准的学校、幼儿园、医院等重要公共建筑以及城镇住宅进行抗震加固改造工作,全面提高城乡重要建筑物抗震防灾综合能力。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改善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坚持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目标,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就业扶持政策,逐步在全社会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新格局。
七是强化措施,提高水平,坚定不移地维护新疆稳定和国家安全。制定出台自治区《关于深化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再教育的意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工作责任制。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继续抓紧抓好爱国宗教人士特别是中青年爱国宗教人士队伍建设,认真搞好第三轮爱国宗教人士培训工作。修订补充《关于非法宗教活动的界定意见》,更好地指导制止非法宗教活动工作。通过集中整治、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等措施,坚决打击、瓦解“伊扎布特”宗教极端组织。依法规范朝觐组织管理工作,坚持有组织有计划的朝觐政策,理直气壮地制止零散朝觐活动。
八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切实提高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紧紧抓住领导班子建设这个关键,着力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本领和开拓创新能力。按照“精简上层、充实基层”的原则,坚持好人好马上一线,着力加强乡、村两级基层组织建设;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通过精简上层机关等办法,做到每个社区有5-7名脱产干部,使社区党组织真正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做到坚强管用;针对近年来我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尽快出台自治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社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大手大脚、铺张浪费,把有限的财力尽量多地用到促进发展、改善民生、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上。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大源头治理力度,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yz/3_657371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