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通风口诀
1.棚门口设缓冲间 温室大棚的入口处,也是一个较大的放风口。为保护好入口处的作物,防止冷风吹入,农户朋友可以在棚门口处设置缓冲间。将一块宽度在4米左右,长度6-10米的薄膜,将薄膜的一侧固定在后墙的立柱上,然后再用钢丝或尼龙绳从薄膜与棚道等宽的地方吊起并固定好。两侧棚膜封好即可,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当进棚时,只要掀起缓冲间一头的薄膜进入即可。
2.机械通风 对于温室大棚的机械通风,选择大功率的风机和进排气双强制通风,都可以加大通风量。通风面积实际就是通风窗的面积,面积越大,通风效果越好。但面积大,开窗机构的造价和运行费也随之加大。另外,通风窗口的设置,应尽可能使风压通风和热压通风的气流方向一致,如使天窗排风方向处于当地主导风向的下风方向。
3.放风口下设置缓冲膜 在放风口下设置缓冲膜,不仅可以防止棚外草帘上的杂草、尘土等进入棚中,还可以避免放风。
种植户们应选择晴天来进行通风,遵循“晚通风、早盖棚”的口诀进行,早上把棚拉开后,1个小时后将上风口掀开三厘米左右,一般是在上午10点半到11点左右,排出棚里的湿气,并补充二氧化碳,为光合作用创造有利条件。
看温度
若棚内温度二次提高到28℃以上时,就要准备第二次通风了,将风口敞开8-10厘米,对温度要求比较高的蔬菜可敞开6-8厘米即可。注意东西两侧的放风口大小要根据风向及时调节,温度高的地方早一点通风,温度低的地方晚一点通风,确保棚内温度一致。
看放风口
种植户还可以在放风口下面设置缓冲膜,来防止棚外的杂草、尘土进入到棚内,也能避免冷空气直接吹到放风口下面的蔬菜,使蔬菜发生干边、破皮的现象。安装了缓冲膜后,棚内的冷空气会先挡到后墙上,让冷空气和棚内的热空气有个对流时间。
同时大棚的入口处也可以说是个大的通风口,在人进入大棚时就会有冷风进入,导致入口处的蔬菜低矮,甚至发生冷害,所以种植户在棚口也要设置棚膜,以作缓冲通道。
通风口诀是:
一是温度,综合考虑环境温度和棚内温度。
二是风向,根据每天实际风向,上下风口灵活开启。
三是时间,密切关注棚内温度,控制合理的通风时间点和时间段。
技巧口诀如下:
秋冬季温室大棚早晨拉开棉被后的一个小时内不放风。
因为秋冬季气温低,晚上盖草帘后,大棚内蔬菜停止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同时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有机质也会释放二氧化碳,一夜过后棚内积累的二氧化碳含量明显上升,远高于外界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当第二天清晨拉开草帘后,阳光开始照射,蔬菜等绿色植物开始光合作用,需要大量的二氧化碳,此时的浓度高,恰好可以给予蔬菜充足的原料,经过光合作用将其转化为养料贮藏在蔬菜。而放风前的这一个小时内,植株通过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将是往常的数倍,有利于蔬菜产量提高。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yz/3_657377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