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养殖 >

远洋渔业的我国的远洋渔业

我国的远洋渔业起步于1985年,以过洋性渔业为主,2009年产量98万吨,不及近海渔业的十分之一。但我国已跻身世界远洋渔业大国。远洋渔业为我们餐桌上带来一批陌生的鱼类,例如秋刀鱼、竹荚鱼、鳕鱼、柔鱼(大洋性鱿鱼)、金枪鱼。我们未来的餐桌上,还可能出现南极磷虾。这些域外海产,正在丰富和改变我们的饮食传统。

远洋渔业的我国的远洋渔业

很可惜,中国的远洋渔业起步太迟。1994年底《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地球上近36%最富饶的公海变成了沿岸国家的专属经济区。公海更加贫瘠,捕捞成本更高,捕捞配额的争夺也更激烈。连日本这样的传统远洋渔业强国都难以承受,产量连续下降,只好将部分产能转向近海。可想而知,中国远洋渔业的发展空间也很有限。

远洋渔业并非救渔之道。“靠外海、大洋是不行的。日本人认为,渔业的根基在沿岸。”已退休的福建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林学钦先生说,“我们还是多重视沿岸海域的保护,发展栽培渔业,增殖放流等。沿岸渔业的成本最低。”

东山鲍鱼的养殖历史

生蚝也叫牡蛎。

要说哪些地方产生蚝?我国分布很广,北起鸭绿江,南至海南岛,沿海皆可产蚝。蚝乃软体有壳,依附寄生的动物,咸淡水交界所产尤为肥美。

大连湾、近江、浙江、福建和广东都有非常多的野生生蚝,更多的是养殖生蚝。

在南方当属广东湛江生蚝。

只要去吃,不管是大酒店还是小饭馆,不管是路边摊还是菜市场,都写着“湛江生蚝”

除了湛江,广西,阳江这几个地方生蚝也都非常不错。

为什么这些地方的生蚝多,主要是生蚝的生活习性决定的:

生蚝自附着开始终生营固着生活,不能脱离固着物而自行移动,仅有启闭壳运动。左壳固着,只有右壳能启闭张合运动。并依靠右壳启闭运动进行呼吸、摄食、生殖、排泄等生活活动。在遇到不良环境条件时,紧闭贝壳以度难关。长牡蛎为广温性贝类,在0-32℃水温中能生活,最适生长水温为15-25℃。它对盐度的适应范围也很广,在盐度为10-40‰范围内均有分布,盐度低的海区生长快。生蚝主要摄食单细胞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摄食无特殊的规律性,一般水温在10-25℃时摄食旺盛,但在繁殖期,摄食强度相对减弱。

另外,全球生蚝养殖80%在中国。前几天丹麦很热的生蚝泛滥这个事情,除了生蚝护照,进口还真帮不了他们。

20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东山县鲍鱼主要是靠天然采捕。

1972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及东山鲍鱼珍珠培苗站组成鲍鱼科技组,在东山岛进行杂色鲍鱼人工育苗和培殖试验,经过四年努力获得成功。

1979年,国家水产总局在东山岛投建大型鲍鱼增殖站,为东山的鲍鱼养殖业打下了基础。

1992年春,海峡两岸水产专家把研究发展“鲍鱼育苗与养成”作为东山闽台农业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的主要项目之一,引进台湾九孔鲍鱼进行培苗试验。经过台湾、东山两地科技人员精心培育,获得成功。 东山县是中国沿海最大的鲍鱼养殖基地,也是全国最大的县级鲍鱼育苗基地,全县有专门用于皱纹盘鲍育苗场1200多家,水体养殖面积7万多平方米,年育鲍鱼苗10亿粒以上;鲍鱼苗种销往山东、大连、江苏、浙江、广东、中国台湾等七八个沿海鲍鱼养殖省份及地区。截至2010年上半年,东山县出口鲍鱼货值达2408万美元,出口国遍布全球五大洲。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yz/3_657473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