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动物医学专业介绍
是什么
水生动物医学主要研究水产动物病原、病理、病害预防与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涉及微生物学、免疫学、水产动物病理学、药理学等,进行鱼、虾、蟹、海豚等水生动物的疾病诊治、病害防控、防疫检验等。
学什么
《养殖水环境化学》、《水生动物生物学》、《水产动物病原生物学》、《水产药物学》、《水产动物病理学》、《水产动物免疫学》、《鱼病学》、《水产无脊椎动物疾病学》、《水产动物疾病诊断学》、《水产养殖学概论》
干什么
水产类企业:水生动物疾病诊治、病害防控、防疫检验、渔药开发。
水生动物医学专业学什么 毕业后能干什么
水产动物医学系于2007年组建,下设水产动物疾病学教研室、微生物学教研室,国家渔业动植物病原库挂靠在本系,拥有“临床兽医学”硕士学位授予点。目前共有教师13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4名,讲师3名,助教3名,博士以上学历的教师占30%以上。
“水产动物疾病学教研室”主要从事水产动物疾病及其控制理论与实践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它的工作范围涉及到水产动物病原生物学,病理学,免疫学,渔药药物学,承担本科生主要课程:水产动物疾病学、水族宠物医学,教学和科研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微生物学教研室”主要从事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水域生态学、微生态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承担本科生主要课程:环境微生物学、微生物学、高级微生物学、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等。
建设中的“农业部渔业动植物病原库” 作为教学和科研工作平台,在国内已经产生一定影响。
作为水族科学与技术教育高地建设项目的“水族宠物诊所”运营一年来,深受市民欢迎和媒体关注,作为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和实践基地,研究生和大学生们得到临床实践锻炼。
为适应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水产动物疾病学学科越来越显得快速发展的必要性,学校选派青年教师国内和国外进修和攻读学位,以及人才引进,加强学科师资队伍建设。
1986年陆宏达选派到英国Stirling大学水产研究院取得水产动物疾病方面的硕士学位后于1989年返校继续任教,承担过鱼病学、 水产动物疾病学、专业外语和微生物学实验的本、专科教学任务,水产动物病理学的研究生教学任务,还多次为函授班、各种培训班以及农业部委托举办的鱼病高级研修班授课。参编了《水产动物疾病学》。主持上海市农委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中华绒螯蟹的池塘养殖及病害防治综合技术的开发 等多项研究。1996~1999年任鱼病室副主任。
1996年引进潘连德任教,1998年主讲并编印《鱼类病理学》本科教材,主讲“海水养殖病害学”、和陆宏达教授轮流主讲“水产动物疾病学”,主讲“水产动物病原学”研究生课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养殖中华鳖药源性肝病病理机制研究(39970582)”等多项研究,开展“水产动物医学”的临床诊断和控制技术攻关。2005年主讲“观赏水族病害学” 课程,2006年创建首家“水族宠物诊所”开展水族宠物的临床治疗和实践教学。1996~1998年任鱼病室主任。现任水产动物医学系主任。
1997年引进杨先乐任教,主讲“水产动物免疫学”等研究生课程,主持建立“农业部渔业动植物病原库”,主编《新编渔药手册》2005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参编《水产动物病害学》2004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等多项研究项目。1999~2006年任鱼病室主任。
1999年张庆华任教,主要研究方向为水产动物医学,从事水产动物疾病相关病原的检测和免疫研究工作。主讲《微生物学》、《免疫学》、《病毒学》、《水产动物医学概论》、《微生态与健康》等课程。主持和参加上海市科研项目多项。现任水产动物医学系副主任。
2000年引进胡鲲任教,主讲《微生物学》、《环境微生物学》,主持和参加科研项目多项,研究方向为水产品安全、微生物学。现任水产动物医学系副主任。
2006年胡乐琴任教,主讲《微生物学》、《环境微生物学》。研究方向为水产动物医学,研究兴趣为养殖水域中微生物与养殖疾病发生的关系及其规律的研究等。
2007年引进吴惠仙任教,2005年于上海水产大学从事水产临床医学博士后研究工作。参加和主持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和浙江省科委、杭州市科委等多项项目的研究工作。
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很多考生对水生动物医学专业的就业前景问题很关心。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水生动物医学专业学什么 毕业后能干什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水生动物医学专业课程
水生动物医学主要学《养殖水环境化学》、《水生动物生物学》、《水产动物病原生物学》、《水产药物学》、《水产动物病理学》、《水产动物免疫学》、《鱼病学》、《水产无脊椎动物疾病学》、《水产动物疾病诊断学》、《水产养殖学概论》等。
水生动物医学主要研究水产动物病原、病理、病害预防与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涉及微生物学、免疫学、水产动物病理学、药理学等,进行鱼、虾、蟹、海豚等水生动物的疾病诊治、病害防控、防疫检验等。
水生动物医学就业方向
主要面向水产养殖、水产养殖技术服务、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等企事业单位,在疫病防控、检验化验岗位,从事水产动物疫病诊断、防控与技术服务等工作。
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是一门本科专业,主要研究水产动物病原、病理、病害预防与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涉及微生物学、免疫学、水产动物病理学、药理学等,进行鱼、虾、蟹、海豚等水生动物的疾病诊治、病害防控、防疫检验等。我觉得可以往科研方向发展,条件允许的话本科好好学专业课和语言,然后可以考虑读研修生,比较好的有北海道大学,或者觉得比较难也可以选择近畿大学,东京农大。北欧也有很好的水产研究院校,不过要求会比较高比较多。国内读研的话,好一点的有中科院水生所,厦大和中国海大。
拓展阅读:水生动物医学专业培养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从事水产动物药品营销与技术服务的能力;
3.掌握水产动物养殖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水产动物养殖的基本技能;
4.掌握水产动物常见疾病发生、流行特点,具备水产动物疾病诊断的基本能力;
5.掌握水产病原微生物生物学知识,具备水产病原微生物分离、鉴定技术技能;
6.掌握渔药使用的知识,具备渔病预测与防控的能力;
7. 熟悉渔业行业疫情管控的法律法规,具备正确开展水产疫病采样、检测、报告的能力;
8. 掌握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具备网上药品营销和现代渔业疫病治疗及防控能力。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yz/3_657480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