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养殖 >

如何防止养殖骗局?

实际案例

如何防止养殖骗局?

“想发家致富吗?来养蚂蚁吧!每两元投资就有一元回报。”一则养蚁致富的神话在江西省萍乡市和湖南省醴陵市上演了三年多之后,终于在今年8月被撕开集资诈骗的真面目。“老关家宝特种养殖场”在这起以养蚂蚁为幌子的集资诈骗案中,集资约1.8 亿元,吸纳以农民和下岗职工为主的养殖户5 017户,造成经济损失5 378万元。

受骗案例

1999年12月,广东人吴润泉与萍乡人丁芳金等人在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老关镇成立“老关家宝特种养殖场”,从事“拟黑多刺蚂蚁”的养殖,企业最初注册为私营企业,一年后更改为合伙企业。2000年3月,经营状况不佳的养殖场打起了发动老百姓养蚂蚁的“如意”算盘。他们向社会宣称:由养殖场包蚁种、技术、饲料、回收,养殖户只要按每箱交200元押金的标准领取蚁种,养殖场每月保证回收蚂蚁并支付养殖费及返还部分押金共27元,合同期为一年。

养殖场成立后不久便自办了一家蚁酒厂,他们把蚂蚁酒的样品以及宣传蚁干、蚁酒保健功效的宣传单摆放在蚁种的发放点,信誓旦旦地宣称:蚁干销售“火”得很,每吨卖到58万元,而蚁酒厂每天可以消化500箱蚁干。

不费吹灰之力而有高额回报,如此的诱惑令当地一批农户和下岗女工动心了。更具欺骗性的是“富”了起来,有的甚至摇身一变成为新的蚁种发放点的负责人。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对养蚂蚁表现出了热情,养殖队伍扩展到江西萍乡市安源区、芦溪县、上栗县、湘东区4个县区及与萍乡交界的湖南省醴陵市的5 017户家庭。

诱惑分析

该骗局得以成功的原因:

1. 养殖户法制意识淡薄;2. 有一些人利用农民信息不灵、市场不明的因素,有意骗人;3. 投入少,回报多;4“. 保护伞”撑腰,助长诈骗气焰。

案例警示:

农民朋友遇到养殖投资项目时,一定要以平常心看待问题。一定要实地考察,看看对方的养殖规模,不要老是幻想着养殖就能一夜暴富。一旦发现对方连个养殖基地都没有,并且只是租用房屋,弄几个箱子、池子等表面场景更要确认对方的身份;出现在城市的售种单位我们也要多个心眼儿,不要以为交通方便就是好事,因为这些野生动物只有在空气良好的农村才能正常繁衍生息。我们一定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任何一项投资都是需要付出辛勤的劳作与智慧的,更需要自己脚踏实地经营,这才是最好选择。

哈哈,老乡呢!我也是新化的!

刚找了点资料,不过没怎么整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PS.可以去网上找找“新化黄鳝养殖”词条~

新化县古台山高峰林区人工养殖黄鳝

已建造黄鳝池100个,每个面积100平方米,对外出租,年租2千元

黄鳝又称鳝鱼,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是受人们欢迎的滋补水产品。黄鳝生命力强,容易运输,可以鲜活上市。发展黄鳝人工养殖,具有一定市场前景。

现将黄鳝的人工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人工养殖黄鳝的技术主要包括黄鳝池的建造,鳝苗的选择和放养,人工投饵以及日常管理等环节。

1、黄鳝池的建造。黄鳝对环境适应力强,一些不宜养殖其它鱼类的废弃水体及不宜种植农作物的水坑、水塘均可作为黄鳝池。也可选择水源充足、通风向阳的地方建造黄鳝池。黄鳝池以东西走向的长方形为佳,池深1米左右,面积视养殖规模而定,一般以20~50平方米为宜。鳝池的池底、池壁及四周缝隙均必须堵塞严实,以防黄鳝逃出。鳝池必须有进水口、排水口、溢水口,用来排污水、换水和防止大雨池水上涨时逃鱼。每个水口必须安装拦鱼设施。为利于黄鳝的生长,可人工仿造自然环境供黄鳝栖息,如在池内投放石头、树根或者在池内种植浮莲等水生植物。

2、鳝苗的选择和放养。目前人工养殖的鳝苗,主要来源于市场购买、自己捕获或收集黄鳝受精卵人工孵化成鳝苗。所选择放养的鳝苗,必须无伤、无病、健壮,体表光滑,体色金**为佳,一般选择每公斤30尾左右规格的鳝苗,若鳝苗规格过小,会影响其摄食和增重,不能当年收获,放养的鳝苗必须规格整齐,大小一致,否则会争食和自相残杀。放养密度,每平方米可放养25克重鳝苗100尾左右。早春放养鳝苗效果较好,有利于黄鳝提早开食,延长生长期。

3、人工投饵。黄鳝是以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饵料来源广泛。如小鱼虾、蚯蚓、动物内脏及下脚料、蝌抖、蚕蛹、螺肉、米饭、瓜皮、菜屑等等。

黄鳝的投喂要坚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地投喂。即:一般在黄昏以后投喂黄鳝,设立固定地点作黄鳝食场进行投喂,利于黄鳝定点吃食,便于我们观察黄鳝吃食情况和清扫残余饵料;投放的饵料必须是鲜,活饵料;每日投喂饵料量约为黄鳝重量6%左右,投喂时要根据前一天黄鳝吃食情况作适当调整,以投喂后稍有剩余为宜。投喂黄鳝,切不能时多时少、时投时停,否则会影响黄鳝的生长。

4、日常管理。除了做好投饵工作外,重点是严防黄鳝逃走,搞好水质,做好防暑、越冬工作:

(1)防逃。经常检查、维修黄鳝池的防逃设备。雨天特别是大雨天气时,及时排水,防止黄鳝从排水孔逃出。

(2)水质管理。保持池水稳定、水质清新,黄鳝池水深宜在15一25厘米之间,高温季节可再加深池水,天气突变(雨天转晴或晴天转雨)及天气闷热时,要及时注入新水,防止黄鳝缺氧频频浮头,坚持定期换水,高温季节必须天天换水,及时清理残余食物。

(3)做好防暑和越冬工作,黄鳝生长的适宜水温是15一28℃,28℃以上对摄食有不良影响,因此必须在高温季节做好防暑工作,黄鳝池周围种植遮荫作物;经常更换池水,及时注入井水或泉水等(温差不能相差太大)。水温在10℃以下时,黄鳝处于休眠状态,所以当气温下降到15℃左右时,即应该给黄鳝投喂优质饵料,使黄鳝能大量摄食,贮积养分供冬眠所需。黄鳝冬眠时,要注意保持池泥温润、温暖。防止黄鳝冻伤、冻死。此外,要注意防止老鼠等的危害。

以上内容和建议,仅供参考。

养鳝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作者:web 文章来源:《科技导报》2002.10.28 点击数:

新化县游家镇农民罗定国、胡松志依靠科技养殖黄鳝,历时仅4年,就建起了一个占地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存鳝多达3500公斤的大型养鳝场,年产值达20万元,成为当地的致富典型,多次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

罗定国,胡松志都是上世纪90年代初的高中毕业生。贫寒的家境使他们高中一毕业就步入了打工的滚滚洪流。在艰难的打工生活中,他们始终心系家乡,时刻找寻着机遇,以改变自身的命运,改变家乡的面貌。

1999年4月的一天,改变命运的机会来了。一位同在上海打工的好友拿着一张养殖信息宣传单给了罗定国。看着那些养殖信息。罗定国立即跑去找到好友胡松志。联系家乡的实际情况,两人仔细地分析、商量,觉得在家乡发展黄鳝养殖很有前途。

于是,两人立即辞去了工作,循着信息单上的地址,在上海市郊一家养殖场开始了3个月的黄鳝养殖技术学习。 3个月后,罗、胡二人带着学成的技术和40公斤鳝苗回到了家乡。在镇政府大力支持下,他们圈定了一片靠池塘的田地作为基地,建立了第一个黄鳝养殖场。由于这是回乡后第一次独立实践,为慎重起见,两人决定先小规模起步,待经验丰富,技术提高后再大规模发展。所以,当年就只放养了10个池子,面积约300平方米。为了这10个池子,他们倾注了所有的希望,把家也搬到了养殖场。他们对着书本和鳝鱼、一边学习、一边实践。挖井蓄水,培养鳝饵,如痴如醉。在两人的精心培育下,10个池子当年产鳝500公斤,利润就达2.5万元。这个数字是两人在外打工一年的收入。艰辛的付出使两人初尝甜头。

有了一定的经验和技术把握之后,两人第二年便扩大了规模,养殖面积达1500多平方米。添加了养殖设备,成立了化验室,为鳝池装上了自来水。由于养殖场条件改善,幼鳝苗的成活率随之提高,经济效益也大大增加了。这一年两人的收入高达6万元。 2001年,罗定国又专程到广西学习了蝇蛆的培育技术。胡松志也南下广东,取回了养殖蚨蚴螺的真经。由此,解决了单一的鳝饵问题,并彻底掌握了黄鳝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不仅如此,两人还订阅了许多水产业杂志和科技报刊。

随着养鳝技术的日臻成熟,加上科学的管理,他们的养鳝饲料成本降低了,黄鳝肉质提高了,生长速度也明显加快。养殖场的规模及经济效益都较当初提高了几倍。到今年年底,5000平方米的养殖场估计产值将近20万元。

走上致富路的罗定国、胡松志,并没有忘记周围依然贫困的乡亲。为了实现共同致富的理想,他们鼓励乡亲们一起养鳝,并无偿地提供种苗,耐心细致地传授技术,在当地兴起了一股养鳝热。

罗定国、胡松志脱贫致富的事例及帮贫扶困的高尚品格受到了县有关部门的重视。经多次考察后,县科委将他们评为“科技示范户”。今年上半年,县领导还亲临养殖场察看,并以县政府的名义赠送了锦旗、题词,鼓励他们为发展当地农村经济再创佳绩!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yz/3_657480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