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养殖 >

中国饮食文化中的色香味

我国的饮食文化,形式丰富多样,但一个共同的讲究,就是要讲求“色、香、味”俱全。

中国饮食文化中的色香味

中国饮食文化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门类之一,也是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一种文化。中国人在饮食方面讲究“色香味俱全”,“色”就是要好看,“香与味”是强调好闻好吃,合起来就是又要好看又要好吃,眼福口福都要享受。

中国菜肴的“色”,是指菜肴的造型创作和色彩配合,中国菜是用食品天然色彩调色的,即利用蔬菜、肉食、水产品等食物本身具有的天然色彩进行调色。蔬菜的色彩很多,如红的有蕃茄、胡萝卜、红辣椒;黄的有冬笋、黄花菜、老姜;绿的有菠菜、韭菜、蒜苗;青的有青葱、青椒、青笋(即葛笋);白的有白菜、白萝卜;黑的有黑芝麻、黑木耳等等。

菜肴颜色的配合非常重要,配色虽然不会直接影响菜的口味和香气,但会影响人的食欲。一个菜,应有主色与副色。一般副料色只起点缀衬托作用,以突出主料,如“芙蓉鸡片”是以白色鸡片为主料,配料用绿色的菜心、红色的火腿之类加以点缀衬托,就显得鲜艳而和谐。

菜肴的色彩,有暖色与冷色之分。红**称为暖色,蓝青色称为冷色,绿与紫色,称为中性色。在烹调中可通过调味品的作用增加菜肴的色彩。如金**和红色的菜肴,多用酱油、面酱、豆瓣酱等酱色调味品,在烹制上多用烤、烧、炸的方法,这是因为暖色可使人兴奋,刺激食欲,还可以增加宴席的热烈气氛。

蔬菜以青绿色为多,这种冷色菜肴只要点缀其他色彩,就还是好看的。特别在宴席配菜上,必须红、黄、青、白的菜都有,才能显示出丰富多彩。一个菜如果色彩单一,那就显得单调、乏味,如果是“万绿丛中一点红”那就别有情趣了。例如,贵州苗族在过“吃姊妹饭”节时,主食是染成彩色的米饭,饭食和过节人的心情一样热烈喜庆。

说过中国菜的“色”,来说一说中国菜的“香”。在中国,连普通一百姓都知道要讲究色、香、味俱佳皆美。在动口吃菜之前,一般人的习惯总是先观色,再闻香,继而品味问名,眼睛、鼻子、嘴巴都得到了美的享受之后,心理精神上还要鉴赏菜名。耳朵也不能闲着,还得听菜的声音,有时候还听丝竹管弦之妙音。五官都得到了享受,才有美的愉悦和舒服,那才叫十全十美。

千万不要认为中国的美食家只是靠舌头来览赏美食的。中国的美食家讲究全方位的综合分析,中国的老百姓也把全面享受美食作为一种追求的境界。闻香美。这里的“香”,是闻香,指肴撰散发出来的刺激食欲的气味。所谓不见其形,先闻其香,“闻其臭(香)者,十步以外,无不不颐逐逐然”。

很早以来,“闻”就成了中国古代肴撰美的一个重要的审鉴标准了。闻香同时也是古代鉴别美质、预测美味的重要审美环节和判断烹调技艺的感观检测手段。袁枚的一首《品味》诗很能兑明这个道理:“平生品味似评诗,别有酸咸世不知。第一要看香色好,明珠仙露上盘时。”

中国饮食讲究“味”,可是由来已久。中国人很早就对肴撰味美有了很高的审鉴和独到的领悟。2000多年前的著名政治家晏婴就曾讲过:“和如羹焉。水火酶酿盐梅,以烹鱼肉,悼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烹饪艺术首先是一种味觉艺术。味,是烹饪艺术的核心。菜肴是供人食用的,是通过舌的味觉而使人得到美的享受。味不美,即使形态、色调再美也算不得是佳肴,算不得精妙的艺术品。

任何一品肴撰都会给人一定的口感,即它的理化属性给进食者的口腔触觉。从饮食审美的角度来认识这种口腔触觉一食物口感,称之为“适口性”,简称之“适”。今天,我们可以细微和具体地区分出酥、脆、松、硬、软、嫩、韧、烂、糯、柔、滑、爽、润、绵、沙、疲以及冷、凉、温、热、烫等不同的口感。

以上这些不同的适口性,给人以不同的美感,因而有“美味”之说,美味的产生,取决于原料先天之质和烹,调处理两个因素,从烹调角度说,就是取决于“火候”的利用和掌握。

· 2000年10月,中国水产门户网正式建立。

· 2002年1月8日,成立北海市大海神海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海南信网络有限公司前身)

· 2003年,中国水产门户网被北海市人民政府授予“北海科技信息网示范网站”称号。

· 2004年7月,与广西移动公司合作开通“渔业短信”项目。

· 2004年12月,中国水产门户网首次荣获“中国农业网站100强”称号。

· 2005年8月1日,成立北海南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2005年8月,成功举办“对虾越冬养殖”和“美国漠斑牙鲆养殖”技术培训班。

· 2005年12月,中国水产门户网再次荣获“中国农业网站100强”称号。

· 2006年9月,以全球对虾贸易为主体,进一步发展细分行业,推出“中虾网”。

· 2006年9月,针对水产行业的特点,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渔业电子商务平台--“渔商阿里”。

· 2006年12月,创建专业水产招聘/求职平台--“中国水产人才网”。

· 2006年12月,中国水产门户网三度荣获“中国农业网站100强”称号。

· 2007年,印制多期站内专业刊物—“南渔特刊”,每期发行12000册,免费派送给基层养殖户。

· 2007年1月19-20日,与广西水产畜牧业协会虾业分会联合举办“2007’首届广西对虾产业发展论坛暨养殖水面出租转让交易会”

· 2007年6月,行业首创《中国渔业总机》免费电话功能,实现互联网与电话通信网的完美结合,让用户免费和产品企业直接电话洽谈

· 2007年12月,中国水产门户网推出“水产视频资源分享平台”

· 2007年12月,中国水产门户网四度荣获“中国农业网站100强”称号

· 2007年12月26日,中国水产门户网成功举办“关于‘如何规避水产饲料、药品销售风险’座谈会”

· 2008年12月20日中国水产门户网第五次问鼎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 2009年3月15-16日,中国水产门户网成功举办首届对虾/罗非鱼种苗、饲料、药物春季订货会

· 2009年3月21日,中国水产门户网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水产人才专场招聘会

· 2009年12月18日,中国水产门户网第六次荣获中国农业网站百强

· 2010年3月20日,中国水产门户网在湛江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水产人才专场招聘会

· 2010年4月份起,中国水产门户网与《养殖宝典》合作协办多场水产财富大讲堂

· 2010年9月,中国水产门户网全新大改版,细分出:中国渔药网、中国水产技术网、中国水产种苗网、中国水产养殖网、中国水产加贸网、中国罗非鱼网、中国海参网、中国小龙虾网、中国鳗鱼网、中国大闸蟹网、中国黄鳝网、中国龟鳖网等多个行业、品种网站。

·2010年12月5日至2011年2月1日,中国水产门户网成功举办第二届“渔商阿里”干海味、休闲食品网上展销会。

·2011年1月,中国水产门户网七度荣获“中国农业网站百强”殊荣。

·2011年3月,中国水产门户网推出国内首家接入支付宝的网上水产交易平台——渔商阿里团购网。

·2011年4月1日至5月1日,成功举办第二届种苗、饲料、药物春季订货会。

·2011年9月,中国水产门户网开通官方微博——微水产。

·2012年1月1日至3月20日,中国水产门户网成功举办鱼塘苗场及设备出租转让网交会。

·2012年2月18日,中国水产门户网成功组团到湛江东海岛探班虾苗场,引起较大反响。

·2012年3月10日至13日,中国水产门户网成功组团到海南文昌、陵水、三亚等众苗场探班鱼苗,将混养进行到底。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yz/3_65789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