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养殖 >

泥皮水是怎么形成的

、泥皮的组成

泥皮水是怎么形成的

养殖过程中换水带入的泥沙颗粒,浮游生物(藻类、动物)、微生物代谢死亡的残骸等沉积在池塘底部,与底部的藻类和浮游动物、细菌等结合在一起形成泥皮。

我们常见的泥皮有两种,一种是颜色发棕褐色、表面气泡较少的以有机质为主的泥皮,另一种是颜色发绿、表面带有气泡的以藻类为主的泥皮,镜检的时候能看到绝大多数为底栖硅藻,多为舟形藻和菱形藻,少量的曲舟藻,个别更加丰富的泥皮里面还有蓝藻门的色球藻和颤藻。

2、漂泥皮所需具备的条件

第一是形成泥皮

养殖前期池塘水位较浅,水体透明度较高,光照渗透强。因温度限制,池塘藻类不易繁殖,但是在池塘水温达到13℃—14℃时却是底栖硅藻繁殖旺盛期。日积月累的有机质、死亡的动植物尸体以及底部自然繁生的藻类、细菌等物质,在池塘中菌相不平衡时,也就是池塘的分解净化能力小于污染能力时,有机质就会堆积。而有机质又促进了藻类及浮游动物的生长,各种生物的新陈代谢使地皮堆积成一层厚厚的浮泥,而浮泥只有上面一层水土接壤层是黄色的或者是绿色的稍一拨开底下很多都是发臭的软泥。这样经过一系列的结合使这些物质在池塘底部堆积形成泥皮。长年使用“化肥”肥水的池塘致使池底板结硬化也会出现肥水困难的情况,这类池塘往往易起泥皮,易长青苔,塘底易渗漏,肥效易流失等情况。“泥皮”,多出于水质清瘦的池塘,“泥皮”,或引起池塘水质更为清瘦。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yz/3_65790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