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蔬菜大棚怎么建设?

蔬菜大棚是现在比较普及的一种种植蔬菜方式,但是搭建时大家总有很多问题没有注意到,导致某些方面很不理想。搭建大棚时有哪些要点需要注意呢?下面就看看那些方面要着重的去关注。

蔬菜大棚怎么建设?

1、选址

选址是大棚的一个核心之一,后期种植效果及许多自然灾害都是受选址影响的。大棚的选址首先土壤肥沃是必须的,其次地势方面不能处于低洼或者容易积水的地方,土壤方面则以非砂性土壤为主,利于保温。要处于向阳的地方们不能处于风口,且地势要相对的平坦,不然极容易引起大棚的温度失衡。

2、面积

搭建的面积大家规划时基本不会很在意,觉得越紧凑越好。大棚面积应该要适当的大一些,这样中间如果有需要移动蔬菜的时候才有地方。万一发生的水灾之类的自然灾害也能有足够的排水通道。空间大了有利于空间的流通,这样让蔬菜更有更好的生活环境。还能适当的增加光照面积,让蔬菜能吸收的阳光更多。

3、材料

建设大棚时的选材是很重要的,要以高质量的材料来构建,最好能比正常的水准高20%-30%左右。一些为了节省开始的种植户已经用自己烂在田里的大棚证明了失败性。接触地面的部分尽量以木材为主,这样不容易损坏材料。选择遮盖物时除了透光性要好还要保证其保温性,这样大棚内的温度能有效的保持在比较适宜的地步。

4、防灾

防灾是大家都需要引起重视的,很多人搭建的时候都光顾着往效果方面考虑,结果一场大一点的分就让其散架了。所以固定性要好,固定点入土要深。然后就是周围的排水槽要提前准备好,要能从多个方向派出去,不能固定就往一个地方排。大棚内的土壤最好略高于周围的土壤,这样收水灾的影响会小很多。

小结:以上就是建设大棚时要注意的一些事项了,大棚是一个很好的方案,大家建设时不要想着给自己省钱,毕竟除了点问题损耗的钱可比你省下的多的多。欢迎随时咨询。

xx镇xx村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建设

申报方案

在xx村,部分村民在家搞种植,但种植方法设备简单,管理技术落后,亩产量低,基本都处于“靠天收”的初级阶段,又因农作物物价低,降低了村民种植的积极性。于是,更多村民倾向于外出务工,以致大量土地闲臵,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由于外出务工,农村也有了更多的留守儿童、空巢老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和谐。同时,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民生产经营的相对独立性、经营方式和社会生活的分散性,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村支部、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而且村集体经济薄弱,削弱了农民对村党支部、村委会的感情,也使村支部和村委会的权威和影响力受到弱化。

对此,作为xx区最穷、情况最复杂的xx村第一时间学习、领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奋力进取、众志成城、和衷共济、迎难面上,探索生存之道,希望通过改变种植结构、进行资源整合来摆脱“靠天收”的现状,实现村民、村集体?两增收?, 从而以产业带动基础设施建设,进而不断缩小城乡差距,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稳定。

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缩小城乡差距、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第三,大棚蔬菜的发展,带动了生产方式的转变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打破了传统的生产模式,实现了一季生产向多季生产,一季增收向四季创收的跨越,同时带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由传统、粗放型向精细、集约型转变,并且随着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明显增强,可以加快规模化经营的步伐,提升我村蔬菜的市场竞争力。

第四,将此基地打造成?xx区大学生村官实践基地?,吸引xx区乃至其他区县的?大学生村官?到此实践,大学生村官不断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从而增强大学生村官服务村民、服务党的事业的能力和信心。

最后,将此基地创建成?xx区无公害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将优秀的种植经验予以推广。为前来考察学习的组织讲解农产品种植的先进经验,从而带动更多的村走向富足。

三、大棚蔬菜销售前景

蔬菜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副食品,是维持人体健康所必须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某些生理活性物质的主要来源。一是随着人口的逐年增长,人们对蔬菜需求将继续增长。二是人均蔬菜消费量将继续增长。进入新世纪,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的意识深入人心。生产绿色有机蔬菜,保障消费者身

体健康成为广大菜农的共识。对安全、卫生、优质蔬菜产品的需求将大幅度增长,蔬菜消费支出占城乡居民日常消费支出的比例将明显提高。因此,区内外市场不但不会萎缩,而是将有新的增长。

四、xx村基本情况介绍及建设优势

(一)基本情况介绍。我村位于xx镇中部,坐落在明月山脉山脚,水源丰富,村幅员面积5854.7亩,其中,耕地面积2285亩(其中田1157.5亩,土1127.5亩),荒山326.4亩,森林3243.3亩(其中退耕还林面积1228.088亩)。

全村下设13个合作社,568户,1551人,常年在外务工548人,约30%土地空臵,形成荒田、荒土。村集体经济收入薄弱,年均约3000余元。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1000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