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功夫茶为什么要放很多茶叶
功夫茶其实是一种饮茶的习俗,泡茶的方法,属于茶艺,功夫茶还有专门配套的功夫茶具。其中有名的还是潮汕地区的功夫茶。泡功夫茶一般要放较多的茶叶,这是为什么呢?
功夫茶一般指的是乌龙茶的泡法,尤其是潮汕人或者闽南人,像铁观音、凤凰单丛、永春佛手、凤凰水仙等都可以用功夫茶泡法。
乌龙茶在制作的过程中,为了兼顾提香和做形,采用的原料都是较老的茶叶(台湾部分高山茶除外),因而在冲泡的过程中,茶中的元素不那么容易释入到茶汤中,显得味不足。因而,为了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好口感的茶汤,就需要多放茶叶,这是其一。
其二,乌龙茶的特点是香,喜欢喝乌龙茶的人更爱的是乌龙茶冲泡出来的那一瞬间,在揭开碗盖或者壶盖或者从壶口分汤时的那一刻,茶香四溢,整个人的精神都觉得振奋和惬意了起来。因而,为了短期内获得足够的茶香,就需要多放些茶叶,通常是8克左右。
功夫茶一次茶量是多少"功夫茶"用茶量要远大于其他泡茶法。通常功夫茶泡工夫红茶用量是4克,铁观音6克,乌龙茶可达8克(当然和泡具大小有关)。而其他泡法中每杯投茶量一般只在2~3克,如安吉白茶、龙井等。
功夫茶的特点是"好水沸水快出水",茶水快速分离是功夫茶技艺的核心。因为它出水快,一般不到30秒就要倒干,所以为了保证茶味,就必须加大投茶量。刚学泡功夫茶的人往往忽略这一点,认为留一点茶水在壶里问题不大。其实多留一滴水,下一泡茶汤滋味就容易变酸。
潮汕功夫茶有什么讲究想好好泡一壶工夫茶,真正的工艺,连炉火都讲究,还精选榄炭烧火煮水。泡茶之前,要先用开水烫洗茶具,然后放上适量茶叶。第一泡茶,是不喝的,茶水里有泡沫,而且当是洗虑掉一些脏东西,毕竟茶叶手工制作,多少会有些不干净。第二泡开始,才是可以喝的。
如何冲茶也非常有讲究,三个茶杯挨一起,要均匀的倒茶,最后还要用到韩信点兵,把茶里的茶水完全的倒出来,不留一点水在茶叶里浸泡,以免坏了茶叶。水的温度也有控制,100度的不行,要稍微低些,太低也不行,不利于把茶的色和味充分体现。
具体说来,规矩挺多,技巧不少。所以冲泡一壶工夫茶,需要一个人,相当的关注,静静的来做,非常仔细。一壶好茶泡出来,色香俱全,聊以待客,也显得分外尊贵。
一杯茶和一壶茶应该放多少克茶叶?
一般来说,茶、水的比例随茶叶的种类及嗜茶者情况等有所不同。嫩茶、高档茶用量可少一点,粗茶应多放一点,乌龙茶、普洱茶等的用量也应多一点。对嗜茶者,一般红、绿茶的茶、水比例为1:50至1:80,即茶叶若放3克,沸水应冲150至240毫升;对于一般饮茶的人,茶与水的比例可为1:80至1:100。喝乌龙茶者,茶叶用量应增加,茶与水的比例以1:30为宜。家庭中常用的白瓷杯,每杯可投茶叶3克冲开水250毫升;一般的玻璃杯,每杯可投放茶2克,冲开水150毫升。
泡好一杯茶或一壶茶,首先要掌据茶叶用量。每次茶叶用多少,并没有统一标准,主要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以及消费者的饮用习惯而定。
茶叶种类繁多,茶类不同,用量各异。如冲泡一般红、绿茶,茶与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50--60,即每杯放3克左右的干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如饮用普洱茶,每杯放5--10克。如用茶壶,则按容量大小适当掌握。用茶量最多的是乌龙茶,每次投入量几乎为茶壶容积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多。
用茶量多少与消费者的饮用习惯也有密切关系。在西藏、新疆、青海和内蒙古等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以肉食为主,当地又缺少蔬菜,因此茶叶成为生理上的必需品。他们普遍喜饮浓茶,并在茶中加糖、加乳或加盐,故每次茶叶用量较多。华北和东北广大地区人民喜饮花茶,通常用较大的茶壶泡茶,茶叶用量较少。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消费者主要饮用绿茶或龙井、毛峰等名优茶,一般用较小的瓷杯或玻璃杯,每次用量也不多。福建、广东、台湾等省,人们喜饮工夫茶。茶具虽小,但用茶量较多。
茶叶用量还同消费者的年龄结构与饮茶历史有关。中、老年人往往饮茶年限长,喜喝较浓的茶,故用量较多;年轻人初学饮茶的多,普遍喜爱较淡的茶,故用量宜少。总之,泡茶用量的多少,关键是掌握茶与水的比例,茶多水少,则味浓;茶少水多,则味淡。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取四只茶杯,各等量放入3克相同的茶叶,再分别倒入沸水50毫升、100毫升、150毫升和200毫升。5分钟后审评茶汤滋味,结果是,加水50毫升的滋味极浓,加水100毫升的滋味太浓,加水150毫升的滋味正常,加水200毫升的滋味较淡。
泡茶水温
古人对泡茶水温十分讲究。宋代蔡襄在《茶录》中说:“候汤(即指烧开水煮茶——作者注)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前世谓之蟹眼者,过熟汤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曰候汤最难。”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说得更为具体:“水一入铫,便需急煮,候有松声,即去盖,以消息其老嫩。蟹眼之后,水有微涛,是为当时;大涛鼎沸,旋至无声,是为过时;过则汤老而香散,决不堪用。”以上说明,泡茶烧水,要大火急沸,不要文火慢煮。以刚煮沸起泡为宜,用这样的水泡茶,茶汤香味皆佳。如水沸腾过久,即古人所称的“水老”。此时,溶于水中的二氧化碳挥发殆尽,泡茶鲜爽味便大为逊色。培养沸滚的水,古人称为“水嫩”,也不适宜泡茶,因水温低,茶中有效成份不易泡出,使香味低淡,而且茶浮水面,饮用不便。
泡茶水温的掌握,主要看泡饮什么茶而定。高级绿茶,特别是各种芽叶细嫩的名茶(绿茶类名茶),不能用100℃的沸水冲泡,一般以80℃左右为宜。茶叶愈嫩、愈绿,冲泡水温要低,这样泡出的茶汤一定嫩绿明亮,滋味鲜爽,茶叶维生素c也较少破坏。而在高温下,茶汤容易变黄,滋味较苦(茶中咖啡碱容易浸出),维生素c大量破坏。正如平时说的,水温高,把茶叶“烫熟”了。泡饮各种花茶、红茶和中、低档绿茶,则要用100℃的沸水冲泡。如水温低,则渗透性差,茶中有效成份浸出较少,茶味淡薄。泡饮乌龙茶、普洱茶和花茶,每次用茶量较多,而且茶叶较极老,必须用100℃的沸滚开水冲泡。有时,为了保持和提高水温,还要在冲泡前用开水烫热茶具,冲泡后在壶外淋开水。少数民族饮用砖茶,则要求水温更高,将砖茶敲碎,放在锅中熬煮。
一般说来,泡茶水温与茶叶中有效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呈正相关,水温愈高,溶解度愈大,茶汤就愈浓;反之,水温愈低,溶解度愈小,茶汤就愈淡,一般60℃温水的浸出量只相当于100℃沸水浸出量的45—65%。
这里必须说明一点,上面谈到,高级绿茶适宜用80℃的水冲泡,这通常是指将水烧开之后(水温达100℃),再冷却至所要求的温度;如果是无茵生水,则只要烧到所需的温度即可。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1003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