煅龙骨的用法用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用药忌宜:
有湿热、实邪者忌服。
药物配伍:
①《本草经集注》:“得人参、牛黄良,畏石膏。”
②《药性论》:“忌鱼。”配牡蛎:软坚散结,养阴潜阳。配麻黄根:补肾助阳,固精缩尿。配桂枝:补心阳,镇潜安神。配远志:交通心肾。
别名:
陆虎遗生《和汉药考》、那伽骨《梵书》,本品似石而形似龙,故名。处方名:龙骨、生龙骨、煅龙骨。
①五花龙骨又名:青化龙骨、花龙骨。
②龙骨又名:白龙骨(《千金方》)。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处方中写龙骨指生龙骨。为原药材洗净晒干,粉碎入药者。偏于平肝潜阳,镇惊安神。煅龙骨为净龙骨放无烟火上煅烧红透,取下待凉,粉碎入药者。偏于收涩。
商品名:
白龙骨:为表面呈灰白色或蓝白色者。花龙骨:又名五花龙骨、青花龙骨、青化龙骨。为全体呈淡黄白色,夹有蓝灰色及红棕色花纹者。习以为质佳。粉龙骨:为多种蟒兽的化石。品质较次。龙骨:各种龙骨的统称。以质坚体重、吸湿力强者为佳。
扩展资料:
龙骨简介:
龙骨,中药名。为古代哺乳动物象类、犀类、三趾马、牛类、鹿类等的骨骼化石。由磷灰石Apatite、方解石Calcite以及少量粘土矿物组成。
产于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四川等地。具有镇心安神,平肝潜阳,固涩,收敛之功效。
常用于心悸怔忡,失眠健忘,惊痫癫狂,头晕目眩,自汗盗汗,遗精遗尿,崩漏带下,久泻久痢,溃疡久不收口及湿疮。
参考资料:
中药里面的龙骨不是恐龙的骨头,所以中药里面的龙骨是恐龙的骨头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现代通过对龙骨道地产区的科学研究发现,中药龙骨其实指的是古代哺乳动物如三趾马、犀类、鹿类、牛类、象类等的骨骼化石或象类门齿的化石。
中药龙骨产于距今约2400万年至520万年的中新世的第三纪沉积岩如泥质岩、粉砂岩及第四纪沉积物中。
扩展资料:
龙骨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味甘、涩、平,无毒,入心、肝、肾、大肠经。主心腹鬼疰精物老魅,咳逆。泻痢脓血,女子漏下,症瘕坚结,小儿热气惊痫。涩可以去脱,龙骨入肝敛魂,收敛浮越之气。其治咳逆,泻痢脓血,女子漏下,取涩以固上下气血也。其性虽涩,而能入肝破结。
处方中写龙骨指生龙骨,为原药材洗净踏干,粉碎入药者。偏于平肝潜阳,镇惊安神。煅龙骨为净龙骨放无烟火上煅烧红透,取下待凉,粉碎入药者。偏于收涩。龙骨常被人用来治疗失眠多梦,遗精滑泄、镇神安心等。
人民网——中药龙骨是化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1005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