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产品的绿色农产品前景及问题
以江苏省洪泽县为例
绿色农产品是绿色农业的产物,是一种无污染、安全、优质食品,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融入了保护环境、崇尚自然、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目前,绿色农产品以其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有许多制约因素,如产品缺乏深加工,认证成本较高,技术人员匮乏,销售渠道不健全,品牌力量薄弱,消费意愿低等,影响了绿色农产品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对此,前人已有诸多研究,例如:杨剑英(2008)、张太海(2008)分别从市场营销组合4P策略、加强政府扶持和监管等方面探讨我国农产品绿色营销方案。Eastwood, D B;Brooker, J R;Smith, J D(2005),靳明,赵昶(2007),Heinz Welsch, Jan Kuehling(2009),分别研究销售环境、农产品定价、群体行为、习惯做法等因素对绿色农产品消费心理的影响。以上学者的研究为后人提供了众多借鉴,也对绿色农产品发展实践有指导作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苏北生态县洪泽为例,分析制约绿色农产品发展的因素,总结经验教训,探讨对策,这些对于加快洪泽从农业大县到农业强县的华丽转身,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二、洪泽县绿色农产品发展的现状及特点,洪泽积极挖掘本县的特色资源,做足特色农产品品牌内涵,农产品品牌活力得到提升,努力培育了有机米、大闸蟹等一批特色产品主导产业,无论是种植规模、品质、加工能力等都走在全省前列,特色品牌效应得到显现;充分利用独特的自然禀赋,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经济优势,并已初见成效。到2010年底,洪泽县绿色农产品数为91个,涉及企业或单位32个,绿色农产品数居全市第二位。
(一)绿色农产品认证不断增多,品牌建设不断加强近几年来,洪泽县着重发展优质稻米产业、蔬菜种植业、水产养殖业和水禽养殖业。
在水稻方面,有机、绿色和无公害优质稻米面积占水稻种植面积的80% 以上。全县年生产有机稻米、绿色稻米、无公害稻米分别为350吨、1.8万吨、11万吨。据2009年3月公布的数据,全县共有十多家企业申报了12个优质稻米品牌,其中:“九牛”、“白马湖”获有机食品认证,“苏星”、“雪粘”获得绿色食品认证标志,“洪泽湖”等获得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九牛”、“洪泽湖”及“苏星”等稻米品牌还在历届中国(淮安)优质稻米博览交易会上分获金奖或优质产品奖称号。
在蔬菜种植方面,到2007年底,高效种植面积达8.5万亩。洪泽县通过国家、省有关部门认定的无公害蔬菜类产品24个,主要有“洪泽湖”牌荷藕。目前,全县无公害荷藕种植面积达8万亩,年产优质荷藕10万余吨。“洪泽湖”牌荷藕在2001年(上海)农产品展销会上,被淮安市政府评为名优产品。
在水产养殖方面,2008年,洪泽县高效渔业面积5.3万亩。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24个、无公害水产品30个;有机水产品养殖基地2个、有机水产品7个;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场1个;省级现代渔业科技园1个;国家级水产良种场1个;省级特种水产良种场1个;国家级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个和1个苏北地区最大的中国洪泽湖水产品批发大市场。其中比较着名的洪泽湖牌大闸蟹2005年被中国渔业协会授予中国十大名蟹称号。2009年,洪泽被授予“中国蟹都”、“中国洪泽湖大闸蟹之乡”等荣誉称号。2010年,洪泽湖大闸蟹入选CCTV4《走进中国》地理标志栏目。并于2010年底获得国家工商局地理标志的授权许可。
在水禽方面,全县重点发展以洪泽湖鹅为养殖重点的畜禽生产,全年家禽饲养量 1600万只,其中洪泽湖鹅850万只,跨入了全省养鹅重点县行列。全县已建成年保种6万只的蒋坝灰天鹅养殖场,三河、东双沟、黄集等8个四季鹅养殖园区,沿湖、沿河、沿堤8条养殖带,9个养鹅80万只以上的基地镇,养鹅农户已占全县总农户的40%。
(二)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不断增加产地的环境质量标准是绿色农产品标准体系中最基础的部分,是选择绿色农产品基地的根本依据。自2001年起,洪泽县已建成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共60个。其中无公害粮油产地、园艺产地46个,共38.41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91%;无公害水产品产地8个,占地6.7万亩,占全县水产品养殖总面积的50%以上;无公害畜禽产地6个,肉鹅、肉鸭、生猪等年出栏量占全县畜禽年总出栏量的55%。2007年洪泽县有机稻米科技示范区被认定为首批“江苏省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据2009年3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县共有19个有机、绿色、无公害优质稻米基地通过产地认证,合计面积达33.96万亩,占全县水稻总面积的95%以上,其中获得OFDC有机颁证0.15万亩;获准使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标志粳米基地面积6万亩;通过省级无公害产地认定面积27.81万亩,全县通过有机、绿色、无公害认定农产品达67个 。
(三)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行业协会不断发展壮大,产品认证不断增多截至2009年,全县有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37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3个,市级龙头企业11个。较好地发挥了外连市场、内连农户的作用,全县农副产品加工的比率达30%以上。“白马湖”牌大米、“老子山”牌荷藕、“西顺河”牌洄鱼等共计91个农产品(水产品)已经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其中有机产品8个。同时,新建了岔河大米批发市场、朱坝木材交易市场、黄集四季鹅批发市场等。按照市场化原则分别组建了县大米加工协会、洪泽湖农产品协会、蔬菜协会、食用菌协会,吸纳会员800余人。
三、洪泽县绿色农产品发展存在的问题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在洪泽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绿色农业建设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与日本、德国、瑞典等发达国家的绿色农业相比,洪泽县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配置市场化程度不高;绿色农业的发展还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政府的制度安排、组织管理和支持政策体系对绿色农业的影响力亟待加强;民间组织的作用还有待挖掘。
(一)绿色农产品品种相对较少,产品附加值少,对农民增收的贡献有限洪泽县绿色农产品品种相对于生物品种总量所占的比例极少。在渔业生产中,洪泽县拥有鱼、蟹、虾、鳖、蚌、蚬等水产品90多种,然而绿色产品的认证仅限于螃蟹、青虾等少数几个品种;在水禽的生产上,野生水禽有獐鸡、野鸡、野鸭等近20种,年产量150万只,但绿色产品的认证只局限在四季鹅;在农作物种植方面,则集中在稻米等少数几个品种。
(二)绿色产品认证程序复杂,标准繁多,增加了农民负担在发展绿色农产品的初期,绿色产品认证程序复杂,标准繁多,将产生巨大的前期投入。以绿色食品为例,绿色食品的标准涉及产地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包装储运标准和其他相关标准,农民如果缺乏专业的指导将会难以应对。在申报绿色食品的过程中,单是环境检测就需要5万-6万元,再加上生产过程中的检测,一个农产品申请绿色食品认证花费至少需十多万元。而且即使申报成功,该标志的使用期限也只有3年,新标准虽然大幅度下调绿色食品的收费标准,但对年人均纯收入六七千的农民来讲仍是不小的负担。
(三)农业从业人员受教育水平偏低,农业技术人员较少根据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收益理论,人力资源是最有价值的资源,对人的投资所带来的收益率是最高的。当前我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35%,而发达国家约为75%。与发达国家相比,洪泽县农业从业人员受教育水平偏低。依据2008年颁布的淮安市第二次农业普查公报(第二号):洪泽县高、中、初级农业技术人员分别为48人、183人、331人,是淮安市技术培训工作相对较好的县。
(四)营销方面,品牌发展有待进一步整合洪泽县的一些绿色农产品已有了自己的品牌和注册商标,但除了稻米类品牌,其他绿色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还不高。不少申报主体企业规模偏小,技术含量较低,对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带动能力还不高,影响了产品的销售及利润的实现。例如,洪泽湖区的大闸蟹生产,湖区两市六县区基本上都是各自规划,独立发展,每个县区都有各自的自主品牌。洪泽县的“洪泽湖”、“老子山”牌大闸蟹;泗洪县的“金水”、“绿康”牌大闸蟹等。虽然有些品牌经各地政府的宣传,在市场上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因品牌杂乱,推广局限性大。
四、洪泽县绿色农产品发展的对策建议(一)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龙头企业的扶持,推动农业科技和管理体系的创新龙头企业是现代农业建设的主力军,技术创新是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竭源泉。政府要对龙头企业的扶持政策决不动摇,并努力提高龙头企业扶持的政策效率。鼓励科技实力强的龙头企业建立技术开发中心,有针对性地研究绿色农产品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不断培育新的品种;通过在示范园内试验、总结,逐步把农业科学技术向基地推广,推进洪泽绿色农产品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提高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激励水平科学的激励机制设计是提高农技推广体系运转效率的关键。建立科学的薪酬体制,将推广人员的劳动绩效与利益分配挂钩。以政府为主导,因地制宜地推行联产定额的综合技术承包、联质联效的单项技术承包以及指导性技术承包等多种形式的技术承包制;引入民主机制,强化对基层推广机构工作的监督。在农技推广机构的工作考评价中,更多地吸收和采纳农户的意见。推广项目的制订也应当采取需求导向制,加强对推广项目经济可行性的研究 。
(三)强化对生产者,主要是农民的科技教育根据“分级负责、分层管理、分级教学、明确责任、互相协作”原则,构建一个由政府主导、面向市场、开放运行,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相互协调、功能齐全的科教体系,及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将科技培训落到实处。形式上可以是举办培训班、发放技术资料、在电台或电视台制作专题节目等。同时要积极总结推广其他地区的有益做法和先进经验,在农村基础教育阶段,增设职业教育培训课,对完成文化课的初、高中学生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未来合格农民。
(四)彰显品牌特色,推进地理标志在农产品品牌推广中的应用地理标志效应的存在是一种客观现象,而绿色农产品的地理标志效应更加明显,对农产品消费者的产品品质评价和购买行为的影响很大。因此,挖掘、弘扬绿色农产品地理标志,对于特定区域内产业和企业的市场开拓和营销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洪泽县绿色农产品地理标志建设应继续明确政府、工商主管部门以及行业协会主体地位,促进产业集群并完善集群内部的市场服务体系,引导集群内部企业之间依据价值链形成有效的分工协作,扶持绿色农产品龙头企业。此外,必须在绿色农产品地理标志建设中,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和品牌的使用管理。
2021年农村大棚种什么赚钱?这几个项目收入不菲!
俗话说“牛马年,好种田”,进入到2021年,很多人都期盼着开一个好年头。
但近期寒潮等恶劣天气的不断来袭,各地气温下降明显,对于种植户来说,比较担心今年开春的气候趋势。
那么,2021年开春种植什么蔬菜合适呢?开春种植注意事项有哪些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021年开春种植什么蔬菜合适?1、生菜生菜有着很强的耐寒能力,因此就算是刚开春,气温还没有时开始回升,种植生菜也是很适合的。
而且,生菜的品种也是很多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大葱在北方一些农村,大葱是日常生活里非常重要的蔬菜,它对种植环境的要求不高,能够耐零下20多度的低温,春季种植也不太害怕倒春寒。
一般来说,春大葱的品相会比较好,通常是在3月上中旬育苗,5、6月左右麦收后可以定植,然后在霜降时收获。
3、西葫芦西葫芦也是北方地区很常见的蔬菜,炒着吃做馅料都非常美味,它通常是在3月中旬定植,因为它比较喜温,所以如果出现倒春寒要注意防寒。
4、辣椒南北方都有栽种辣椒,一般咱们在春天种植的辣椒属于青辣椒品种,适合放在肉菜中调味。
青辣椒种子发芽的温度也是春天刚刚好的温度,大约在20度以上,一周左右的时间就能看到小苗头冒出来。
5、茄子除了辣椒外,同样属于茄科的茄子也是很适合在春季种植的,不过它也是比较喜温的植物,所以如果当地春天温度比较低,种植的时间可以稍晚一点,而比较温暖的地区在2月下旬就能够定植。
6、油菜作为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绿色蔬菜,油菜栽种成活率还是较高的。
油菜可以抵御低温,而且种子在在4-6度的低温状况下也能完好发芽,省去了春季倒春寒的懊恼。
但是需求留意的是油菜怕高温,所以等到夏季高温降临可能需求做搭棚遮阳的工作。
开春种植蔬菜需注意什么?1、保温御寒开春气温冷热起伏不定,容易遭受倒春寒引起的强降温危害,因此在种植蔬菜时应当注意加强保温防护管理。
2、病虫害防治春天气回暖后,冬季越冬休眠的病菌害虫在温湿度适宜的情况下,会逐步开始大肆的繁殖扩散,如果不提前预防容易造成蔬菜大面积发生类病虫害。
在春季蔬菜常发的病虫害类型上,常见的病虫害类型主要有灰霉病、霜霉病、炭疽病、菌核病、早疫病、斑枯病、根腐病、猝倒病、立枯病以及蚜虫、红蜘蛛等,咱们广大菜农应当注意提前预防,在病发后应当及时尽早防治。
3、种植方法春季温湿度比较适宜,比较少适合作物的旺盛生长,不论是播种育苗,还是移栽定植,一方面要注意加强水肥管理,确保蔬菜发芽生长有充足的养分供应,另一方面要注意起垄覆膜种植,这样可以很好的提高土壤的温度和保水保肥能力,再一方面要注意及时根外施肥,比如说喷施磷酸二氢钾等,以此来增强蔬菜的抗寒御冷能力。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如今大棚种植是比较常见的,它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深受人们喜爱,因为在任何时间都可吃到反季节的蔬菜、水果以及其他植物。那么,2021年农村大棚种什么赚钱?这几个项目收入不菲!
一、蔬菜类
1、香椿
这几年来,香椿的市场价格在不断上涨,最高的时候达到了上百元。甚至有些农村都需要几十元一斤,这主要也是因为香椿的可采收的时间有限。主要食用部位为它的内嫩芽,只能够在春季有大约一周的时间可以采收食用,因此是比较珍贵的。虽然现在市场上主要都是以野生为主的,但是大棚仿野生种植的人也越来越多。种植香椿是非常简单的,只要保持土壤环境其气候等,其收益都是非常可观的,种植前景自然也是比较可观。
2、秋葵
秋葵也是近几年来我国比较火热的一种蔬菜,其营养价值是非常高的。属于一种养生保健的蔬菜,市场价格每年也都在不断上涨,有着强肾补虚等工作。受到很多人的青睐,而大棚种植的话,能够很好的控制其温湿度,为秋葵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并且如果我们利用大棚种植秋葵,进行反季节销售的话。那么其利润也是非常大的,所以大家可以适当考虑一下。
二、水果类
1、草莓
草莓的价格本身就高,整体的收益还是不错的,而现在集采摘、观光旅游为一体的草莓基地非常受欢迎,很多城市人到了周末都会和家人或者同事一起去郊外的草莓基地体验亲自采摘草莓的乐趣。
有条件的农户朋友可以利用草莓园优美的生态环境,增加娱乐休闲项目,达到增收的目的。一般来说大棚草莓的采果期可以从当年12月一直延续到第二年6月。
2、蓝莓
蓝莓在我国的需求量比较大,蓝莓不仅能够生食,还可加工成各种副食品,在市场上也非常受欢迎,价格也在不断上涨,虽然竞争压力比较大,但是种植利润还是非常可观的,并且可以开发种植新模式,比如采摘园等,可通过新模式来吸引顾客。
三、花卉
现在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人城里人包括农村人都喜欢在家里买个盆养个花花草草。而且很多办公楼也有摆放花草的需要。所以在农村建大棚养花卉,再拿到城里卖会是不错的创业项目。除个别花卉需要精细化培养管理外,一般的花卉通过掌握基本养殖栽培技术、粗放式养殖都是可以的,总体来说栽培工作量小,生产成本低,管理简单,一次引种当年就能见效。
除了基本的花卉品种外,还可以进军高端花卉,特别是一些名贵花卉如月季、兰花、牡丹、腊梅等,投放不高,技术并不复杂,种植效益却不低。在农村可用充分利用现有田地和人力,收入不菲。
四、菇类
菇类可以种植的品种众多,大棚种植可以选择多个品种,例如香菇、草菇、平菇、双孢蘑菇、金针菇、木耳、银耳、猴头菇、口蘑、红菇、田头菇、竹荪、茶树菇、正红菇、灵芝等蘑菇。蘑菇在市场的需求也是挺大的,不仅营养价值很高,还具有药用保健价值,可以种植受欢迎的品种或是价格药用价值比较高的品种。
此外,要注意蘑菇的质量,多产花菇和厚菇;不要种植单一的品种,要向多品种发展,一种品种价格销量不好,另外的品种可以补充;可以采取多季节的栽培方法,保证每年各个季节都有菇出售。
虽然农村大棚种植前景不错,但是还是需要一定的投资的,想要干这行的可以先从技术学起,等到资金到位,可以加大投资,只要方法合理,市场洞察力敏锐,肯定能赚大钱!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1006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