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辽宁海城

海城市隶属于辽宁省鞍山市,位于辽东半岛腹地,沈阳经济区之中,北靠钢都鞍山和省会沈阳,南邻港口城市营口、大连,东接煤铁之城本溪及边境城市丹东,西与油田新城盘锦隔河相望。全境总面积2732平方公里(2013年),辖腾鳌新城、海西新城、牛庄新市镇、析木新市镇等“两城、两市镇”,人口109.7万人(2011年)。2011年,海城市地区生产总值 700亿元。?

辽宁海城

海城市是中国十佳“两型”中小城市、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海城被列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海城是2017年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十名。

2017年11月,海城市获评“2017年度中国十大品质休闲基地”。

截至2008年,海城市辖4个街道:海州街道、兴海街道、响堂街道、东四街道,21个镇:孤山镇、岔沟镇、接文镇、析木镇、马风镇、牌楼镇、英落镇、八里镇、毛祁镇、王石镇、南台镇、西柳镇、感王镇、中小镇、牛庄镇、腾鳌镇、耿庄镇、西四镇、高坨镇、望台镇、温香镇。

海城市风景区:

白云山风景区

白云山风景区位于海城市东南部的孤山满族自治镇,距海城市区45公里,总面积23平方公里,2002年被评定为国家2A级旅游区。全景区有山峰450个,海城境内的最高峰——海拔876米的唐帽山就坐落在白云山中。有唐帽山、城顶子山的唐代古城,明代的洪门寺、保安寺;清代的三官庙、岳王庙等景点。?

汤岗子温泉

汤岗子温泉是全国四大康复中心之一。温泉环境优雅,矿泉水清澈透明,除有消渴、解热、健胃作用外,在医疗上也广为应用。水内含有钾、镁、钠、硫等化学元素,对慢性消化不良、吞酸、便秘、慢性肝炎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病均有疗效。

三岔河湿地

三岔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浑河、大辽河、太子河三条河流的交汇处,面积5400公顷,以水域、草甸、滩涂、水稻田为主,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共有263种植物,578种动物在这里繁衍生息。海狸、黑鹳、大鸨、丹顶鹤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这里自由自在地栖息。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海城市》

铁岭民族

关于锡伯族的族源,占主流的是鲜卑说、女真说,持女真说的学者还具体指出锡伯族源于女真瓜尔佳氏苏完部,此外,也有学者认为,锡伯族最早起源于高车人色古尔氏,发源于贝加尔湖南部的苏古尔湖,公元429年,北魏太武帝远征高车后,始迁嫩江流域。

据史料记载,锡伯国原是金朝所封之国,都城在锡都,即喜都,又称苏完城、苏完颜城,今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元末没落,于明朝第二次称国号,最终于明末衰退。

“从金天辅六年(1122年)至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双阳锡伯国共存在466年。金代的锡伯国是由锡伯人、四部中的小黄头女真部被金廷迁入双阳后创建而形成的。

“锡伯部强盛时,永吉、磐石、桦甸、伊通以及长春、吉林两市的边缘地带,皆为其领地。”所谓海西四部,即扈伦四部(叶赫、辉发、哈达、乌拉),就是锡伯国(扈伦国)。

扩展资料:

历史上,锡伯族是个很少有人知晓、名不见经传的弱小民族,却有20多种不同的称呼和写法。如在西汉末年被称为须卜;东汉以后又被称为鲜卑、西卑、犀纰、胥纰、私比、师比等;北魏、隋、唐、宋时期则被称为室韦、失韦、失围;

元代和明代前期被称为失必、失必儿;明朝后期和清代史书中,则把这个民族的族称写成实伯、斜婆、洗白、史伯、西伯、西北、席百、席北、席伯、锡北、锡卜、锡伯等。

锡伯二字最早出现在清太祖实录中关于乌拉部克锡纳都督被杀后,其孙“逃往锡伯部绥哈城”的记载,以后陆续见诸于《圣武记》等史籍中。

此后的史书中,用锡伯二字的越来越多,辛亥革命以后基本统一使用锡伯二字。但锡伯族家谱中仍有使用西北等字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认定民族成分时,使用了“锡伯”二字,这才有了统一规范的用字。

百度百科-锡伯族

铁岭是民族世居地,明代为海西女真、建州女真、蒙古、汉等各民族聚居地区。现为辽宁省民族重点地区之一。全市共有31个民族,即:汉、满、锡伯、朝鲜、回、蒙、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侗、瑶、白、土家、傣、黎、僳僳、畲、哈尼、高山、水、达斡尔、仫老、仡老、俄罗斯、鄂温克、鄂伦春、赫哲族。

 少数民族 64.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3%,名列全省第三位;其中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5个,即满族、锡伯族、朝鲜族、回族、蒙古族。少数民族遍布全市城乡,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全市有民族聚居县2个,民族乡(镇)19个。

 开原市和西丰县是辽宁省少数民族聚居县。开原市少数民族人口36万人,占该市总人口的61.3%,在辽北各县(市)、区中少数民族人口最多,比例最高。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在全省各县(市)区中列第4位。开原市少数民族中,满族32.6万人,锡伯族1.8万人,朝鲜族0.8万人,回族0.5万人,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居铁岭市各县(市)、区之首。西丰县少数民族人口 16.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8.4%。其中满族16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7.5%。

 全市除19个民族乡外,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超过30%的乡镇38个。这些乡镇分布在开原市、西丰县和清河区,均是满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乡镇。

 全市1556个行政村,少数民族人口超过55%的民族聚居村519个。其中满族聚居村460个,朝鲜族聚居村17个,蒙古族聚居村2个,回族聚居村2个,锡伯族聚居村1个,联合民族聚居村39个。

 少数民族中满族人口最多,共有57.11万人,占全市人口的17%,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2.7%。主要分布在开原市和西丰县的各乡镇以及其他县的民族乡(镇),其他全市各城乡均有分散居住。除满族外,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还有锡伯族、朝鲜族、回族、蒙古族等。铁岭市的锡伯族人口在省和全国占重要地位,分别居第二位和第三位,锡伯族主要居住在开原市西部的几个乡镇和铁岭县腰堡镇、镇西堡镇。蒙古族大多居住在昌图县西部的几个乡镇,朝鲜族主要居住在开原市的开原镇、老城镇、城郊乡、八宝屯满族锡伯族朝鲜族乡及铁岭县的腰堡镇、凡河镇、双井子乡以及银州区龙山乡等水稻产区。回族居住的特点是主要集中在城镇,其中开原市的开原镇、老城镇、八棵树镇,西丰县城及银州区等地回族人口较多。

 铁岭市还有其他26个少数民族,人口不足千人,还有零散居住尚未识别的民族 和外国人加入中国籍的人口。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1008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