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蔬菜赚钱有多难?
做任何事业大家都想做大规模,一旦经营上了规模,就产生了边际效应,按说是规模越大,成本越低。
但是现阶段蔬菜种植业则呈现出了"负规模效应",随着种植规模扩大,涉及的细节越多,越容易出问题。很多人都说,搞蔬菜规模种植就像在赌博。
跨界从事蔬菜种植的企业很多,其中不乏其他行业里的成功人士。为什么跨进农业的大门后很难继续成功呢?为什么有时候蔬菜种植规模越大,却死得越快呢?
竞争者-成本-财务
蔬菜从业者基数特别大,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一家一户的种植户,通常是夫妻二人种植三五亩,他们起早贪黑、任劳任怨还不算工资,把种出来的农产品卖给农业经纪人(菜贩子)就算结束了,他们种植的土地大多是自家地,也有从自家地周边较低的租金租来的土地。
但是大户种植者流转农民的土地需要付租金,雇佣当地农民成为种植工人需要付工资。这里面的逻辑就出来了,规模种植户的成本是土地租金+人工工资+棚室折旧+农资种苗,而农民的成本中没有土地租金和人工工资。
更可叹的是很多规模种植大户现在依然采用传统方式进行种植,没有更多的产出和收益,种出来的蔬菜在市场中也没有成本优势。
结果规模越大,工人工资和土地租金越多,最后连年亏损的不在少数。
有专家分析了整个业务模型发现,一定要在市场上做工作,即通过直接对应市场终端,以此来提高收益,弥补生产成本的控制不足。
蔬菜产业链影响因素太多
种植业其实是一个产业链很长、涉及群体较多的行业,而这其中可变因素太多。种植业和工业不同,让我们举个生产椅子的工厂的例子:
一个工人每天工作8小时,可以生产100把椅子,那么他今天只上班4个小时,那么生产了50把椅子。或者说每生产一把合格的椅子,给2块钱,那么生产100把,这个工人就挣了200块钱,多劳多得。如果拿到市场上卖不掉,那么放在仓库里,它叫库存,有一天卖掉是可以折现的。如果售价不高,我们甚至还可以让工人少生产几把椅子来调节一下市场供需关系或者第二天直接改其他畅销型号。
但是在种植业,这些方法完全不能用了,99%的付出得到的回报都可能是0。在选地、建设、品种选择、育苗、管理、采收、包装、运输、销售中任何一个环节有问题,就可能全盘皆输。
同时,农产品的合格品定位不够清晰。以菜市场里的番茄为例,请问普通的中果型番茄,你说200g合格,那么100g的叫不叫合格,120g的呢?你能说120它不叫西红柿吗?但是不同的果子拿到市场上的价格差别很大。
同样生产1万斤西红柿,相差一两天上市,价格就会不同。如果今天生产的果实没有卖掉,那么它在短短几天内不叫库存,叫垃圾,想倒掉还要叫卫生费清理费的。多少蔬菜作物都是连续采收的,一旦开始采收,未来的几周甚至几个月是连续收获的,不能因为市场价格不好而停止。
选地、建设、品种选择
笔者见过很多蔬菜园区,是根据当地政府的扶持政策而不是自然环境而选择基地所在地。有些人建设大棚前自己都说不清自己的具体要求,不知道要建成什么样,建完了不知道怎么选择品种,种上蔬菜品种之后又不知道怎么管,种出来的又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一句话,没有市场考察,极端盲目。
秋冬、越冬是很多蔬菜种植基地的主要茬口,同时也是管理难度最大的茬口,因此这一茬蔬菜尤其需要选择优良的种苗。为了提高种植户的种苗水平,下面我就从如何选种、购种时的注意事项、栽培技巧等方面为大家进行介绍吧!
如何挑选优良种苗,避免上当受骗?1、提前定苗
很多种植户喜欢种植的时候才去买苗,往往买不到适龄壮苗。
2、从正常渠道购苗
现在有些不良厂商为了降低成本,存在使用种子接穗、砧木等以次充好甚至使用假冒伪劣产品的情况,还有一些厂商异地调苗也不管品种是否适应,甚至苗子都不经过检疫,直接卖给种植户。
3、仔细签好合同
保存好单据,做到出现问题时有据可查。选择实力雄厚、信誉好的种苗公司。好的种苗公司拥有优良种质资源,先进的育苗设施、设备,成熟的育苗技术,良好的信誉,因此能最大程度保证种苗质量。
栽培前的一些注意事项1、合理安排种植茬口
露地蔬菜既要注意避开气象灾害和病虫害高发期,又要注意防止因播期过于集中,影响合理安排劳动用工,造成集中采收供过于求。
设施蔬菜要注重按照目标市场蔬菜价格变化规律、当地冬春气候特点、不同棚室的结构性能,合理安排秋延后栽培和秋冬茬、冬春茬生产及其品种结构。
2、推行集约化育苗
秋冬蔬菜生产前期正值夏秋之交,气象灾害和病虫害多发高发,采取保护设施进行集约化育苗,可以有效抗灾减灾、节约用种、节省工本,保证种植质量。
栽培管理上,你需要注意这些1、光照管理
应积极采取措施增加设施内的光照,应坚持清洁膜面,注意及时落蔓并摘除病叶、老叶,增加通风和透光,有条件的还可进行人工补光。
2、温度管理
晚秋和初冬季节,气候不太冷,设施蔬菜白天要防止高温热害,夜间要防止温度偏高徒长。冬季日光温室大棚的保温覆盖物应严格控制揭盖时间。上午卷起保温覆盖物后,以室内温度不明显下降为适宜时间;下午在室内温度降至20℃时放下保温覆盖物为适宜时间,尽量减少夜间的热量散失。
3、肥水管理
秋分以前,要及时浇水、适当追肥,促苗早发快长。秋分至寒露,要加大肥水供给,促进优质高产。寒露以后,要停止施肥、适当控制浇水,但设施秋延后和秋冬茬、冬春茬果菜生长仍然旺盛,要保证充足的肥水供给。入冬以后,应严格控制肥水,特别是大雪至大寒期间,要坚持不旱不浇水,选寒流刚过的晴天上午浇小水,水温不能低于10℃,并尽量少追肥。入春天气转暖后,适当增加水肥供给。
4、气体管理
有机肥使用量不足或无土栽培的设施蔬菜,应增施二氧化碳气肥,使设施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达到适宜水平。严冬季节设施栽培通风量小,不宜大量追施尿素和铵态氮肥,以免发生缺素症和氨气中毒。同时,在中午气温较高时应注意通风换气,排除保护地内的有害气体。
5、植株调整
设施果菜的种植密度一般都显著大于露地,一定要加强植株调整,防止郁蔽遮光。冬季连续阴雨雪雾霾天气出现频率高的地区,设施蔬菜要注意适当疏花疏果,适时早采收,以防植株因负担过重而早衰。
病虫害防治方法1、农艺防控
主要是因地制宜综合应用远缘轮作、水旱轮作,嫁接换根,适龄壮苗,膜下滴灌,水肥气热协调促控,以及冲施微生物菌肥、氨基酸寡糖等,增加根系活性,提高植株抗逆能力等农艺防治措施。
2、物理防控
采用长效流滴消雾功能膜薄膜、避雨棚、遮阳网、防虫网覆盖预防病虫害,采用黄蓝板和频振杀虫灯等诱杀蚜虫、粉虱、蓟马和鳞翅目害虫,采用地面全覆盖、高温闷棚、空间电场和加强蓄热保温、通风排湿措施等防治低温高湿病害。
积极示范推广生物食诱剂。还可以喷施26.9%石英水剂(硅鲨),在蔬菜表面形成二氧化硅晶体层作为物理屏障,有效阻止病菌侵入危害。草害严重的田块,应覆盖黑色、黑白双面、银黑双面地膜除草。积极示范推广臭氧生物垃圾处理和臭氧消毒防病技术装备。
3、生物防控
因地制宜示范推广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白粉虱和应用性诱剂、生物农药等措施防控病虫害。
4、合理应用化学防控技术
包括选用高效低毒短残效期农药、雾化度高的施药药械和适时对症用药,禁止使用高毒长残效期农药,严格安全间隔期。
5、土壤消毒修复技术
采用棉隆或石灰氮等处理土壤,覆盖农用高阻隔膜防治土传病害,并使用微生物菌剂或生物菌肥修复土壤生态系统。增施秸秆和秸秆源肥料,配合使用土壤调节剂,提升地力水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1010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