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气雾栽培蔬菜,一个12*100的大棚

气雾栽培项目投入产出估算

气雾栽培蔬菜,一个12*100的大棚

因为建设材料的价格各个地方不同,所以不好估算。

在亳州当地建设一座8m×100m的标准温室大棚快繁基地,造价是每平方米80~200元,之所以差距这么大,是因为所选的建设材料有差别。下面作具体分析:

阳光板的价格差距也很大,每平方米40~120元,我们一般选用70元/㎡的那一种就可以了,价格太低的那种不适合温室大棚使用,太高档的那种又没有必要使用。大棚专用无滴膜的价格大约每平方米10元。

设备当中温室专用全自动温控仪也可以用时控开关代替,进行半自动化控制,不过要设置一定数量的灵敏温度计,并按时查看。通风降温排湿加热设备可以采用湿帘与空调设备,当然成本较高,但效果较好,也可以采用通风窗与加温管道设备,成本较低,但效果不太好,可以根据情况选用。

手电钻、电烙铁、电焊机、切割机、钢卷尺、量角器、生料带和铁丝14#,这些设备器材只有在建设基地时才用到,其它时间基本用不到,可以由施工人员自带,但如果考虑到平时基地维护方便,也可以购置。

基地内路面硬化可以采用园林绿化砖,这样看起来美观;也可以采用普通砖头,但表面粗糙,需要用水泥砂浆抹面。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就可以了。

高压雾化喷头可以采用超声波雾化喷头,也可以采用农业高压喷雾器喷头,一般采用农业高压喷雾器喷头就可以了。

三级供水管道、三通及弯管等可以采用热镀锌钢管材质的,这种材质的耐用,而且以后可以完整无损拆卸,便于维护,但是成本较高;也可以采用PVC材质的,这种材质轻便,易安装,且成本较低,但是这种管材一旦安装完成以后,就不能完整无损拆卸了,不易于维护。

其它的设备和器材都是必备的,不能互相替代了。

根据以上分析在亳州地区建设一座普通的8m×100m标准温室大棚快繁基地的造价(包括设备费用、材料费用和人工费用)大约需要6万元,建设工期(包括混凝土凝固期)大约需要4个月。

看起来建设成本是高了点,但是,采用这种模式快繁,空间利用率和复种指数可以得到大幅度提高。这里一亩地的产量,相当于常规土壤栽培产量的5~6倍,也就是说,这种快繁基地的投入只是常规土培育苗基地投入的1/5~1/6,也可以说,一亩地快繁基地的投入与5~6亩地土培育苗基地的投入相当。

另外,工厂化集约化的管理模式,使劳动力成本投入也大大降低,只需常规土培育苗的1/6~1/8。常规土培育苗,日常管理每亩地至少需要4~6人,而采用智能化操作的快繁基地,每亩地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了。

再加上智能化快繁基地采用营养液往复循环利用零排放管理,所以,用水量只有常规土壤栽培相同产量的1/20左右,用肥量只有常规土壤栽培的1/3左右。并且在智能化条件下,植物生长潜能得到巨大发挥,生长速度大大加快,快繁周期大大缩短。也就是说,经营一亩智能化快繁基地的产量相当于经营5~6亩常规土培育苗基地的产量。并且智能化快繁基地产出的苗生长茁壮,是净根苗,移栽后基本没有缓苗期。这是常规土壤栽培无法相比的。

这里以气雾栽培蔬菜为例,作一简要说明。

经营10亩地的气雾栽培蔬菜产量,至少相当于经营50亩常规土壤栽培蔬菜的产量,而且气雾栽培蔬菜的品质可以达到绿色食品标准,这是常规土壤栽培蔬菜不能比的,自然价格就高,按照当前国内市场行情来看,气雾栽培蔬菜平均价格是土壤栽培蔬菜平均价格的3倍左右。以平均价格计算,至少每公斤价格可达10元以上,以亩产蔬菜最低产量20吨计算(气雾栽培叶菜类亩产量可达30吨),折合产值,每亩就是20万元,10亩就是200万元。每亩智能化快繁基地的年运行管理成本大约需要2万元,10亩就是20万元。这样,扣除征地费用、人工费用,运行成本费用及基础建设费用等以后,10亩智能化快繁基地运行一年,最多一年半就可以收回成本,其效益与效率是目前所有栽培模式中回报最快效益最高的模式,

另外,更为重要的是,目前高科技农业正以全新的概念,独特的方式展现出无穷的炫彩夺目的魅力,如果再把它与休闲娱乐、观光旅游等有机结合在一起,会吸引更多的休闲娱乐观光旅游消费者,这样产生的其他方面的效应与效益是无法估量的。不管是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都能达到比传统农业更高的回报率。

虽然近些年我国的蔬菜栽培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水资源缺乏、水肥供应不同步,这些问题依然制约着着我国蔬菜栽培水平的发展和进一步提高。在温室大棚蔬菜的实际栽培中,我们一方面要继续提高蔬菜的产量,另一方面又需要防止因过量施用化肥和施肥方式不当等引起的土壤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之处是运用科学合理的手段,调控水肥的供应,使之与蔬菜的需水、需肥规律相匹配,从而达到节水省肥料,在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同时,降低成本投入,最终提高经济效益,而温室大棚蔬菜栽培滴灌施肥技术在目前来说就是最好的选择。

一、温室大棚蔬菜栽培滴灌技术的优势

滴灌,就是我们常说的滴水灌溉,由于灌溉时能够将水分和肥料养分均匀地输送至蔬菜的根系附近,因此,具有众多优势。

1、节水、节肥、省工

滴灌属于局部灌溉和全管道输水,能够根据蔬菜的需要精确地进行输送水肥,这样,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水分和养分因渗漏等而造成的损失,从而使水肥的利用率大幅度提高。一般来说,采用滴灌系统进行灌溉,普遍要比大水漫灌省水40左右,有些需水量小的蔬菜品种节水量最高可达85%。

滴灌的时候,还可以把肥料溶解后注入灌溉系统,使肥料养分均匀的施到蔬菜根系附近,实现水肥同步。所以,滴灌还可以大大提高肥料利用率,节省化肥施用量。

滴灌施肥系统利于管网供水,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能够节省劳动力投入,省工、省时。

2、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与蔓延

由于滴灌是局部灌溉,水肥是通过一滴一滴的输送向根系附近,对地温的保持和回升不会产生剧烈冲击,而且能够明显的降低温室大棚内的湿度。我们都知道,温室大棚许多病虫害的发生温湿度是一个很大的原因,因此,采用滴灌系统进行灌溉和施肥,能明显减少蔬菜病虫害的发生,进而还可以减少农药的用量。

3、保持土壤结构、促进蔬菜生长

传统的大水漫灌,温室大棚里的灌水量很大,温室大棚里的土壤就会受到冲刷、压实和侵蚀,土壤就会产生严重的板结现象,不利于蔬菜的生长。而滴灌属于微量灌溉,水分缓慢地渗入土壤,对土壤结构影响不大,并能形成适宜的土壤水、肥、热环境,从而有利于蔬菜的生长。

温室大棚蔬菜栽培滴灌系统设备组成

温室大棚蔬菜滴灌系统的设备构成并不复杂,农民朋友们在购买了整套设备之后,可以自己安装。整个温室大棚滴灌施肥系统主要由水源、水泵、施肥系统、过滤系统、输水管网等设备组成。

1、水泵

水泵的作用是把水抽上来,并且给水流加压,加到滴灌系统所需要的压力后,输送给输水管道。用水井做水源的滴灌系统,一般用小型潜水泵。

2、施肥设备

温室大棚滴灌施肥系统使用的施肥器,有比例施肥泵、柱塞式施肥泵和文丘里施肥器。但是,对于温室大棚滴灌系统来说,最合适的还是文丘里施肥器。文丘里施肥器与供水管道控制阀门并联连接,正常灌水的时候,控制阀门打开的,水流通过供水管道,进入滴灌系统,当我们需要施肥的时候,就把控制阀门关小,这样,控制阀门前后,就会产生压差,水流在压差的作用下进入文丘里施肥器的支管,当水流经过文丘里管的时候会产生真空吸力,把容器中的肥料溶液通过水流带入后面的管道中。

3、过滤系统

过滤系统在施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过滤灌灌水中的杂质,避免堵塞滴灌系统。过滤设备一般安装在施肥器的后面,这样,就能把肥料溶液中的杂质也过滤掉。大滴灌系统常用的过滤器有网式过滤器和叠片式过滤。

4、输水管网

这些设备系统的联合运作,需要一个更为稳定的系统配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那就是输水管网。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滴灌系统的输水管网主要分为主管、支管和滴灌管。

(1)、主管

从水泵到温室大棚的管道,主管一般施用聚氯乙烯塑料管,该材料的管道具有抗腐蚀、柔韧性较好、内壁光滑、重量轻等优点。对于大棚滴灌方式来说,一般选用管径为80~100㎜做主。

(2)、支管

支管在滴灌系统中起着控制滴灌带长度的作用,支管一般使用聚乙烯软管。常用的支管管径为40~50㎜。支管每隔一定的长度设一个出水口,用来和滴灌管连接。

(3)、滴灌带或滴灌管

温室大棚滴灌施肥系统最末一级管道,是滴灌带或滴灌管。作用是将管道里的水均匀而稳定地输送到根系附近的土壤中,从而满足蔬菜生长发育的需要。挑选滴灌带或滴灌管的时候,一般要看两个数据:滴头流量和滴孔间距。

滴头流量:滴头流量就是正常工作压力下每小时每个喷头的滴水量。滴灌带或滴灌管滴头流量从每小时1.5L到每小时4L都有。如果蔬菜需水量量大,就选择滴头流量较大的滴灌带;如果蔬菜需水量小,就选择滴头流量较小的滴灌带。

滴孔间距:滴灌带或者滴灌管它们滴孔的间距有10㎝、20㎝、30㎝几个规格,可以根据种植蔬菜的株距进行选择。株距小就跳间距小的滴灌带,株距大就挑间距大的滴灌带。

5、管道连接件

管道连接件也是滴灌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按照滴灌设计要求,把管道连接成一定的网络形状。管道连接件有直通、弯头、三通、异形接头等等。选择管道连接件的时候,主要是考虑是否与管道匹配合适。

我们在了解了整个滴灌系统的组成部分及作用,接下来就要把各部分有效地布局和安装起来。布局的设计要抓住实用方便,而安装则需要兼顾耐用。

温室大棚蔬菜栽培滴灌系统的布局与安装

温室大棚蔬菜栽培滴灌系统输配管网安装之前,首先要做好规划。

1、主管布局安装

首先来设计主管道的布局,主管铺设要尽量顺直,并且要尽量减少转折。聚氯乙烯塑料管的缺点是受到阳光照射时容易老化,冬季气温较低的时候容易冻裂。所以,要把聚氯乙烯管埋到冻土层以下,这样就能解决老化和冻裂的问题。主管和支管之间要安装施肥器和过滤器,施肥器安装在过滤器的前面,两者之间的位置不能弄反。

2、支管布局安装

支管连接出水管道和滴灌管。支管在温室大棚里的布局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布局,是针对温室大棚大棚长度在60m以内的,蔬菜南北垄种植的模式设计的。这样的大棚施肥器和过滤器都安装在大棚的一端,支管沿着大棚里的人行道从东往西或者从西往东铺设。

第二种布局,是针对温室大棚大棚长度为60~100m,蔬菜南北垄种植的模式设计的,这样的大棚长度太长,如果一支支管铺过去,保证不了末端的水压,所以,支管要从中间向两边分,用开关控制两边的滴灌管进行轮灌。

第三种布局,温室大棚呈东西走向,长度在80m以内,但是蔬菜是东西垄种植的这种方式。支管布置在大棚的一端,支管比较短,但是每一条滴灌管都比较长。为了不影响工作,支管一般沿着温室大棚的过道铺设,支管铺设的时候一定要顺直平整,支管顶面要和垄面平齐或者略微稍高于垄面,从而保证水流通畅。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1012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