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枯病是水稻栽种普遍的病害,该如何防治?
水稻纹枯病是水稻纹枯病的主要病原。在常规条件下观察,菌丝开始时无色,成熟时出现淡褐色菌核。核盘菌具有较强的抗逆性,能在各种恶劣环境中生存,是水稻纹枯病大面积蔓延的主要诱导病原菌。此外,水稻种植密度过大、水肥管理不当、药物防治措施不合理都会导致纹枯病,影响防治效果。
水稻纹枯病是由高温高湿引起的一种病害。 当种植区田间温度高于25℃,相对湿度高于90%时,病害传播速度会加快。水稻种植田长期积水和高湿度为纹枯病大面积发生和蔓延提供了基础条件。如果在施肥管理过程中添加过多的氮肥,幼苗的分蘖会提前关闭,从而促进纹枯病的发生。在正常种植的情况下,不同品种的实际抗病性和发病率是不同的。高秆水稻品种发病率较低,而矮秆水稻发病率较高。水稻纹枯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原菌的菌核在种植土壤、秸秆患病部位和杂草中越冬,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春季栽培时,大多数越冬成功的菌核会浮在水面上,然后附着在水稻植株上。通过实际研究可以看出,籼稻植株的蜡质保护层较厚,硅化物较多,所以实际抗病性较好,其次是粳稻,糯米实际抗病性最差。农家肥是主要的基肥,应根据土地的肥力适当补充化肥。原理是控制氮肥,增加磷钾肥。
追肥以分蘖肥为主,宜在秧苗返青插田后7 ~ 10天进行,宜早不宜迟。施肥量约占施肥水平的20%。水稻纹枯病在发病初期发展缓慢,后期发展迅速。为了控制疾病,及时施用农药是必要的。分蘖期,当病团率达到5% ~ 10%时,即可开始药物防治。该病在大胎儿孕穗期和抽穗期发展迅速,因此有必要加强防治,控制病害的发展。常规药物可采用水喷雾,如井冈霉素粉剂、苯丙环唑乳油、己唑醇悬浮剂等,每次必须连续使用2次,第二次用药应在第一次用药后每7天用药一次,以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此外,施药时应多加一点水,这样可以向植物的中下部喷洒足够的药液,提高防治效果。
都好。龙灯爱增美(芸苔素内酯)调节生长,抗逆,龙灯宝秀(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快速补充N、P、K等微量元素,碧护是国际上将植物化感作用从理论走向实际应用的先行者,是安全高效的最新纯天然农药。龙灯爱增美和碧护在水稻苗床都好。苗床(miáochuáng)是用于培育植物秧苗的小块土地。分露天苗床和室内苗床。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1040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