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安康著名绿茶资料

安康市紫阳县的紫阳富硒茶很有名的

安康著名绿茶资料

来源

陕西紫阳多山多水,物产丰富,紫阳茶便是其中最知名的一种。紫阳在上古巴国时期产茶,西汉时期出现茶叶贸易,唐朝时山南茶列为贡品,宋、明时期以茶易马,逼得茶农“昼夜制茶不休,男废耕,女废织”;清朝时在一大批地方文人的鼓噪下,紫阳茶成为稀罕灵奇之物。“自昔岭南春独早,清明已煮紫阳茶”,仅此一句,紫阳茶就该列为神品了。在人类历史上,恐怕只有紫阳以茶作为形象大使而名缰利锁。

历史

史料记载:在东汉末年,佛教传入紫阳时,紫阳茶和紫阳茶文化便开始萌芽并逐渐兴盛。僧侣坐禅讲经由于佛规而不能饮酒,饮茶提神醒脑是最好的办法。寺院来客不敬酒只敬茶,这种待客方式先被民间接受,进而传入官府。此后,为进贡而兴植的茶园就陆续产生,其规模不断增大。

唐代,山南茶叶作为金州(今安康)“土贡”,成为献给朝廷的山珍。紫阳是山南茶的主要产区,采摘、制作、饮用的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陕南茶文化。陕南茶不仅作为宫廷官吏享用的天然饮料,也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陆续进入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日常饮食之中。紫阳茶风味独特,是西北人民的嗜好品和生活必需品,也是茶区人民换取食盐等生活用品的山货特产。大量的茶叶销售到西北地区,不断增强和加深了汉族人民与少数民族同胞的联系和交往,成为汉族和少数民族团结共济的纽带。

明代《茶法》的制定与实施,朝廷实行以茶易马,巩固边防,刺激和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出现了“其民昼夜沼茶不休,男废耕,女废织”的繁忙景象。后因茶税苛重,民不聊生,在古金牛茶区(今宁强)出现了拔茶植桑的现象,外地茶客越过集散地——汉中、西乡,直达紫阳“买茶装蓖”。故至清代,兴安知府叶世卓为紫阳茶写下了“自昔岭南春独早,清明已煮紫阳茶”,再次印证了紫阳茶的辉煌。

大自然赋予了紫阳山水以灵气,紫阳人传承了紫阳茶的兴盛和发展,也传承了紫阳茶文化的更大发展

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紫阳茶伴随紫阳人走了半个世纪的辉煌。当地各级党委、政府十分注重紫阳茶的发展壮大。国家也对紫阳茶叶生产给予了投资和许多支持,通过不懈努力,紫阳茶叶迈向了新的发展时期,到20世纪末,茶业占据了农村经济增长的主导地位,产量、规模挤进了全省前列。茶叶科研项目一次又一次的攻关和茶叶制作水平的不断改进和提高,茶叶名声美誉国际国外。著名营养学家于若木给予紫阳茶“紫阳茶富硒抗癌,色香味俱佳,系茶中珍品”的科学定位。

21世纪初,紫阳茶又通过了国家惟一原产地保护认证。紫阳人不仅对种茶、制茶探索和积累了经验,而且,生产规模不断壮大,成为农民增收的领军产业。随着每年一次茶文化节的成功举办,紫阳茶文化找到了更深的内涵和更高的定位。

“春到茶山一片新”,是对紫阳茶现实状况的生动地描述。走进紫阳,满山遍野翠绿翠绿的茶山让人目不暇接,茶园散发出温馨,茶树长出了嫩芽,姑娘们采撷鲜绿,歌声、笑声像在身边又仿佛在天际,时起时落,此起彼伏。看完茶山,听足了山歌,闲坐下来,茶山姑娘们精湛的茶艺表演让你大饱眼福,在欢快的音乐伴奏下,姑娘们把紫阳人的豪爽、热情、朴实、大方充分展示出来。此情此景,阳光是暖的,山歌是暖的,姑娘的心是暖的。暖,承载着生命之树,承载着紫阳的希望和未来。山、树的本体里便涌现了紫阳茶的盛况。

耳听紫阳茶文化的音符,再放眼山上,茶乡文化正灿灿然然的迎风绽放。

“无忧何必去饮酒,清静常品紫阳茶”,贾平凹先生以此评价昭示世人。

紫阳盛产茶叶,山上、村口、路边,处处可见。特别是每年清明前后,一片茶树连着一片茶树,远看就像一团团绿色的云朵在山前飘荡。一群群健美活泼的紫阳村姑,或拎竹篮,或背背篓,两手翻飞于丛丛绿荫云上。姑娘们连采茶连唱歌,茶歌阵阵,清脆悦耳,这情景融合了天籁、地籁、人籁,真像一幅幅优美的巴山图画。

紫阳地处陕南的安康市,汉江中游,巴山北麓,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若追本溯源,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已经在紫阳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紫阳县建立于1512年,距今也有近五百年的历史。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独特的紫阳茶。早在唐代,紫阳茶已经成为朝廷贡品。春分刚过,尤其是清明前后,紫阳的茶农就开始采摘茶叶,而茶的采摘、制作、饮用水平也日渐提高,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陕南茶文化。著名作家贾平凹曾经写过一联:无忧何必要饮酒,清静常品紫阳茶,意在说明紫阳茶的不同凡响。

特征

紫阳茶品种多样,我尤喜欢喝“紫阳银针”茶。这种茶外形如梭似毫,汤香茶靓,清香四溢。若泡入杯中,茶的芽头在徐徐展开时呈现奇迹,叶片齐齐向上,立于杯中,就如同长在枝丫上一般,这种茶正应了苏东坡的一句诗:“从来佳茗似佳人”,真是色、香、叶俱全,品一口,真叫人心旷神怡。

生活在茶乡的紫阳人视茶如宝,以茶形成了独特的风俗习惯,客人登门,待客首先取出好茶,要么就是“紫阳银针”,要么就是“紫阳毛尖”。“紫阳毛尖”这种茶,外形秀美,白毫显露,色泽翠绿,汤色清澈,醇香宜人,好客的紫阳人用它招待客人,以表其丰厚的敬重之意。

功效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硒是人体生命必须的微量元素,缺硒会使健康遭到严重损害。紫阳是仅见的富硒密集区,这样的地方全国只有两处。紫阳境内广泛分布着我国少见的富硒岩层,含硒量高达5.66—32.06ppm。饮用天然富硒茶是一种简便易行、经济实惠又无任何副作用的补硒方法。

品茶

在紫阳品茶,至少要过三道水,这样才能品出真味。初品,会觉得味较淡,淡过之后,又有些小苦,再品,苦中含香,味极浓郁,放在舌上有点舍不得下咽,入肚之后,一股沁人的凉意油然而生,再品一次,茶味更是越来越香,丝丝缕缕绕鼻旋肺,让人越发回味无穷。

紫阳县城多茶馆,南来北往的客人进得门来,老板便笑脸相迎,看座,寒暄几句。然后便提壶在手,滚沸的开水如银练泻下,茶叶已在碗中雾散尽是不翻滚,客人就能品味到清香可口的紫阳富硒茶了。品完了茶,茶的美味便会永久留在记忆之中,足够你回味一辈子。

今天小编辑给各位分享安康旅游景点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安康旅游景点排名前十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

安康旅游景点排行榜

1、汉江石泉古城景区

石泉古县城石泉县有着悠久的历史,石泉古属梁州、庸国,西魏废帝元年(公元525年)定名石泉,因县城南石隙多泉而得名。石泉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主要活动在汉江沿岸,被历史学家划为“仰韶文化”区域。

夏属梁州,商周属庸国,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属楚国、巴国和秦国,秦代属西城县,汉代和三国时期属安阳县,晋代后,几度易名为长乐县、永乐县,西魏废帝元年(公元552年),因县城石隙多泉,其水清冽,径流不息,改名石泉至今。

2、筒车湾休闲景区

筒车湾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秦岭南坡腹地,汶水河中游,宁陕县筒车湾镇,距宁陕县城约19公里,走西汉高速距西安126公里,年平均气温14℃,降雨量900~1100毫米之间,景区水资源丰富,并具有河、溪、瀑、泉、潭等多种水体景观。

筒车湾景区位于筒车湾镇,位于宁陕县西南部,距县城29公里,在建的西汉高速公路贯穿全镇26公里。该镇于1996年由原五龙乡、筒车湾乡、油房坳乡合并而成。

3、飞渡峡黄安坝景区

飞渡峡·黄安坝景区地处大巴山南麓,镶嵌在陕西省镇坪县和重庆市城口县毗连的原始森林夹角,距离镇坪县城42公里,距城口县城70公里。

绿色生态景区内300万亩高山草甸、原始森林、峡谷溪流、飞峡瀑布在陕西镇坪与重庆城0界大巴山深处错落有致排布,宽厚的原始风貌滤去一切人工修筑和世间纷繁,时光在这里陡然放缓,优美的自然风光和静谧的时光仿佛在这里重新排序,为人类量身定做,重新构筑形成独特的绿色养生天堂。

4、天宝梯彩农园景区

天宝梯彩农园位于安康市白河县仓上镇天宝村三组,总占地面积是6008亩,于2010年8月由白河县兴达公司投资建设,前期以“山上建园区,山下建社区,农民就地变工人”的天宝模式发展高山农业,2015年开始走农业向休闲观光旅游方向转变的路子,2016年8月1日以“大地艺术·梯彩天宝”为主题开展了旅游推介活动,迎接八方游客的到来。

5、蜀河古镇

蜀河古镇蜀河古镇位于蜀汉两水交汇之处,地处两省三县交通枢纽,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西达川汉、北上关中、南下鄂西、东进中原,是汉江上游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商贸重镇,素有“小汉口”之美称。

蜀河一名,最早可推为西周建立之处,周武王封藩屏周时,封蜀国于河南南阳以北,贫瘠积弱的蜀国迫于楚国的扩张,率民西迁,曾在此停留,故此得名。

安康旅游景点及介绍

安康旅游景点及介绍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北依秦岭,南靠巴山,安康物产丰富,人文历史雄厚,有着良好的旅游资源,安康是全国十大宜居小城,全国十大节庆城市,等多项荣誉,地处秦巴腹地,位于汉水之滨,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安康旅游景点及介绍,欢迎大家分享。

香溪洞

香溪洞在安康人眼里可是块福地,景区由香溪洞、三天门。文武山。蜈蚣岭和牛蹄岭五个景区组成,位于城南3公里新城办事处境内,香溪洞是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文化为一体的旅游胜地,这里云峰万仞。古木交荫,峰峦叠嶂凿岩开洞,洞成仙居。山底溪水清澈。如遇水涨湍急,悬帘挂布,极为壮观,夹岸山坡,野草香花,平铺如茵,特别有一种香花,名为“香团剌”,当地人称“七里香”,开黄白相间小花。花香浓郁,每逢春季二三月,漫山遍野都是此花。花随水转。香闻极远。香溪洞被陕西省评选为风景名胜区。

南宫山

南宫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岚皋县东部,是国家AAAA级旅游胜地,因主峰并排三峰构成笔架状,又称笔架山。其冰川地貌,集奇、险、野、秀、幽于一身,千姿百态、奇趣横生,主峰金顶海拔2267.4M,两侧遍地4.2亿年前火山多次喷发形成的石林,峥嵘嵯峨,鬼斧神工,姿态万千。到南宫山如不到金顶看日出,就会留下终生遗憾。

瀛湖

瀛湖是省级著名旅游胜地,位于市区西南18公里处的的天柱山脚下,是西北最大的绿色人工淡水湖,首先抢眼的是雄踞火石岩峡谷中岿然锁蛟龙的电站大坝,坝顶总长541.5米,坝高128米,故有“陕西第一坝”的美称。固若金汤,气势宏伟,引人瞩目。当泄洪时,飞瀑高悬,喷珠溅玉,雷霆万钧,蔚为壮观,万丈豪情油然而生。坝侧是久负盛名的佛教胜地天柱山白云寺,坝下不远是一座我国自行设计并建造的特大钢构斜拉桥,具有世界较先进水平。安康瀛湖是您和您家人理想的水上公园。

附:安康旅游特产

安康是中国最大的富硒区,且硒纯净、无不良矿物质伴生,富硒食品产量位居全国第一。其中紫阳富硒茶、平利绞股蓝、岚皋魔芋、白河木瓜被国家质监总局实施原产地域保护(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安康三宝

安康果林:桐油、蚕丝和冬桃。

安康矿产:金红石、沙金、重晶石。

汉阴:沙金、特大首乌、桑蚕茧。

石泉:桐油、蚕丝、栲胶。

宁陕:朱_、金丝猴、大熊猫。

岚皋:杜仲、藤器和生漆。

紫阳:金钱橘、巴山板石、富硒茶。

平利:茶叶、牛王漆、八仙党参。

镇坪:麝香、黄连、珙桐树。

旬阳:桐油、赤岸牛、汞矿贵州。

白河老三宝:构树、皮纸、龙须草。

白河新三宝:桐油、绿松石、白玉兰。

安康丝绸

蚕桑生产是安康传统经营项目,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2005年,全市桑园面积71.4万亩,占全国的6.3%;全年发种42.89万张,产茧量1580万公斤,占全国的0.3%;全市现有蚕种场3家,市蚕研所、蚕技站等二个事业单位也在制种,年生产蚕种能力50~60万张,居中国之首,85%的蚕种来源于当地;在90年代,安康有多家丝绸企业,但随着改革大潮的到来,许多丝绸企业因生产技术落后,经营不善,或制度等限制纷纷陷入经营困境。安康巴山丝绢、石泉天成丝业、平利众鑫茧丝化工三家,都是在原缫丝厂基础上改制成立的民营企业,随着消费者对丝绸产品的.喜爱,丝绸消费市场容量增大,经过大潮洗礼后的安康丝绸产业必将有更大的发展。

安康茶叶:

安康位于陕西省最南部,北靠秦岭,南倚巴山,汉江由西向东横贯其中,非常适宜于茶树的生长,是全国重点茶区之一。

安康茶树栽培历史悠久,历史上安康茶叶统称“陕青茶”,长期占居西北茶叶消费市场。2010年,安康市茶园面积达到43万亩,茶叶产量达到8800吨,实现产值近10亿元。富硒是陕西安康茶的最大特色,安康是全国两个富硒地区之一。安康市八县一区产茶,紫阳、平利、汉滨、岚皋、汉阴、石泉六县区为茶叶的主产县区。全市有106个乡镇、812个行政村、11万农户从事茶叶生产经营活动,有初精制加工厂320余家,先后开发研制出13种名茶,分别获得国际国内20多项质量大奖,紫阳、平利县先后获得“中国名茶之乡”殊荣和原产地保护认证。

安康冬桃,主产于距安康市50余公里、海拔520米的茨沟乡构家坝。现有桃树两万株,总产1万公斤以上。它以核小肉嫩,甘甜清脆,核肉不连,表面微红色,很耐贮存,傲霜斗雪成熟,雪花飘飘吃鲜桃,并具有其它水果所没有的冰糖味。同时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实为稀世宝,素有仙桃之美称。

宁陕豆腐干,色泽呈淡**或赤褐色,质地细腻,有筋丝和弹性,晶体发亮,带油润,气醇郁,咸度适宜,营养丰富,清香可口,有健脾胃、增食欲的功效。一般可直接食用,也可用油炸,是酒宴上的佳品。

白河木瓜,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木瓜又称香木瓜,万寿果,是该县的乡土品种,种植历史悠久。白河县是中国最大光皮木瓜生产基地之一。白河光皮木瓜色泽金黄、气味芳香,该县利用木瓜生产的木瓜酒、果醋也是该县具有竞争力的优特产品,市场反映良好。

;

安康市有什么著名景点?

香溪洞

香溪洞风景名胜区距安康市区3公里,南依巴山,北临汉水,分为香溪洞、三天门、文武山、蜈蚣山、牛蹄岭5个景区。山上有道观,始建于明成化初年。风景区周围山环峰绕,层峦叠嶂。山下溪流蜿蜒。山谷间野花香草,色彩绚丽。其中有花名为“香团刺”,花色黄白相间。阳春三月,花香远播,漫谷飘香,故名“香溪”。溯溪而上,谷狭山峭,悬石夹道。相传吕洞宾曾在此修道成仙。后人在此架桥筑楼,凿岩开洞,名之“香溪洞”。香溪洞为道教石窟。据现存碑文及地方志记载,创建已有500余年。历经各代增筑,楼台殿阁,桥梁洞府俱有。

瀛湖生态旅游景区

主要景点有特大斜拉桥、电站枢纽工程、天柱山、白云寺、玉兴岛、关平岛、牛郎织女石、汉代古墓等。瀛湖是省级风景区之一,位于安康市区西南18公里处的的天柱山脚下,是安康水电站建成后形成的西北地区最大的淡水人工湖,周长540公里,水域面积77.5平方公里。雄踞在火石岩峡谷中的电站大坝,坝顶总长541.5米,坝高128米,故有“陕西第一坝”的美称。每当泄洪时,飞瀑高悬,雷霆万钧,蔚为壮观。坝侧是久负盛名的佛教胜地天柱山白云寺,坝下不远处是一座我国自行设计并建造的特大钢构斜拉桥,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南宫山

南宫山景区位于陕西省岚皋县境内,是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地质公园,享有“云中净土,世间桃源”的美誉。南宫山是陕西拜佛、陕西旅游的绝佳去处,是西部最理想的度假休闲胜地。高僧大师在金顶圆寂百年真身不腐,世人称奇。北宋靖康年间(公元1126年),朝廷在此修建行宫,名曰“南宫”,遂有“南宫山”之称。至清代逐渐演变成佛教圣地。公元1820年七月初二,高僧达慈和法众达鉴同时在金顶圆寂,真身百年不腐,为南宫山增添了浓厚的神秘色彩。

筒车湾休闲景区

筒车湾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秦岭南坡腹地,汶水河中游,宁陕县筒车湾镇,距宁陕县城约19公里,走西汉高速距西安126公里,年平均气温14℃,降雨量900~1100毫米之间,景区水资源丰富,并具有河、溪、瀑、泉、潭等多种水体景观。筒车湾景区位于筒车湾镇,位于宁陕县西南部,距县城29公里,在建的西汉高速公路贯穿全镇26公里。该镇于1996年由原五龙乡、筒车湾乡、油房坳乡合并而成。筒车湾景区位于秦岭南坡腹地,汶水河中游,而汶水河由西北向东南流经景区,河道总长101.36公里,其中在景区内河道长12公里,流域面积约1.4平方公里,是宁陕县最大的河流。

天书峡景区

天书峡位于陕西省南端,大巴山主峰之一化龙山西北坡平利县城东南部八仙镇与正阳乡之间。该峡谷源出化龙山,峡谷长12.8公里,目前开发约25平方公里。因该峡谷曾是八仙修道处,世传八位仙人在巴山中-时,汇集天上奇书万卷,阅尽人间世俗万象,修成正果而云游四海后,让这些天书化成为奇石,堆放在山谷中。其岩石呈垂直节理,千层叠合,象似偌大书架上一层层、一叠叠的无字天书,隐藏着无法破译的天机,故名“天书峡”。天书峡原属独特自然封闭,相对原始的无人居住区,当地人俗称“黑老扒”,因十分荒野,又时常有虎、豹、黑熊等凶猛动物出现,一般无人敢随意进入。它带给人们一种的欲望。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1065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