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陇西中药材市场的加工产业

近年,陇西加工转化各类药材1.25万吨,产值2亿元,实现利税1000万元,中药材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带动作用,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拓展外销途径,提高出口创汇能力。产品研发步伐加快。企业积极引进国内先进的生产设备,改进生产技术,引进和培养人才,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研制生产出畅销的脱皮黄芪、黄(红)芪宽带片、党参片、党参条、甘草长片、当归单只片,开发出了党参醋、芦荟花粉胶囊、保健药膳、药茶、汤料等产品,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加工业园区建设成绩显著。文峰、首阳中药材加工园区批复立项投资企业36家,总投资7000万元,已有25家企业建成投产。

陇西中药材市场的加工产业

硫磺熏蒸作为一种流传上千年的中药传统加工方法,由于可能产生二氧化硫残留,对人体产生危害,已经被国家药监局明令禁止使用。但是,记者了解到,硫磺熏蒸在中药加工业内已经是一个“潜规则”,大部分中药材在种植户进行粗加工的时候就已经使用,而一些药商在后期的存储过程中还要采取硫磺熏蒸的方法,这样就造成了中药材二氧化硫含量过高。

虽然硫磺熏蒸的方法一直在使用,但是以前对于硫磺熏蒸的使用范围和硫磺使用数量上都有规定。近年来,有些不良商贩一味追求药材的卖相及延长存储时间,使用大量硫磺来熏制中药材。用硫磺过度熏制过的药材,色泽鲜艳好看,由于熏制中需要用到水,还能使药材增重。比如,用硫磺打湿熏蒸党参后,可以让药材中的含水量可高达20%~30%而不发霉。当归打湿后熏,最高时能使水分增加近70%,大大增加了药材的重量。这种过度使用的做法不仅违背原来的熏制理念,甚至给人体造成潜在的危害。

据悉,硫磺在熏蒸过程中会与氧结合,产生二氧化硫,医学研究已经证实,二氧化硫是对人体有损的物质,长期接触轻者会出现眼红、眼痛、流泪、失眠、头晕、呕吐、恶心、乏力等症状,严重的可能会出现反射性声门痉挛,说话能力下降、吞咽困难、憋气等症状,对人体的呼吸道黏膜、消化道黏膜有严重的损害作用,对肝肾功能也有直接的影响。如空气湿度较大,二氧化硫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反应,会产生亚硫酸使药材变色、变酸,饮片变色、变味。

有专家曾经做过实验,微量熏蒸的当归亚硫酸含量一般为20个ppm(百万分比浓度),对人体影响不大,但此前,检测过量熏蒸的药材时,甚至测出了3000~4000ppm的含量,令人震惊。

在陇西县当地的路边两旁药农院子中,几根竹竿、一片塑料薄膜搭起的熏硫棚随处可见。上百斤的当归扎成几捆直接搁在棚子里,经过高温蒸发的硫磺,混合着水蒸气,氤氲四溢,吞噬着帐篷的每一个角落。这种名为“熏硫”的加工工艺在当地非常流行。在当归出售之前,每过几天就要熏上一遍。

每年10月,当归收获后,当地农民就会将中草药清理晾干,再经过初步熏硫、轧扁、切片后,被运往安徽亳州等地的药材市场散至各地,最终流入各地的药店和医院的中药房。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1068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