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中国本地土生土长的蔬菜有那些?

1、白菜

中国本地土生土长的蔬菜有那些?

为中国原产蔬菜,栽培历史悠久,西安半坡遗址发现的白菜籽说明六、七千年前即有种植。魏晋时即已成为寻常人家中之普通大众蔬菜。

2、葱

古代称芤(音kōu)、茖(音gé非茗míng),又名菜伯、和事草等。最早记载始见于《而雅》:“葱生山中者名茖。”原产于中国西部山区,著名的葱岭(即今日之帕米尔高原一带)即因遍生野葱而得名。

3、冬瓜

为中国本土原产,其栽培史至少有二千多年。因成熟时,皮上有一层薄薄白霜,与冬季的霜雪相似,故称为冬瓜;又因其身形巨大,如枕头般,所以古时亦称为枕瓜。冬瓜在中国是老幼咸宜的家常瓜菜,栽种地域极为广泛,名称也多,如白瓜、水芝、濮瓜、蔬瓜、东瓜、白冬瓜等。

4、黄花菜

原名萱草,又称金针菜、忘忧花、宜男草、针针花、一日百合、丹棘、黄花菜、七星菜、安神菜等。黄花菜在中国的栽培历史悠久,可追溯至两千多年前,是国人喜吃的一种传统蔬菜。

5、蕹菜

俗名空心菜、藤藤菜、蕻菜、蓊菜、通心菜、竹叶菜等。有旱蕹、水蕹两种,旱蕹植于陆地,水蕹植于水面。其来历,有说中国自古栽培,西晋时即有书记载;但也有说为舶来品的,古人将其装于瓮中由国外经海路带回,“因瓮置宜”而故曰“瓮菜”。

6、韭菜

为中国特有蔬菜,栽培极早,距今最少已有三千多年,《四书》中皆有记载。《周礼》中说“豚春用韭”,说明先秦时的人们已经会做韭菜炒肉丝了。

您好?当今大多数都是与家庭为单位种植蔬菜,对于施肥来说,您可以向当地的土肥管理部门或厂家咨询,我是普通农民只知道一点点皮毛,在这里就不说了。我在网上找到一篇文章,有时间您看一下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供您参考:菜田土壤改良方案土壤是蔬菜优质高产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一旦土壤结构、土壤耕作层遭到破坏,土壤恶化,种植蔬菜就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仅蔬菜难以获得高产,而且会降低棚室的使用寿命。现阶段许多菜农对于蔬菜的病虫害都开始注意了,也开始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而对土壤恶化现象没有足够的重视。由此可以肯定,即使管理技术再高,病虫害防治再及时,但失去了土壤这个基础保障,棚室蔬菜仍然难以获取高产高效。因此说,只有重视土壤的保护,避免土壤恶化,棚室蔬菜才能高产高效,蔬菜棚室才能可持续利用。土壤恶化主要体现在土壤板结、盐渍化加重,微量元素缺乏,土壤菌群失调,土壤结构破坏等方面。一、土壤板结、盐渍化加重在我们大部分的菜区,都存在长期大量不合理施用化学肥料的现象,不但底肥化肥使用量大,而且追肥也是大量使用,甚至有的菜农只要浇水,肯定往地里面追肥,从来不会浇空水,这样就使的土壤团粒结构破坏严重,透气性降低,从而造成土壤板结。土壤板结对蔬菜的危害一是根系下扎困难,扎不下去;二是即使根系能扎下去,也会因土壤含氧量过低,根系得不到呼吸,出现沤根的现象。同时大量化肥的使用更加重了土壤的盐渍化,土壤盐害有轻重之分,初期地面有清霜而后发展到绿皮“青苔”,棚室内蔬菜尚为正常;中度时地面出现许多块状的红色胶状物,干后变为“红霜”,棚室内蔬菜生长到中期出现点片萎蔫;土壤盐分过重时地面出现白色结晶“盐霜”,棚室内蔬菜定植后根系特别少,后期死秧加重。解决措施:目前解决土壤板结和盐渍化最好的措施是使用汽巴松土精,每亩地1公斤,使用时将松土精兑20斤细沙撒施到蔬菜的根部附近,然后浇水即可。松土精的使用次数根据棚室种植蔬菜年数,4年以下棚室,每个生长季节使用一次即可;4年以上棚室每个生长季节需要使用二次。使用松土精后,通过松土精的物理作用,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使土壤疏松、透气,促进蔬菜根系下扎,这样才能保证蔬菜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达到“根深叶茂”的目的。二、土壤菌群失调土壤中微生物种类特别多,也就是咱们菜农们说的生物菌。正常来说,这些生物菌有一部分是有益菌,在土壤中起比较好的作用,改良根系生长的环境;还有一部分菌属于有害菌,包括病原菌和一些减产菌等,这些菌会引起许多的土传病害,轻的造成死秧、死苗,严重的直接导致减产。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土壤中病菌的数量越来越多,而有益菌是咱们菜农不知道补充的,这就导致了土壤菌群的失调,即土壤中病原菌太多了,有益菌太少了。也是为什么同样的种植管理水平,老棚室的产量没有新棚室产量高的原因。而且咱们菜农朋友们也都知道了菜田种几年之后地里病菌多了,但怎么解决却没有法,只是在蔬菜种植前,往地里面撒施点多菌灵、甲托或是敌克松之类的杀菌剂,来解决解决心理问题,但改变不了实质性的问题。解决措施:要想解决土壤菌群失调的问题,单靠使用杀菌剂来杀死土壤里面病菌的法是行不通的,只能想法补充土壤里面有益菌的数量,使土壤当中的有益菌和有害菌重新达到一个平衡,就不会影响蔬菜的长势了。目前补充土壤有益菌最好的法有两种:一是使用益微增产菌,每亩使用500克+550克助剂(助剂的目的是养菌),兑土60—80斤,根据地块情况,一个生长季节使用1—2次,第一次在定植时撒在定植沟或定植穴里穴施或沟施,第二次在生长中期撒在蔬菜根部附近浇小水冲施;二是使用荷兰科伯特生产的特锐菌剂,灌根处理,每1000棵苗用特锐菌剂30克,每个生长季节使用2次,也能很好的解决重茬问题。三、微量元素缺乏连作是蔬菜种植的普遍现象,然而连年种植蔬菜容易造成土壤养分的偏耗,特别是硼、锌、铁等微量元素,而生产中咱们菜农只知道往地里面施氮磷钾肥,没有使用微量元素的习惯,就是用也不知道用什么样的,往往花了钱起不到理想的效果,很多是无效的,因此菜田得不到及时补充,致使土壤中微量元素日渐减少,由此引发的缺素症越来越严重,这些生理性的缺素症也大大影响了蔬菜的生长发育,产量减少、品质下降。解决措施:由于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率特别低,所以补充起来特别难。一是要选对产品,二是选好使用时间,三是掌握用量。底施或追施汽巴硼锌肥+瑞绿+瑞培钙。汽巴硼锌肥补硼补锌,每亩用量为150—300克;瑞绿补铁,每亩地用量50克;瑞培钙补钙,每亩用量200克。可均匀搅拌到其它肥料中共同施入。四、土壤团粒结构破坏危害:土壤团粒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土壤肥力的水平和利用价值。但这种结构特别的不稳定,无论是浇水还是施肥,都会造成团粒结构的破坏。尤其是不合理的浇水,次数多、水量大,不但更加重了土壤结构破坏,还会使地温下降、棚室内湿度上升,从而也加重了病害的发生。解决措施:要降低浇水对土壤结构的破坏只有减少浇水次数,可以在蔬菜定植时每亩穴施阿可吸300—400克,利用阿可吸保水的特性可以大大的降低浇水次数,减少对土壤的破坏,还能降低棚室内的湿度。总之,土壤改良是一个系统性的措施,必须综合起来共同应用,这样才能让咱们的土壤达到最佳状态,给我们的蔬菜创造一个良好的根部生长环境,达到健康栽培的目的。谢谢您的提问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1081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