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为什么说中国是茶的故乡?

说中国是茶的故乡是因为世界各地的茶叶,均直接或间接来自中国。

为什么说中国是茶的故乡?

茶叶之路,亦是中国文化的传播之路。早在鸦片战争前,中国茶就风靡世界,当时出口茶叶的唯有中国,平均每年出口45万担,1867年出口增至131万担,占世界茶叶出口量的90%以上。

国人吃茶的历史要远溯到神农时代。《茶经》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神农氏是最早定居在汉水流域的农耕部族,在长期的农业实践中,人们发现了茶的功用。

《神农本草经》说:“神农尝百草以疗疾,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神农即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随着炎黄等各部族的融合,茶被传播到中原地区只是当时的茶还是作为菜食和药用。到了唐代,又传至日本和朝鲜,16世纪后被西方引进。

扩展资料:

种茶、饮茶、制茶最初出现在巴蜀地区

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伐纣时,巴蜀茶已作为进贡周室的贡品。《华阳国志·巴志》罗列的巴国进贡特产中就有茶;《蜀志》更明确记载:“南安、武阳皆出名茶”“什邡县,山出好茶”。南安即乐山,武阳是彭山江口镇;而雅安的蒙顶山茶则自汉代以来即为茶中上品,是中国最早的茶叶品牌。

辞赋家王褒在《僮约》中有“烹茶尽具”“武阳买茶”之句,说明在西汉时期,茶已经是成都人常用的饮品。

2001年,苏坡乡曾出土战国晚期8件小口圜底釜,皆为煮茶器具;更有意思的是漆器中有一种饮茶的单耳杯,与作为酒具的双耳杯明显不同,说明饮茶已不像饮酒那样庄重,而是一件寻常的休闲活动。

古蜀人不仅最先种茶、制茶、饮茶,并且也最早把茶饮推向民间。而北方人饮茶则是秦以后的事:“自秦人取蜀后,始有茗饮之事。”到晋代,成都人吃茶已是很普遍的事。傅咸《司隶教》载:“闻南市有蜀姬作茶粥卖”,这正是成都茶铺的萌芽。

作为茶的故乡,成都当然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以茶的文字为例,唐以前,代表茶的字主要有五个:荼、_、_、茗、_。其中“_”是川南一带对茶的称呼,扬雄说:“蜀西南人谓茶曰_。”“_”出自司马相如《凡将篇》,称_诧。

“茶”在汉代已出现,最早记录在文献中的便是《僮约》,也即是说四川人首创了茶字,只是到唐玄宗所撰《开元文字音义》才固定下来,而《茶经》问世,最终使“茶”走向了统一。

中国网-茶的传播

中新网-中国茶叶博物馆开龙井新馆成最全“世界茶”展示之地

中新网-四川雅安蒙顶山茶为中国最早茶叶品牌

茶叶的故乡是云南的西双版纳,人工栽培茶树的最早文字记载始于西汉的蒙山茶。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为云南省下辖自治州,位于云南省南端。西双版纳,古代傣语为“勐巴拉那西”,意为“理想而神奇的乐土”,这里以美丽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是镶嵌在祖国南疆的一颗璀璨明珠。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有占全国1/4的动物和1/6的植物,是名副其实的“动物王国”和“植物王国”,是中国的热点旅游城市之一。特有的节日“泼水节”于每年4月中旬举行,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的游客参与。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1129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