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立枯病有哪些症状及如何防治?
水稻立枯病主要有幼芽腐死和立针基腐等症状。芽腐是在出土前或者刚出土时发生,幼芽或幼根变褐色,芽扭曲腐烂而死。针腐多发生于立针期到2叶期,病苗中心枯黄,叶片不展,茎基较软易折,根变成黄褐色。从出苗到插秧的整个育秧阶段均可发病,但离乳期发病最重。水稻立枯病一般可通过土壤调酸、生态防治和药剂防治等进行防治。将土壤pH调到4.5~5.5,可有效减少旱育秧立枯病地发生。在东北地区,把调酸作为防治立枯病的主要措施;通过控制床内温度、床土水分状况、合理施肥以及床土消毒等措施也可有效防治立枯病地发生。防治立枯病的药剂有敌磺钠和稻瘟灵等,也可用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浸种。
水稻立枯病是育秧期间威胁较大的主要病害之一,多由不良环境诱致土壤中致病真菌寄生所致,每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尤其是旱育秧和抛秧,严重的造成秧苗不足,延误农时以致影响水稻产量。
水稻立枯病主要有以下4种类型(1)芽腐:在种子或芽基部有白色或粉色霉层;(2)基腐:病苗心叶枯黄,基部变褐变软;(3)卷叶黄枯:心叶卷曲逐渐萎蔫枯黄,根变褐、茎基部变褐、甚至软腐,拔苗时易连根拔起或心叶易折断,在苗床中间部分成簇成片发生;(4)青枯:多发生在3叶期前后,病秧先不吐水,后突然成簇成片青枯,心叶或上部叶卷成绺针状,略呈青灰色,其它症状同黄枯。
水稻立枯病的防治:目前防治立枯病仍以敌克松的效果为最好。预防浓度为6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700倍液(1两药兑水35公斤);在3叶期出现零星卷叶或无风的早晨出现零星秧苗叶尖端无水珠时,应及时用药抢治,抢治用药浓度为300-500倍液(1两药兑水15-25公斤)进行喷雾。
*注意两点:一是对原药要进行两次稀释,先用容器对原药粉进行稀释后,再倒入喷雾器水箱进行第二次完全稀释;二是喷雾时间应在下午5时后进行,避免药物强光下分解。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1131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