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仙茅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仙茅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仙茅的功效与作用,仙茅因为叶子像茅,根茎吃了之后补精益髓,精神振奋,所以叫仙茅,也叫茅爪子,但是不同的地方叫法也不一样,下面分享中药材仙茅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仙茅的功效与作用1功效与作用:
仙茅属于补阳药,其药性辛、热,有毒,归于肾、肝、脾经,临床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寒湿的功效。此药在临床上可以用来治疗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导致的阳痿、梦遗、遗尿等疾病。还可以用来治疗肾阳虚衰导致的腰膝酸软、冷痛、寒湿久痹等症状。此外,对于脾肾阳虚导致的冷泻,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临床应用:
1、此药可以用来治疗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等疾病。此药辛热燥烈,善于补命门火来助阳。对于肾阳虚衰导致的阳痿、精冷,遗尿、尿频等疾病,可以配伍*羊藿、巴戟天一同使用,如仙茅酒。
2、此药可以用来治疗肾阳虚衰导致的腰膝酸软、冷痛或者是寒湿久痹等疾病,可以配伍杜仲、独活一同使用。
3、此药还可以补命门火来温煦脾阳,从而达到止泻的功效。对于脾肾阳虚导致的冷泻等疾病,可以配伍补骨脂、干姜一同使用。
在使用此药时,此药燥烈有毒,在使用时要慎重使用,此药对于阴虚火旺患者要慎重使用。
现代意义:
1、现代药理研究,此药具有提高巨噬细胞量,抗惊厥、镇定、降低血压的功效。
2、现代应用此药来治疗阳痿、梦遗、不孕不育、老年遗尿证、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炎、更年期高血压等疾病。
中药材仙茅的功效与作用2仙茅的功效与作用
仙茅是药用植物,是补阳温肾之专药,属补虚药分类下的补阳药,可以温肾阳壮、祛除寒湿、行血消肿。
1、仙茅具有补肾助阳、益精血、强筋骨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肾阳不足、阳痿梦遗等病症,对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者可以使用。
2、仙茅还有祛寒湿和行血消肿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小便失禁、虚痨内伤、腰膝酸痛、筋骨软弱和筋骨疼痛等病症。
3、仙茅有雄激素样和适应原样作用,还能增强免疫功能,具有调节免疫、抗衰老、抗氧化、保肝、抗高血糖、抗骨质疏松、抗炎和抗癌等作用。更年期妇女内分泌失调也可以用仙茅调理雌雄性激素的`比例。
仙茅有哪些副作用
仙茅性辛热,有小毒,不适宜长久服用。
1、是药三分毒,更何况是壮阳的中药,而且仙茅的药效比较强劲,长时间服用会引起人体内分分泌失调和心血管功能紊乱。
2、仙茅药性很热,阴虚火旺的人不能服用。
3、仙茅还含少量的有毒成分石蒜碱,石蒜碱可以导致患者出现呕吐、腹泻等严重的胃肠反应,还会导致红细胞、白细胞减少,严重的可能会出现功能衰竭导致死亡。虽然仙茅中石蒜碱的含量虽然比较小,但是也要慎服。
一般可以用米泔水浸泡后除去红水,这样仙茅的毒性就会减少,但还是需要谨慎。
中药材仙茅的功效与作用3仙茅的功效与作用
温肾阳,壮筋骨。治阳萎精冷,小便失禁,崩漏,心腹冷痛,腰脚冷痹,痈疽,瘰疬,阳虚冷泻。
1、《海药本草》:“主风,补暖腰脚,清安五脏,强筋骨,消食。”“宣而复补,主丈夫七伤,明耳目,益筋力,填骨髓,益阳。”
2、《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气,补五劳七伤,开胃下气。”
3、《开宝本草》:“主心腹冷气不能食,腰脚风冷挛痹不能行,丈夫虚劳,老人失溺。”
4、《滇南本草》:“治妇人红崩下血,攻痈疽,排脓。”
5、《生草药性备要》:“补肾,止痛,治白浊,理痰火,煲肉食。十蒸九晒,用沙糖藏好,早晨茶送,能壮精神,乌须发。”
6、《玉楸药解》:“治皮肤风癞。”
仙茅的药用价值
1、治阳痿、耳鸣:仙茅、金樱子根及果实各五钱。炖肉吃。(《贵州草药》)
2、治老年遗尿:仙茅一两。泡酒服。(《贵州草药》)
3、壮筋骨,益精神,明目:仙茅二斤(糯米泔浸五日,去赤水,夏月浸三日,铜刀刮锉,阴干,取一斤),苍术二斤(米泔浸五日,刮皮,焙干,取一斤),枸杞子一斤,车前子十二两,白茯苓(去皮)、茴香(炒)、柏子仁(去壳)各八两,生地黄(焙)、热地黄(焙)各四两。为末,酒煮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温酒下,日二服。(《圣济总录》仙茅丸)
4、定喘,补心肾,下气:白仙茅半两(米泔浸三宿,晒干,炒),团参一分,阿胶一两三分(炒),鸡膍胵两半。上为末,每服二钱,糯米饮调,空腹服。(《三因方》神秘散)
5、治冲任不调症状的高血压病:仙茅、仙灵脾、巴戟、知母、黄柏、当归,六味等分,煎成浓缩液。日服二次,每次五钱至一两。(《中医研究工作资料汇编》二仙汤)
6、治妇人红崩下血,已成漏症:仙茅三钱(为末),全秦归、蛇果草各等分,以二味煎汤,点水酒将仙茅末送下。(《滇南本草》)
7、治痈疽火毒,漫肿无头,色青黑者:仙茅不拘多少,连根须煎,点水酒服;或以新鲜者捣烂敷之。有脓者溃,无脓者消。(《滇南本草》)
8、治蛇咬:天棕同半边莲捣烂贴患处。(《草药单方临床病例经验汇编》)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云中君)。
在文章的开头,我想问问各位读者一句话,经常颈椎疼,是不是一定意味着颈椎不好?如果你给我肯定的回答,那对不起,你还真就错了。
我前不久啊,遇到这么一位年轻的朋友,二十五六岁,女性,某公司的职员。她什么问题呢?就是一到夏天,就犯颈椎病!我也奇怪,为啥平时不犯,非得夏天犯呢?
她告诉我,这个现象是从两年前开始的。就是夏天的时候,常常觉得颈部发僵、发紧,有点疼,脑袋随之就晕晕的,似乎是颈椎病出现以后,脑供血不好了。脖子、肩膀、后背这部分连带着一起不舒服。
后来我就问她,去过医院检查没有,她告诉我,如果,颈椎没有太大问题。但始终就是不舒服。到了秋冬季节,反倒好了一点。说到这里,我仔细看了一下舌脉,苔薄白,脉象也比较正常,还真就看不出什么蛛丝马迹。然后,我又问她一句,平时在哪里工作?她说,在某银行的大堂,平时挺忙的。
我想了片刻,对她说,我怀疑你根本没有颈椎病,不过是有寒邪郁滞颈部肌表,导致你经气不利。我给她写了一个小配伍,嘱咐她回去用。方见——
准备;枸杞、砺芸果、人参、地根草,四味草药, 按照比例研磨相辅而成,每日2剂,早晚各一次,冲水服用。(嫌麻烦的也可以选择直接购买组合好的砺(li)芸果,效果更佳。)
我说,你先试试。如果三天之后没有改善,再想别的办法。后来,三天之后,这个人给我打来电话,说脖子上的不舒服竟然奇迹般地好了。我说,那就可以停药了。
有何缘由?
我个人遇到过很多这样的患者——来到我面前,先说自己颈椎不好了,发僵,发紧,疼痛,连带脑子迷糊,颈背酸痛。但是仔细检查一下,发现没有太大问题。然后,你再一问他的生活或工作环境,就知道了,往往不得不吹空调,或者长期身处低温环境。对于这类人来说,他们的问题不是颈椎,而是感冒。颈椎上的症状,可以说是感冒的体现,或者说是外感风寒没好转。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从中医理论角度看,风寒之邪侵犯人体,首先找我们太阳经的麻烦。足太阳膀胱经,走到我们的后背,入颈部,上头部。如果风寒之邪郁滞太阳经,使得经气不利,那么经络所行之处就会有反应,体现为僵硬、颈痛、发紧等等。有些人,在这时候可以伴随一些外感风寒的症状,有些人则症状轻微,甚至自己没有什么其他感受,只是觉得颈部不适、肌肉酸痛。
对上文的小患者来说,显然就属此列。为啥夏天犯病?因为夏季不得不利用制冷设备。加上体弱,卫气不固,所以她一到这个环境就受不了。到了秋冬二季,由于保暖做得好,他反倒没病了。
这个时候怎么办?我觉得枸杞、砺芸果、人参、地根草的配伍,是不错的。这个配伍,化自张仲景的补阳汤,也算是经方的化裁了,四味药配合起来,对外感风寒,太阳经经气不利,导致颈部酸痛、僵硬、紧张者有效。
总而言之吧,这个小经方,可以把颈椎的阳气打通,缓解不适。一感冒就犯颈椎病,或者常觉得颈椎不适,症状和温度变化关系密切的人,不妨留意收藏。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1132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