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为什么长在水里
水稻可以长在水里是因为其内部有气腔,气腔会将水稻的叶片、茎秆以及根部等部分全部连接起来,整个植株就像一根插在水里的吸管,氧气将通过这些气腔到达水底的根部,但水面的高度如果超过了叶片,水稻会无法呼吸。
水稻所结子实即稻谷,稻谷脱去颖壳后称糙米,糙米碾去米糠层即可得到大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以大米为主食。水稻除可食用外,还可以酿酒、制糖作工业原料,稻壳和稻秆可以作为牲畜饲料。
中国水稻主产区主要是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东北地区。水稻属于直接经济作物,大米饭是中国居民的主食,目前国内的水稻种植面积常规稻是2.45亿亩,而杂交稻的种植面积是2亿亩。
扩展资料:
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对土壤要求不严,但是水稻土最好。幼苗发芽最低温度10~12℃,最适28~32℃。
分蘖期日均20℃以上,穗分化适温30℃左右;低温使枝梗和颖花分化延长。抽穗适温25~35℃。开花最适温30℃左右,低于20℃或高于40℃,授粉受严重影响。
相对湿度50~90%为宜。穗分化至灌浆盛期是结实关键期;营养状况平衡和高光效的群体,对提高结实率和粒重意义重大。抽穗结实期需大量水分和矿质营养。
在传统的农作物栽培中,人们普遍流传着“水不能旱种、旱不能水植”的顺口溜。在农作物的栽培书上,人们把农作物的根系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根系,就是有明显的主根,而长得较长。如白菜、甘蓝、萝卜、油菜等,它们非常适应在干旱的土壤中种植,因此也叫旱地作物。另一类是须根系,植物的主根较短,或者不明显,侧根或不定根很发达,如水稻、小麦、苜蓿、大葱、草莓等。这些作物,有的适合旱地种植,有的适合水田种植。
可是,中国水稻研究所的科技人员,针对植物能否在水上种植之谜问题,从1989年开始进行探索性试验研究,其目的是:①探讨设计一种能支持植物从幼苗生长直至成熟收割载用的浮体;②探索供给水上种植植物根系生长所需要的物质途径和施肥方法;③摸索一套能适合水上种植并高产稳产的栽培技术和措施。1989年,试验初步获得成功。1990年,他们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进和完善。特别是连续两年水上种植的水稻平均亩产达到400公斤以上,为了不使这些种植水稻的泡沫塑料浮体闲着,秋季又在浮体上种植了小麦、油菜、草莓等旱地作物,结果也一举获得了成功。更为奇妙的是油菜作物,它属于直根系旱地生长植物,主根能从浮体的打孔眼中一直长到沟底,最长的主根达3米左右长,几乎是沟有多深,根有多长,这在国际科学界从未有过报道。
过去,人们只做过这样的试验,如果把油菜、小麦、草莓等旱地作物,像水稻、荸荠等水田作物一样种在水田里,不久就会烂根死亡。那么,油菜、小麦等旱地作物为什么能在水面浮体上种植,而且它们的根系长年累月泡在江河湖泊之中,这水中又有那些要素使它们的根系不发黑和腐烂呢?这至今仍然是个难解之谜。
植物水上种植的研究成功,不仅为缓解我国因人口持续增长、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粮食日趋紧张的矛盾找到新的出路。同时,也为我国大面积地利用和开发水面,推动植物水上种植的科学理论,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1133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