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立秋蔬菜种植有哪些病害,如何防治,防治方法

立秋后,蔬菜容易出现一些病害,如不科学管理,将严重影响蔬菜质量和产量。

立秋蔬菜种植有哪些病害,如何防治,防治方法

那么,立秋蔬菜种植有哪些病害呢?该如何防治呢?防治方法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立秋蔬菜种植有哪些病害1、霜霉病霜霉病为低温高湿型病害,由鞭毛菌亚门卵菌纲真菌侵染所致,病菌的生长发育温度为20~25℃,空气相对湿度83%以上,叶面有水滴或水膜。

防治措施如下:农业防治:优先选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保护地采用滴灌、膜下暗灌技术;9点后室内温度上升加速,此时关闭通风口,使棚室内温度快速提升至34℃,并将室内温度维持在33-34℃,以高温降低室内空气湿度,抑制该病发生;收获后彻底清理病株残体,带出田外深埋;生物防治: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寡雄腐霉20克/亩进行预防和防治。

化学防治:发病初期选用25%吡唑嘧菌酯乳油2500倍液、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每5-7天1次,连续3次。

施用农药时,请穿防护服,施用方法参照产品标签上标明的剂量、施用时间和安全间隔期等。

2、白粉病白粉病是蔬菜常发生的病害,由子囊菌亚门真菌引起,病菌侵染适温10~15℃,分生孢子的发芽和侵入适宜相对湿度90%~95%,但无水或低湿也可发芽侵入,当高温干旱与高温高湿交替出现时,病害极易流行。

防治措施如下:早期防。

白粉病菌落在叶片上即可发芽侵入,1天叶片表面就可长出菌丝体,5天侵染处形成白色菌丝丛的病斑,7天病斑老熟并产生分生抱子飞散传播。

此时病菌繁殖数量快,病害流行也快。

所以,在病害发生初期进防治是十分重要的。

午前防。

白粉病菌分饱子产生温度为15-30°C,相对湿度要求80%以上,在气温升高,湿度适宜并有微风时,分生孢子大量产生并飞散。

所以,防治时喷药掌握在抱子未被吹散的上午,同时也能兼治后期的侵入。

3、叶霉病叶霉病近年逐渐成为温室的主要病害之一,是由半知菌亚门的真菌引起。

叶霉病病菌生长发育的适温度为20~25℃。

一般气温22℃上下,相对湿度90%以上,有利于病源侵染和病害发生,从开始发病到普遍病只需15天左右。

防治措施如下:注意调控环境:叶霉病在温度20-25℃,湿度85%以上时发病快,尤其是早晚叶片结露时间长时发病重,因此,需要严格控制棚室的温湿度,尤其是湿度方面,要根据天气情况,勤通风,多通风,大限度降低棚室湿度,早上拉草帘后要放10-20分钟小风,排出棚内湿气及废气,减少叶片结露。

生菜是常见的一种蔬菜,在种植生菜的过程中会有一些病虫害,所以要进行防治,这种蔬菜营养美味,所以在种植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一些方式方法才能够让生菜的质量提高。

在种植生菜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菜青虫或者是蚜虫,这两种害虫是需要提前防治的,否则会影响生菜的生长,如果防治过晚叶片就会受到污染,从而生菜的质量就会降低,可以通过农药进行防治,提前喷洒。也会出现斑潜阴这种害虫也是比较厉害的,需要尽早发现,尽早防治,可以用阿维菌素乳油进行防治,每一个星期喷洒一次,这样的农药连续两周就可以了,不仅对这种害虫有防治效果,对蚜虫也有防治效果,一般只需要将农药喷洒在生菜的表面,就可以将害虫诱杀。

也可能会出现霜霉病的情况,主要是因为田间地头的湿度比较大或者是通风不良,接近地面的叶片容易出现霜霉病,要合理的管控水分,也要合理的密植,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所以要控制水分,将田间的湿度降低,还要将已经感染的植株拔除。当这种菜在发病初期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双酶威水利这种溶液喷洒,有防治效果。

也可能会出现软腐病,特别是在发病初期的时候用甲基硫菌灵可以防治,每10天喷洒一次,严重的时候可以10天喷洒两次三次。灰霉病也是需要提前防治的,如果不提前防治会影响生态的整体生长,需要提前喷入一些粉尘剂,有预防的效果。是种植生菜经常出现的一些病虫害,需要掌握防治技巧,生菜才会长得嫩绿,口感变得更好,产量也会提高,所以在种植蔬菜的过程中,需要科学的方法。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1139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