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物育种上,如何抗寒性培育水稻新品种?请详细的回答(目标、程序等)
首先先要明白什么是水稻冷害, 在黑龙江省冷害分为两种:延迟性冷害 和障碍性冷害。
延迟性冷害:在水稻生育期发生低温,延长了水稻发育。
障碍性冷害:在水稻颖花分化期到抽穗期受到低温影响,导致水稻不灌浆从而减产。
1.耐寒性品种选育:收集耐寒性优良的品系 ,与目标改良的品系杂交(耐寒性属于隐性基因所控制。)
2.建立耐冷性试验田:采用中期深水灌溉法(孕穗期开始到完熟),鉴定圃水温18度±0.2度 选穗标准为剑叶叶枕与倒二叶叶枕距离-4~+2cm 。温度计放法:入水口 以及出水口各放温度计两根 池中间各放两枚 。 切记选用田地面积不宜过大。
调查:没两小时观察温度计,并记录温度。
评价标准:空壳率 :1级 10%以下 2级 10-20% 3级20-30% 筛选 1-2级品系。
苗期耐寒:(针对直播品种选育) 利用恒温发芽箱 18度 做发芽试验 并调查发芽情况以及发芽率
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问我。
17·3-14·5=2·8,答100斤水稻折耗2·8斤。
水稻种植业的特点
水稻种植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业,劳动强度大,需要投入大量劳动来精耕细作,东亚、东南亚、南亚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低。 农民一般从事手工劳动,虽然近一二十年来,利用电力进行灌溉、脱粒等发展较快,化肥、农药的使用量的逐步提高,但从总体上看,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还比较低 ;除日本在稻田机械化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外,亚洲其他国家水稻生产的机械化水平仍然很低。
水利工程大。 灌溉是水稻的生产基础。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对水稻的生产威胁和大。小农经营无力建设水利工程,需要政府的大力投资并组织水利工程的建设;
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农民在田里精耕细作,使稻谷的单位面积产量较高。但是由于生产规模小,每户稻谷的总产量不大,受传统观念及经济水平的制约,农民将收上来的稻谷的相当一部分留作自用,而送到市场上出售的稻谷有限;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1158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