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半岛的农业经营模式
朝鲜半岛有朝鲜韩国两个国家,农业概况也不尽相同,由于朝鲜相对封闭,所以资料较少。
朝鲜农业概况:
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和玉米,占粮食产量的一半以上, 其次是小麦、小米、马铃薯等。经济作物比重不大, 主要有棉花、亚麻、烟草、甜菜等。高丽人参驰名世界, 是传统出口产品, 主要分布在开城地区。水稻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
韩国农业概况:
韩国位于亚洲北纬34-38°的朝鲜半岛南半部,东濒日本海,西临黄海,东南与日本隔海相望。 总面积9.848万平方公里,陆地9.819万平方公里,1986年农用土地(214.1万公顷)中耕地199.1万公顷,多年生作物占地15万公顷。此外,永久性牧场8.4万公顷。全国森林面积650.5万公顷,占陆地面积的66.2%,农业区主要在庆尚北道与庆尚南道。地形特点是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山地多集中在北部和东部,平原则以西部和南部居多。韩国三面环海,海岸线长而曲折,河流大多注入黄海和南海。韩国海岸线总长为5259公里,东海岸总长415公里,海域广且深,潮差小,水产资源丰富,冬季不封冻,便于航行;西海岸总长为2600公里,曲折蜿蜓,海湾深,潮差大,海面岛屿密布;南海岸总长2244公里。 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夏温差较大,夏季8月平均气温25.4℃,最冷1月零下4.9℃。降水1259毫米。
1、小规模家庭经营占主要地位, 韩国农业属于小农体制下的家庭农业。1949年实行土地改革,土地回到了农民手中。但长期以来,经营规模小的问题一直未得到很好的解决。据统计,1992 年农业人口为570.7万人,农户164万。耕地面积207万公顷,平均每个农户1.26公顷。其中,约80%的农户的经营规模在1.5公顷以下。 以前,农户经营以种植水稻为主,现在逐渐向蔬菜、水果、花卉等经济作物及畜牧业发展。1994年,在155.8万农户中,以水稻收入为主的农户为91万,占总农户数的58.4%,比1993年减少了10.3万户;菜农为24万户,占总农户的15.4%,比1993年增加3.2万户;果农13.3万,占总农户的8.5%,比1993年增加4000户;从事畜牧业的农户有12.9万户,占总农户的8.3%,比1993年增加5.8万户。
2、重视农业科学技术,成功推进了绿色革命。1967年韩国科技人员用粳型和舢型水稻成功培育出IR667稻种,它比一般品种增产约30%,引起了政府的极大关注,并由此在全国掀起了以普及新稻种为中心的大米自给运动,开始了"绿色革命"。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新品种及其栽培技术迅速普及。加上政府提高了大米的收购价格,调整了生产结构,支持发展经济作物,农民的收入也得到了明显提高。绿色革命的实施,使水稻的单产和总产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1969~1977年间,韩国水稻产量从409万吨增加到601万吨,单产从每公顷3.5吨上升到4.9吨。1975年,韩国实现了大米自给的目标。目前韩国的水稻单产在世界上也处于领先的地位,1992年为每公顷6.3吨。
3、开展新村运动,促进农村综合发展。新村运动于1970年,几乎与绿色革命同时开展起来的。60年代未,韩国的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为了改变农业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状况,政府决定通过开展新村运动带动和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新村运动的前10年是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中心展开的,后来逐渐扩展到全国各条战线。绿色革命是通过农业科技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而新运动则是通过改变农村面貌,建设新农村,提高农民思想素质,培养勤勉、自强、团结、奉献的新农民来促进农村综合发展。 新村运动之所以得到迅速发展,其重要原因就是政府根据农民迫切要求,确定了把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提高农业生产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目标。新村运动使韩国农村和农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成功经验得到世界很多国家和联合国有关组织的关注,曾先后有120多个国家派有关人员参观学习。
4、农业出现衰退,农产品自给率下降。韩国经济的腾飞,是与美国的大量援助分不开的。在1946~1976年的30年里,美国的经济和军事援助总计高达127.4亿美元,其中包括通过"480公法"提供的剩余农产品,特别是粮食和棉花。物美价廉的进口农产品大量涌入,无疑对日趋弱小的韩国农业来说犹如雪上加霜。
蔬菜的生产方式有几种
主要看你主要种植什么品种?四川地区的光照本身就是蔬菜种植的瓶颈。四川和北方地区不同,冬季我们区域光照弱,对于有些蔬菜根本就达不到光照的要求。但是北方就不同,北方到了冬季虽然温度低,但是光照强,所以他们只要保证温度,光照是可以满足生产的,所以北方在冬季多采用日光温室。四川建大棚的主要是提早或延迟收获蔬菜,要生产反季节蔬菜的话不太现实,除非是建智能温室,并且有光照灯(为蔬菜提供光照)但这样造价太高了,而且现在全国交通这么发达,你根本竞争不过外地的反季节蔬菜。我建议你主要在茬口的安排和品种安排两个方面入手。提早或延迟生产的蔬菜和优良的品种一样的抢手。最后我简单说下四川地区大棚的利用吧,常用的是:模式一:早春茄果类的栽培,主要是辣椒、茄子和番茄。10月中旬在大棚辣椒、茄子育苗,次年2月下旬到3月上旬栽培。11月中旬番茄育苗,次年2月中旬栽培。模式二:早春黄瓜栽培,1月份2温床热育苗,3月上旬栽培。模式三:早春苦瓜栽培,2月中下旬温床育苗,3月中下旬栽培。另外还有丝瓜(同苦瓜时间相当)、早春莲花白、花椰菜等就不一一罗列。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充分利用蔬菜生产的时间差、空间差、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既能提高蔬菜种植水平,又能增长蔬菜的经济效益。在此向大家介绍蔬菜的几种高效栽培方法。
1.技术类:
(一)墙式栽培,是一种充分利用有效面积发展蔬菜种植的方法。用砖砌两路单墙,间距30厘米左右。间隔一定距离用钢筋搭接好,以免膨胀倒置墙体断裂,也可用其它材料做外柜架内垫薄膜,按一定比例留孔定植蔬菜,内填上肥土,定时定量施肥液即可。适于叶菜内矮壮蔬菜、藤蔓类蔬菜。
(二)立柱式栽培,是一种立体利用空间、节约用地的办法。用农膜或硬塑料制成圆柱形长袋,内盛基质。将立柱柱在墙上或挂在梁上,周边呈螺旋状排列开孔,大小约2.5—4厘米,植物从孔内定植,袋高一般1.5—2米,直径18—25厘米,此法适用于粗株矮小的植物或蔬菜。
(三)立体式栽培,先制成分层式框架,铺上木板、农膜、基质,在上面种植蔬菜。此法既有效利用空间,成倍增加了使用面积,又能软化蔬菜叶茎,使其更脆嫩。此法适应于蒜黄、韭黄及叶菜类蔬菜的软化栽培。即在少光或无光状态下不破坏其叶绿素,使蔬菜质地更鲜嫩,口感更好,进一步提高蔬菜质量档次。
(四)无土栽培,在培育容器内直接加入营养液或河砂中加入营养液栽培植物的方法。具有产量高、病害少、品质好、生长周期短的优点,而且成本低,无公害更是21世纪蔬菜种植的主流和方向,是最有前途的栽培模式。
2.技巧类:
(一)反季节栽培,故名思意,避开蔬菜盛产期即正常栽培季节和市场旺季,采用先进的管理措施。让蔬菜在不适宜的大气候条件下茁壮成长,从而收到较高的经济效益。
(二)软化栽培,即改变蔬菜生长环境,在其生长到一定程度时置于半暗环境中生长,破坏其叶绿素生成,使其质地柔软鲜脆,风味尤佳。
(三)延后栽培,采用人工培养措施,延缓植物生长周期,抑制老化,让蔬菜延后生长,待同品种蔬菜过市后供应上市。谋求更好的经济效益,竞争力略低于提早上市。
(四)促进栽培,是经济效益比较好的栽培技术,利用科学方法促进蔬菜早熟、提前上市。这是比较迎合人们喜欢吃新上市蔬菜的爱好,从而获取较高的收益。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1161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