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熬制多久可以喝
说到中药,一般都是医生写好药方,医师抓药取药,如果药程短,医院可以熬好,否则就需要自己回家熬制,那么熬中药一般需要多久呢?中药一般能放多久呢?
一般来说,熬中药时通常是先泡30分钟,浸泡的目的是因为植物类的中药多是干燥品,通过加水浸泡可使药材变软,组织细胞膨胀后恢复其天然状态,煎药时易于有效成分浸出,一般以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1-1.5小时。以根、种子、根茎、果实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2-3小时。泡好后大火煮开后小火再煮20分钟,滋补中药的话,要半个小时到40分钟。正常情况下,多数中药都是饭后半小时服用,有少数的滋补类中药,可以空腹或睡前服用。
熬好的中药可以隔天喝吗最好不要隔天喝。中药中含有蛋白质、糖类、淀粉、维生素、氨基酸以及各种酶、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煎煮时这些成分大部分溶解在汤液中,一般服用方法是将两次药液混合均匀后,再分数次在一日内服完,以确保药效前后一致。
如果隔夜服用,或存放过久再服用,药液中的酶便会因空气、温度、时间和细菌污染等因素的影响而分解减效。不但药效降低,还会滋生细菌,维生素、氨基酸、糖类、淀粉等有效成分亦会被细菌分泌的酵素所发酵,引起水解,导致药液发馊变质。服用这种变质药,不但无治疗效果,而且还会产生毒副作用。因此,凡服用自煎的中药汤剂者,宜当天煎煮当天服完,切忌放置过夜。
什么时候喝中药好
一般来说上午9时和下午3时左右,是机体吸收药物的“黄金时间”,为此此时服用中药最佳。
但不同药性的中药,讲究不同的服药时机。治疗虚症和肠胃病,应在饭前30~60分钟服用;而治疗心肺病和其他一般疾病,则通常在饭后30分钟服用为佳,以避免药物对肠胃产生刺激,减少副作用的产生;助消化或对肠胃有刺激的中药,也应饭后服用;而补益药和泻下通便的药物则宜饭前空腹服用。其中,通便药物如大黄、火麻仁等,宜在清晨或白天服用,避免在睡前或夜间服用;驱虫药也应在早上空腹服用,而安神药则应在睡前服用。
而且喝汤药不一定要“趁热”,中医理论认为,一般的中药汤剂应该“温服”,即药汤煎后立即滤出,在常温下放至30℃~37℃时再喝。
中药是各种动植物药材,纯天然的没有副作用,用水煎服可以起到治病消痛等的作用,而且有的中药还可以做成药膳来调理身体。中药里面多少都是有水分的,所以中药没来得及煎煮的,要妥善保存,不然受潮、发霉了就不好了,不仅会影响药效,甚至还会对身体带来负面影响。所以中药霉变了自然也是不能泡酒的?
中药霉变了可以泡酒吗发霉的中药肯定是不能用来泡酒的。不建议继续再用了。因为过期的中药不仅不能治愈疾病,而且还有副作用。 一般而言,中草药在到期后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一些中草药可以保存很长时间,效果更好。 而且,酒可以被消毒。没有霉变和变味的情况出现,都还可以喝的,但长了霉就不行了。
中药发霉了药效有影响吗如果中草药已经发霉了,那么代表药物已经变质了,其成分和功效就会改变。 它不仅没有治愈作用,而且还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中毒。这种情况建议不要在吃了。中药发霉后
建议将中药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而不是存放在潮湿的地方,例如厨房,或直接暴露在阳光下的地方,例如阳台。 通常,中药含有约10%的水。 如果放置在有阳光的地方,很容易蒸发掉药材中的水分,并影响药物的功效。 小包装的中药在外面有一个包装袋,因此水不会挥发,如果留在袋中很容易引起发霉。
如何判定中药材发霉中药材的保存时间与保存条件有关。 如果存放不当,中药材容易变色,变形,变味,蛀虫,发霉等。如果颜色改变,则药材的有效成分可能会减少甚至改变。 如果只是轻微的颜色变化,气味变化不大,并且没有霉菌和昆虫,那么仍然可以使用。 但是,建议不要使用颜色变化较大的颜色。
如果同一中药的气味发生变化,则意味着其中所含的挥发性成分(如挥发油)已经消失,药物的功效会降低甚至消失。 因此,最好尽快用完挥发油。 另外,最好不要使用中药材,因为它们会发生变形,蛀虫,发霉等现象。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1162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