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泡茶才算好?
随着大家对健康的关注,喝茶也越来越受到欢迎。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得许多人可以追求更好的茶。不过许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惑:明明是“很好”的茶,怎么泡出来也就那么回事呢?
这里,我们来深入地说说“泡茶”这件事。01
泡茶的实质
茶叶在制作的过程中,有一个工序叫做揉捻,就是以机械力作用于茶青,按压、揉搓,使叶片里的风味物质——如带来苦、涩、鲜、甜、香的物质——茶多酚、茶氨酸、咖啡因、果胶质和茶多糖类,一部分被带到了叶片表面,一部分保留在叶片中,这样在泡茶时,先是叶片表面的可溶性物质溶解在水里,继而叶片里面的物质移动到叶片表面,然后再溶解到水中,形成有一定黏稠度的、滋味丰富的茶汤。也就是说,泡茶,实际上是一个物质溶解的过程,水为溶剂,可溶性的风味物质为溶质,溶质溶解的量,决定了茶汤的浓度;溶解的速度,影响了茶的耐泡度;各种物质溶解得是否和谐,影响茶汤的适口性。
风味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量、溶解速度和平衡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茶叶的老嫩、茶条完整还是细碎、揉捻的紧结还是疏松,以及水浸出物总量的多少。当然也会受到水温、放多少茶叶、浸泡时间、甚至泡茶容器的形状等因素的影响,情况非常复杂,很难一言以蔽之。
以前,普通人家喝的茶叶,大多档次不高,原料相对比较成熟甚至粗老,叶片不容易吸水下沉,叶片里的可溶性物质少,且不容易溶解到水中,所以要多放茶叶,并且用刚烧开的沸水冲泡,才能泡出滋味。在那个物质不甚丰富的年代,食物的浓度高就意味着好啊!
现在,制茶技术不断精进,茶叶品种也很丰富,人们的茶叶消费意识和消费水平都提高了,各种档次的茶叶都能喝到,很多优质茶叶,一味地多放茶开水泡,并不利于风味的表达,茶汤浓强但协调不足。
要想每种茶叶都泡好喝,是要下点小功夫的,中国茶品种丰富,同一个品种恐怕还有好几个级别,需要反复冲泡实践比对,才能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方法,所谓熟能生巧嘛!
如果把泡茶比喻成一支交响乐队,那么泡茶者就是指挥,好喝的茶如同好听的乐曲,泡茶的过程,便是驾驭的过程。
02
怎样才能泡好茶
首先我们要确认,怎样才算把一泡茶“泡好”了。好喝、这款茶应有的品质特征表达出来了、好的风味能够维持相对长的时间,应该是“泡好”的三个基本指标。
泡好一款茶,首先要了解泡茶的“三要素”——置茶量、泡茶水温和浸泡时间。
初学泡茶的人经常为壶里放多少茶而发愁,茶叶放少了茶汤寡淡没滋味,放多了茶汤苦涩影响口感。泡茶高手常用“茶水比”这个术语来描述茶叶的用量,就是茶叶和水(其实是指茶具的容积)的比例。
在用专业器具和方法泡茶时,通常的茶水比在1:15—1:25之间,因茶叶特性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的绿茶、黄茶、白茶、红茶和花茶,可以选择1:25这个比例,即1克茶叶配25毫升的水。如果茶壶或盖杯的容积是100毫升,放4克茶叶,泡出的茶汤浓淡适中。乌龙茶和黑茶往往追求浓厚口味, 采用1:15茶水比的时候比较多。
如果是日常闷泡法泡茶,茶水比多在1:50—1:100之间,而煮茶呢,因为持续的高温,茶叶就要再少放一些,以1:150—1:200的茶水比为宜。
以上数据虽然精准,但也有不方便的地方,比如有时候我们无法得知泡茶壶的容积,就只好用简单的目测法,来确定放多少茶叶来。对于茶壶和茶杯来说,它的容积和高度是呈正比的,以容积不超过400毫升的壶或杯子为例,外形紧细或者近球形的茶,置茶量以铺满容器底部、厚度约0.5厘米为宜;如果比较疏松的茶,厚度在1-1.5厘米之间比较适中。
确定好茶叶量,泡茶水温也是有讲究的。通常形容不同水温的术语有:
高温水,指90-100℃的水;中温水,指90℃~80℃的水;低温水,指80℃以下的水。还有常温水、冰水等等。
大致的规律是,水温高,茶香明显,茶汤滋味浓强,容易显苦涩;水温低,茶香不高,茶汤滋味柔和但容易寡淡显水味。多数绿茶原料较嫩,咖啡因含量高,容易泡苦,用低温水泡比较好。红茶、白茶、花茶及黑茶,用中温水泡就很好喝,但像乌龙茶、普洱生茶和一些老茶,最好用高温水冲泡,才能使它们特有的风味尽情展现。对苦味和咖啡因比较敏感的人,可以尝试用温热水、甚至冰水来泡茶,损失一些香气,但茶汤几乎是不苦的。
总之,泡茶水温同烹饪的火候一样,可以根据茶叶特点和我们想要的风味进行调整。冬天泡茶,由于环境温度低、茶具散热快,泡茶水温可以比平时略高。刚从冰箱里取出的茶叶温度较低,第一泡的水温可以提升一个级别,第二泡恢复正常。如果茶叶比较碎,甚至茶末居多,泡茶水温可以降一个级别,减轻苦涩。
茶泡的好不好,和每一泡的浸泡时间有很大关系。在专业泡茶的场景中,当置茶量、水温都是固定值,浸泡时间便成了泡茶高手们的角力点,单位精确到秒。
绿茶、乌龙茶和普洱生茶,风味易受浸泡时间的影响,所以在练习冲泡这些茶的时候,要先学会心中默默数秒,有时候差四五秒,茶汤滋味就有很大差别。白茶、红茶和黑茶,对浸泡时间更宽容一些,浸泡40秒还是60秒,差别不是很大。总之,专业泡茶,是以“秒”为单位来计算泡茶时间的。
如果是日常闷泡法,茶叶放的少了,浸泡时间自然就要长一些,以分钟计,高温水冲泡的话,一般3-5分钟比较好喝。如果是冷泡,浸泡时间就要按小时计算了,1个小时—4个小时之间,茶汤比较容易好喝。
最后,茶叶耐不耐泡,即一定份量的茶叶,能跑几次、几水或几杯,其实是和茶叶等级、置茶量、水温和每一泡的浸泡时间有关,泡茶高手,常常能够把一款茶冲泡更多次数、茶汤依旧协调好喝,这是需要长期实践、不断比对琢磨,才能达到的境界。
03
泡茶最好用什么茶具
泡茶是个技术活儿,最终目的是借助适当的器具和方法,把茶水泡好喝。而喝茶又是一件生活化的事情,不同生活场景下,其实都可以泡茶喝茶,方法论上略作调整即可。
如果对茶叶进行专业品鉴,从色香味形各个方面鉴赏茶叶的美,可以用紫砂壶、瓷壶或瓷质泡茶盖碗来泡茶,紫砂壶保温又透气,比较容易把茶泡的香韵平衡、特质尽现。瓷质盖碗虽然持握上有一定难度,新手容易被烫到,但浸泡时间好掌握,揭盖闻香比较方便。瓷壶介于两者之间,虽然冲泡的表现力不如紫砂壶,但一把壶什么茶都能泡,维护上不用像紫砂壶那么小心翼翼,倒也是个巨大的优点。
如果在办公室泡茶,可以使用带过滤内芯的泡茶杯,茶叶放在滤芯内,泡上一两分钟可以把滤芯连茶叶一起取出来,此时的茶汤保持在一个适口的浓度,不会因为茶叶长时间浸泡在水中而变得浓度过高不好喝,这叫“茶水分离”。办公室的忙碌没有规律可循,有时候刚泡上一杯茶就去处理公务了,等想起来喝茶,这杯茶已经又苦又涩难以下咽了。所以,在办公室泡茶,宜使用可以茶水分离的泡茶杯,又不会显得太过高调。
日常生活中,人比较多的时候泡茶,可以用三才杯或者大容积的茶壶泡茶。三才杯指的是直接喝茶用的盖碗,每个人人手一杯,蓄水、饮用随个人心意,但三才杯不适合泡白茶或者乌龙一类叶片比较大或者舒展的茶叶,泡绿茶、红茶和花茶都还是不错的。大容积的茶壶,无论是瓷壶、紫砂壶还是玻璃壶、铁壶或银壶,聚会时使用比较方便,只要把置茶量和浸泡时间计算好,一次能泡出很多适口的茶汤,主宾从容。
出门在外,旅途劳顿,喝茶是一种很好的减轻疲劳、补充水分的方式。但是,旅行毕竟不方便携带易碎品,热水也不一定走哪儿都有,便携式的保温杯,就是大多数人的选择了。只要是正规产品,保温杯泡茶是安全的,只是茶叶长时间浸泡在高温水中,容易苦涩浓强。所以,旅途中用保温杯泡茶时,可以进行三个方面的调整,一是少放点茶叶,茶水比以1:250为宜,二是可以把保温杯里的水温调整到80°C以下,三是可以选择原叶袋泡茶,或者将茶叶装进无纺布小茶袋,再放到保温杯里冲泡,方便饮用和清理。另外,保温杯还特别适合做冷泡茶,尤其是盛夏时节,一口沁凉的冰茶入口,爽酷极了。
04
泡茶用什么水好
泡茶用水首先要符合食品安全中有关饮用水的要求,干净卫生,各项指标合格。从这点来说,在户外自然环境中接取的山泉水、湖泊溪流水这些没有经过净化和检测的水,泡茶时煮沸时间要稍微延长一点,而且这些水要随用随取随烧,不要储藏,以免微生物大量滋生。
泡茶的水对茶叶风味的影响主要在两个方面:硬度和酸碱值(pH值)。
水的硬度主要指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等的含量,包括碳酸盐硬度和非碳酸盐硬度。碳酸盐硬度:主要是由钙、镁的碳酸氢盐[Ca(HCO3)2、Mg(HCO3)2]所形成的硬度,这些硬度经加热之后可以分解成沉淀物从水中除去,所以被称为暂时硬度。而非碳酸盐硬度主要是由钙镁的硫酸盐、氯化物和硝酸盐等盐类所形成,这类硬度不能用加热分解的方法除去,所以称为永久硬度,如CaSO4、MgSO4、CaCl2、MgCl2、Ca(NO3)2、Mg(NO3)2等。
我们暂且以碳酸钙浓度表示的硬度把水大致分类:
· 0~75mg/L 极软水
· 75~150mg/L 软水
· 150~300mg/L 中硬水
· 300~450mg/L 硬水
· 450~700mg/L 高硬水
· 700~1000mg/L 超高硬水
· >1000mg/L 特硬水
泡茶使用极软水、软水和较低硬度的中硬水,都是不错的选择,后面几种水质过硬,即水中钙镁离子含量太高,会影响茶香的释放,也会影响风味物质的溶出,令茶汤或寡淡、或苦涩。比如自来水,硬度一般介于硬水和高硬水之间,泡出的茶香气和滋味至少降低了两三个档次。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山泉水和矿物质水硬度也非常高,它们喝起来是很好的水,有的售价不菲,但并不适合泡茶。
如何获知水的硬度呢?可以购买一支检测水的硬度计。一般来说,硬度计显示数值在200以内的水,都可以放心地用来泡茶。
硬水可以通过煮沸去除一部分硬度,也可以使用活性炭吸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使用纯净水等软水泡茶,可以比较真实地反映出茶叶的色香味。
酸碱度描述的是水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用pH来表示。热力学标准状况时,pH=7的水溶液呈中性,pH<7者显酸性,pH>7者显碱性。水中含有一些离子,所以有的水呈弱酸性,有的水呈弱碱性。
泡茶用水的pH值主要通过调控茶多酚的变色而对茶汤颜色有些许影响。同样一款茶,同时用弱酸性水和弱碱性水冲泡,前者汤色浅谈明亮,后者汤色略深一点,而对滋味的影响差异并不是特别明显。所以,如果泡汤色原本就浅淡的茶叶,如绿茶、黄茶、轻发酵的乌龙茶等,可以选择弱酸性水,而泡红茶、老茶这类汤色偏深的茶,不妨选择弱碱性水,使汤色更加红浓明亮。
水中铁离子的含量,也会影响茶汤的颜色和滋味。铁离子含量过高时,茶汤寡淡失衡,冷却后还会在表面形成一层褐色的薄膜状沉淀物,很不好看。水管生锈、煮水器镀层破损生锈等情形下,水中铁离子容易超标,因此再次印证了“铁壶煮水可以补铁”等说法是无稽之谈。
简单泡茶的步骤
以下是泡茶的正确方法:
准备好干净的茶具:茶壶、茶杯、茶盘等。最好是使用陶瓷或玻璃等材质的茶具,以免影响茶的味道。
准备好优质的茶叶:选用新鲜、干燥、质量好的茶叶。根据不同种类的茶叶选择合适的泡茶温度和时间。
热水预热茶具:先用热水将茶壶和茶杯进行预热,可以让茶叶更好地释放香味。
洗茶:将适量的茶叶放入茶壶中,用90℃左右的温水冲洗一遍茶叶,这个步骤称为“洗茶”,可以去除茶叶表面的灰尘和杂质,也可以为后续泡茶提供更好的条件。
第一泡:将热水倒入茶壶中,等待15-30秒后,即可倒入茶杯中享用。第一泡主要是为了唤醒茶叶,让茶叶的香味更为浓郁。
第二泡及以后:根据不同种类的茶叶,选择适宜的泡茶温度和时间,进行多次冲泡。每一次冲泡的时间一般为20-30秒左右。随着泡茶次数的增加,茶叶的香味和味道会逐渐变淡,泡茶的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也不能泡太久,以免苦涩。
储存茶叶:泡完茶后,要将茶叶及时取出并储存,避免茶叶受潮、受热等情况。储存茶叶时,应将其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可以用密封袋或茶罐等容器密封储存。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种类的茶叶泡法不同,有些茶叶需要多次洗茶,有些茶叶则不需要。因此,在泡茶之前,最好先了解所选茶叶的泡茶方法,以便更好地泡出好茶。
简单泡茶的步骤
在我们的生活中,泡茶的文化是十分浓厚的,那么简单的泡茶步骤是怎样的呢?下面是我分享给大家的简单泡茶的步骤,欢迎阅读。
简单泡茶的步骤
对于我国的百姓来说,饮茶时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也比较经常会做的事情,在饮茶冲泡茶叶时一般都会做下面这五个简单的冲泡步骤,经过这五个步骤冲泡后,就可以品茗茶香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吧。
1、备具:泡茶离不开的就是茶具了,泡茶时都会拿一些可以装茶汤的容器作为茶具。
2、温杯:将茶具用开水冲泡洗涤一些,滤去茶具中的灰尘等杂质,同时温热茶具。
3、投茶:取出适量的茶叶投放如茶杯中
4、泡茶:将开始冲泡茶具中进行冲泡
5、品饮:冲泡好后,就可以进行茶汤的饮用了,如果人多的话可以分入品茗杯中,大家一起品茗哦。
红茶要怎么冲泡口味更佳呢?
六大茶类当中唯一不同的就是红茶。但冲泡红茶的方法大致相同。对于红茶的喜爱还是更多于其它类茶叶。因为红茶那诱人的芬香让偶经久难忘。想要冲泡一杯口感美味的红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哦。
如果你将泡好的红茶倒入冰冷的茶杯当中,这样就会大大的降低了红茶的热度,同时也减少了红茶香气的发挥。所以我们在冲泡红茶时候,要用热水将茶壶及茶杯烫过一遍。等红茶泡好以后在倒掉茶杯中的水。最后注入泡好的红茶。此时的口感才是最佳的哦。
饮用红茶时候最好不要等其凉了以后在喝。冷掉的红茶不仅会影响到原本暖胃的功效。红茶放置过长还会降低其本身的营养元素。
红茶最好用敞口的杯子来冲泡,等到茶水剩下三分之一的时候在添水,每杯的红茶加水最好不要超过三次哦。
为什么说洗茶时间不宜过长
在每次泡茶时,我们一般习惯都会将第一次泡茶的茶水倒去,这样做是为了洗茶,将茶叶中的杂质和可能残留的化学成分洗去。不过洗茶的时间一般都控制的比较短,那么为什么洗茶的时间不宜太长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吧。
在泡茶时,茶叶中的茶多酚、氨基酸等有益成分就会溶于茶水之中,这些物质对于人体的健康颇有益处,而且可以让茶品饮起来更加的有味道。如果第一泡洗茶时间过长的话,这些物质也就会随之流失掉,那样就会影响茶的功效和味道。因此在日常的洗茶过程中一般的时间都是控制在3秒以内为宜的哦。
泡六堡茶的水有哪些讲究
俗话说水乃茶叶之母。冲泡六堡茶的水同样是有那么些讲究的哦。泡茶时候采用的水最好是用山中的泉水,但是又由于我们大城市当中泉水一般都不容易找的到,所以选用纯净水也是可以的。相比水的选择来说,泡茶时候用控制的水温也是很重要的。
冲泡六堡茶的水最好选择一百度的沸水,这是因为六堡茶当中含有较多的粗老茶叶,只有高温度的沸水才能够将其内部的茶香气给透出来。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六堡茶是属于后发酵的茶叶,其茶叶内含有的物质很容易溶解到水中,所以要是泡的时间过于长,就会很容易泡苦掉影响到整个口感。
陈年粗老茶应该怎么冲泡
越是粗老的茶叶对于糖尿病的患者来说效果就越明显。什么是粗老的茶叶呢?按市场上来说价格及级别越低的茶叶,其含有的粗老气味就越重。要是搁置那边时间久了就会变成陈年的粗老茶。在秋夏天的时候陈年的粗老茶叶粗涩的味道会更重一些。
今天我就来简单的说说陈年粗老的.茶叶应该如何冲泡。陈年的粗老茶也是因为放置时间长了受到氧化型类物质的增加使得茶叶味变淡加重了陈味。所以在冲泡陈年粗茶的时候可以加入一些新鲜的橘子皮,不但可以压制住了陈年粗老茶叶的味道。还能够调里和气的作用。
碎碎念:要是名茶存放的时间较长,让其香气与颜色变的更加熟深。在冲泡这类茶叶的时候不妨加入一些玳玳花,可以起到调味的作用。
泡茶时的泡沫从何而来
很多人在冲泡茶叶的时候,会发现第一泡茶水会漂浮一层白白的泡沫。冲泡茶叶的时候出现的泡沫是怎么来的呢?我个人认为只要茶叶毫毛较多的茶叶其冲泡出来的茶水都很容易出现泡沫的情况。
茶行业专家们认为泡茶出现泡沫有三种原因。一是茶叶当中茶皂素的原因引起的。二是因为茶叶外形的白毫所产生的。三是茶叶内参杂碎末或者茶屑较多。
但是可以肯定的茶叶冲泡的时候出现泡沫与茶叶的质量是没有关系的。这是因为茶叶当中含有的茶皂素具有很强的气泡能力。但对其色、香、味及品质都不会产生任何影响,所以也不能因此来辨别其质量的好坏。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1164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