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分蘖期如何诊断?
(1)分蘖期植株形态诊断
一般营养生长期4天~5天长一片叶,生殖生长期5天~7天长一片叶。以11叶品种为例,各叶全部抽出的最晚界限分别是:6月5日长出4叶、6月10日长出5叶、6月15日长出6叶、6月20日长出7叶,达到有效分蘖的临界叶
位,分蘖期各叶由下向上逐渐增长,叶面积指数分蘖期为2.0左右,盛期为3.0~3.5,高峰期为3.5~4.0。叶色由返青后的淡绿色逐渐转深,功能叶的叶色深于叶鞘色,叶态弯披面不垂,叶耳间距逐渐递增,分蘖叉开,角度增大,呈扇形。无效分蘖期到分蘖末期,叶色由青绿转淡绿,叶片渐挺,根系发达,根白色有根毛,根基部**,无黑根。
(2)水稻返青期诊断
返青期的长短受苗质、移栽质量、环境等条件的制约。水稻移栽后,当晴天中午有50%植株叶片展开,或早晨见叶尖吐水,或植株发出新根时,即为返青。
(3)有效分蘖的诊断
在有效分蘖的临界叶位(11叶品种为7叶、12叶品种为8叶)前出生的分蘖一般为有效分蘖。当主茎拔节,分蘖叶的出生速度仍与主茎保持同步的为有效,速度明显变慢的为无效;有4片绿叶的分蘖为有效分蘖,有3片绿叶的可争取,有2片绿叶的为无效;有较多自生根系的为有效,没有自生根系的为无效。拔节后1周,分蘖茎高达最高茎长的2/3为有效,不足者为无效。
水稻分蘖的适宜温度为30~32℃。
水稻分蘖最合适的气温为30~32℃,最适水温为32~34℃。
若栽秧后,气温低于20℃、水温低于22℃,分蘖缓慢。气温低于15℃、水温低于16℃或气温超过40℃、水温超过42℃分蘖停止。水稻在平均气温达到20摄氏度以上就能分蘖。水稻分蘖的适宜温度约25度左右。
水稻种植的温度要求
水稻在低于13℃时停止生长、低于8℃时产生延迟性冷害,高于35℃时也会抑制生长,一旦高于42℃秧苗就会发生死亡。根据不同的叶龄,给大家总结出温度管理的“2、5、8”原则:在水稻一叶一心时,苗床温度不超过28℃;二叶一心时,不超过25℃(超过25℃就会出现早穗现象);三叶一心后期应控制在20℃左右为宜。最低温度界限为10℃。
最好在早晨或晚上揭地膜(如果空气湿度大、气温偏低的阴雨天,应在上午揭膜;如果晴天,揭膜时间宜在傍晚前),棚内外温差小,秧苗适应新的环境快,如果中午气温高时揭地膜,地上部秧苗水分蒸腾快,根部吸收慢,易造成秧苗生理失水。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1165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