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玉兰的蘑菇种植方法
1. 选地搭棚:蘑菇的繁殖时间多以冬季为主,搭棚地点的选择应以冬水田为最佳选择,选择向阳方位,并将田内的水分抽干。蘑菇的箱田准备,应以2沟3厢式、3沟两厢式为主。
2. 准备菌包:可以直接在网上购买蘑菇菌包,准备一个空的花盆或容器,再撕掉菌包外层的塑料纸,把菌棒掰成两半,其中一半面朝上放进花盆里。把另一半菌包掰成小块,然后填充在花盆菌棒四周的空隙里,可手轻压一下。在菌棒的顶上覆盖2-3厘米疏松的土壤,再把土抚平,注意要轻压。
3. 浇水:菌菇很小的时候,环境湿度低,会很容易干枯死掉,湿度太高,又造成蘑菇腐烂。可每天用喷壶把土壤喷潮湿即可。一般浇水时,菇蕾生长前期多喷,生长后期少喷,需要根据气候以及菌丝的生长情况合理调整。
4. 温度管理:蘑菇适宜的生长温度在24摄氏度左右,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它的生长,对其品质造成相当大的影响。因此,要注意调节室内温度,保持蘑菇生长的最佳环境。
5. 病虫害防治:蘑菇在生长过程中非常容易患上白腐病,或是受到菇蝇危害。平时养护需要保持环境通风,必要时喷洒适量的农药进行防治,但要遵循农药使用规范,确保农产品安全。
6. 收获:蘑菇的生长周期相当短,种植管理得好,一周左右就可以收获了。当蘑菇长到一定的大小,就可以采摘下来食用。
选地搭棚:选择地势高、平坦空阔、通透性好的地方搭建菇房。菇房可以选用大棚搭建,便于后期冲洗。在菇房内使用木块、砖块、铁片等搭建菇床,并留有窗户或卷帘,以利于通风透气。
培养料制备:磨菇的培养料主要由家畜粪便、稻草、麦草、麸皮、玉米杆等组成。在7月份左右进行养料的堆制,将粪便晒干,其他材料切断,混入适量的石膏,加水湿润后按顺序堆积发酵。发酵过程中,每隔3-4天翻动一次,等待大约15天后即可完成发酵。
消毒杀菌:养料堆制完成后,对菇房进行全面消毒杀菌。然后将养料放入菇床上铺设,封闭菇房的门窗,提高室内温度至60℃,保持约3小时,再将温度降低至50℃,保持此温度约7天,使养料充分发酵并进行消毒杀菌,以保留有益微生物,促进磨菇的生长。
接种覆土:当养料的温度降至25℃左右时,开始接种磨菇。将菇床上的养料平整,每株养料的厚度约为15厘米。通常采用穴播方式进行接种,每株之间的距离约为10厘米。接种后,维持菇房的温度和湿度适宜,并注意通风透气。
管理与收获:接种后,需保持菇房的温度和湿度适中,并注意通风透气。在磨菇生长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杂菌和病虫害,并在磨菇长到一定程度后进行收获。收获时要小心谨慎,避免损伤。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206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