蔷薇十姐妹养殖方法
蔷薇的栽植一年四季均可,生长季节要保持根系湿润、冬季要防寒,但以秋季落叶后至春季萌芽前为宜,其中秋季落叶后到封冻前为最佳栽植期。为使植株尽快生长扩大花丛,必须进行大穴栽植,穴长宽各1m,深0.6-0.8m,或挖掘深宽各0.6-0.8m的定植沟。
株施有机肥、过磷酸钙,与土混匀集中施在土深0.2-0.5m,栽后踏实,及时灌透水。
2、栽培方法
蔷薇性强健,不择土壤,耐寒、耐旱,地无分南北,四海为家.繁殖一般采用扦插法,只要遮荫并保持湿润,成活率在90%以上。还可在生长期将蔓生枝条压入土中,生根后切断另栽即可。有时也采用嫁接或播种法。
3、浇水施肥
蔷薇喜润而怕湿忌涝,从萌芽到开花前,水可适当多浇点儿,以土润而不渍水为度,花后浇水不可过多,土要见干见湿,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涝。
蔷薇喜肥,亦耐贫瘠;
3月可施1次至2次以氮为主的液肥,促长枝叶;
4月、5月施2~3次以磷钾为主的肥料,促其多孕蕾多开花,花后再施一次复壮肥后可不再施肥。蔷薇系阳性花卉,喜温暖,亦耐寒,华北地区及其以南,皆可在室外安全越冬。
4、整枝修剪
蔷薇萌芽力强,生长繁茂,如不及时修剪,在闷热、潮湿、光照不足、通风不良的条件下,易发生病虫害,因此花后要进行一次修剪。修剪时,可选当年生半木质化的健壮枝条扦插,放置半阴处,成活后翌春移栽定植,也可于早春萌芽前,将根部萌蘖的子株带根切下另栽。
5、病虫防治
在多雨、潮湿、通风不良、日照差的条件下,蔷薇易患白粉病,一经发现应将病枝剪掉销毁,以免传染,并喷洒低浓度的石硫合剂或波尔多液、托布津溶液,预防病情扩散。
扩展资料
喜欢阳光,亦耐半阴,较耐寒,在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都能露地越冬。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耐瘠薄,但栽植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而又排水通畅的土壤中则生长更好,也可在粘重土壤上正常生长。不耐水湿,忌积水。
萌蘖性强,耐修剪,抗污染。花期一般为每年的4-9月,次序开放,可达半年之久,由于温室效应而导致全球变暖,某些地方的蔷薇提早在4月,甚至是3月份便开始开花。
喜阳、耐寒、耐旱,适应性强,不择土地,但忌水涝,水涝则易烂根。定植时,应施腐熟的堆肥作底肥。每年秋季再追施1-2次腐熟堆肥。蔷薇萌动后至开花期间,叶胶水2-3次,立秋至霜降冻前可灌水1-2次,雨季要即时排涝,在秋后和春季萌动前,每年剪修1次。一般可将主枝保留1.5-2米的长度,其余部分剪掉,侧枝留2-3个芽即可,病枝、弱枝、虫枝和枯枝均须剪除。
防治介壳虫,蚜虫和红蜘蛛的侵害,可喷洒20-30倍的20号石油乳剂除治,或用800-1200倍的40%的乐果乳油喷治等。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236743.html